[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证明佛教是真理?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92

  问:怎样证明佛教是真理?
  索达吉堪布答:
  1、从空性观等方面证明
  一开始我就讲了,佛教是世间上唯一的真理,这一点可从两个角度来证明。首先,从佛教本身的话,着重以空性观来证明佛教是真理。
  佛陀告诉我们,对自我的执著,是社会最大的祸害。不仅如此,每个人的痛苦,也是因为执著自我而引生的。大家可以想一想,你不舒服、不快乐,是不是因为爱惜“我”而产生的?如果你每天心情不好,那可能是对自己的执著太大了,这样的话,哪怕遇到一点点不顺,比如待遇不好、成绩不好、身体不好,也会感觉痛苦不堪。
  但所谓的“我”,用佛教的空性观来抉择时,本体是绝对找不到的,只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比如说,人们都认为,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我”。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不可能是同一个,否则,今天的“我”要过明天的日子,明天的“我”要过今天的日子,刚出生的“我”就已上大学、坐在这里听讲座等等,有很多过失。
  还有一种错觉,认为身体就是“我”。其实,身体由很多部分组成,哪一部分是“我”呢?头发是“我”,还是指甲是“我”?头发剃了,指甲剪了,是不是“我”就没有了?如果认为整个身体是“我”,那么身体缺了一部分,比如一只手没有了,是不是“我”就不完整了呢?
  当然,这是佛教中特别细致的观察方法。虽然刚刚接触这些道理时,你不一定能马上接受并打破我执,但只要去深入学习,就会发现里面蕴含了甚深的智慧。通过这种智慧,能打破我们的很多颠倒妄执。
  比如说,你觉得一个人好看而生起贪心,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观察一下:这个人有没有值得贪恋的地方?人体外面是皮肤,里面是肉,肉里就是骨头,那到底是他皮肤好看,还是肉好看,或者骨头好看?皮肤、肉一一割下来,放在你面前时,你还会对他生贪心吗?所以,对一个人的身体爱恋不已,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执著。
  佛教中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智慧,用这些去观察时,人生就像做梦一样,无论是自己还是外境,都没有一个真实的。可是,大多数人却往往把梦,耽著为坚不可摧的实有,执著如梦如幻的一切,甚至有些行为特别过分,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非常大的痛苦。
  当然,真正的无我空性,是大圣者所证悟的境界,并不是依靠几个推理、几个例子,就能马上通达的。但你若通过修学,懂得了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就会逐渐断除自己的痛苦,明白佛教所说的千真万确。
  2、从科学研究方面证明
  有些人可能想:“佛教所讲的这些,只有佛教徒才承认吧。现代科技这么发达,科学家对佛教的道理,会不会认可呢?”因此,下面就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分析佛教是不是真理。
  对于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的语言,如今很多人兴趣索然,对自己眼前有利的,才愿意去听;而没有利益的,则不愿意了解。但作为追求真理的人,对科学家所讲的任何道理,都应该值得思考。
  这方面,我有很多的理论和案例,但因为时间关系不广说,我只举一个例子:
  杨振宁教授,大家都知道,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八十多岁了。据说现在有人对他有些看法,因为他娶了一个比较年轻的妻子,我作为出家人,不谈这方面的问题。但让我最佩服的是,他作为科学工作者,能以非常客观的态度对待佛教。
  他曾写过一篇文章,文中说,就像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所提出的学说,必须具备三个特征,才能被世人广泛接受,并成为科学理论,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这三大特性。他还说,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是智慧者的信仰,现在有些人对佛教一知半解,就信口指责佛教不科学,其实,这些人对科学也不够了解,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
  1985年9月12日,他专程到纽约大乘寺参加玉佛塔的落成典礼。当时他讲道:“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强调,自己向往佛法中大同、宁静、无私的境界,并在科学研究和讲授之余,坚持修禅定。
  像他这样的科学家、学者,现在可以说非常非常多。此外,英国、美国、法国的许多科学家,如今对佛教真理的认识,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因此,有些人若以科学的名义来否认佛教,说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然,在七八十年代,这样的舆论比较盛行,但现在公开大肆诽谤佛教的现象,比较少了。因为现在的大多数人,既不关心什么是科学,也不在乎什么是佛学,只知道钱财、地位、名声,白天奔跑着追赶这些,晚上甚至做梦,也想的都是人民币,除此之外,再没有更高的追求了。
  甚至一些老师搞科研,也是为了过关而已,根本不考虑它是否对人类有意义。许多大学生也不爱学习,在大学里就是混日子,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毕业的时候,该学的知识没有学好,不该学的坏毛病、坏习气反而都学会了,带着一大堆垃圾走上社会。这些垃圾接触谁,就会染污谁,这样的人给社会、家庭、个人,只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是如此。现在也有极个别老师,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希望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无论在什么领域中,都能把自他带入今生来世快乐的境地。但这种老师,毕竟为数不多,这也是当今时代的一种缺陷。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灭谛:究竟安乐!?
下一篇:佛经是一半骗一半劝...您是否赞同?
 追名逐利...在我们长大之后,是不是一定要追求这些东西呢?不管它好还是..
 在汉地这种大部分人不信佛的大环境中,我们如何更广泛地弘扬佛法?..
 世间上的慈善事业不一定以菩提心摄持,这是否都成了“魔业”?
 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弟子发了菩提心以后,行持时很困难,怎么办呢?
 与上师见面机会少...这是一种痛苦...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怎样通达藏密的思想精髓?
 请问该如何学习,才会对佛法、佛教有个完整的了解?收益更大?
 佛教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鬼,那么作为佛教徒,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类众生..
 我希望能在当地的山上多挂些经旗,要怎么样挂才如法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念不生全体现[栏目:宣化上人]
 整理会[栏目:觉世论业]
 N+l个生命[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栏目:蔡礼旭老师]
 普陀山待重整圣地[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医事人员如何学佛[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勇敢地接受[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须菩提(解空第一) 般若会上涕泪悲泣[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七日禅开示之五[栏目:济群法师]
 因果的真相·庄圆法师讲因果经[栏目:庄圆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