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0四集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1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0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04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四0六页:
  疏【承上不独见在彼国,无非贤圣,但有生者,悉皆不退也。】
  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现在我们接著看:
  疏【众生者,统摄一切。】
  这是解释经文里面「众生生者」。『一切』,上从等觉菩萨,下至恶道众生,统统包括了。『众生』的本意是众缘和合而生,就叫做众生。由此可知,众生的范围非常广大,不但一切有情的动物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我们不能细说,就粗说,这有情众生,像人是四大五蕴和合而生;植物、矿物也是众缘和合而生,可以说一切有为法都是众缘和合。因此「众生」这两个字范围非常广大。但是在此地是专指有情众生而说的,有情就是有情识的众生,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动物;但是这个地方动物,比动物包括的还广。因为我们讲动物只限於我们这个地球;此地讲的众生,包括诸天,包括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菩萨当中,从初发心到等觉都是众生。成佛就不叫众生,没有成佛都叫做众生。下面乃至於畜生、饿鬼、地狱都是众生,所以此地讲「众生生者」是指九法界有情众生。
  九界有情众生,不仅是我们娑婆世界,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里面的九法界众生,这一句全都包括,所以这个范围很大。通常一尊佛的教化区是一个大千世界,唯独阿弥陀佛的教区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的刹土都是弥陀的教区,这是不可思议。九法界有情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是阿鞞跋致,这个不可思议。九界里面,菩萨跟阿罗汉不平等,阿罗汉跟诸天不平等,天跟人也不平等,人跟三恶道也不平等,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平等,都是阿鞞跋致,所以那个世界是平等世界。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
  疏【阿鞞跋致者,此云不退转地,如大本及论所明。】
  『大本』是《无量寿经》,因为《弥陀经》上讲得简单,《无量寿经》讲得详细。『论』是《往生论》,天亲菩萨《往生论》里面也说得很明白。
  疏【复有多种因缘,故得不退。】
  多种因缘,就是佛在《无量寿经》、在天亲菩萨《往生论》里面所讲的。下面略举一种:
  疏【如十疑五种,通赞十胜,群疑三十益等。】
  这是略说。『十疑』是《十疑论》,『通赞』就是窥基大师的《通赞疏》。『群疑』也是一个小册子,叫《群疑论》,后面都有简单的介绍。
  钞【五种者,十疑论云。】
  《十疑论》收在《净土十要》里面。《十疑论》讲:
  钞【有五因缘,故得不退:一者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
  这句是《十疑论》原文。下面是解释:
  钞【今释,谓如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闻我名号,皈依精进,即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於诸佛法,永不退转,譬如涉海,得乘巨航,不沈溺故。】
  从这些文字我们可以体会到,四十八愿是净宗理论修学根本的依据。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净土三经,《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非是四十八愿详细的说明而已,字字句句都不离四十八愿,也决定不违背四十八愿;如果违背四十八愿,那就不是佛说。由此可知,古德称赞《无量寿经》是净宗第一经,这个话有道理。
  《十疑论》里面,,不退的第一个因缘,就是四十八愿说的「闻名得忍愿」。如果讲到果位,这是地上菩萨的境界,第一忍是「音响忍」,初地、二地、三地;第二忍是「柔顺忍」,四、五、六地;第三忍是「无生法忍」,七、八、九地,这当然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七地以上,也就是第三忍,他一定是从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统统获得。这是弥陀威神加持,使每个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统统都能得到。
  得到看起来好像很轻易,有许多人对这个法门不能够接受,原因是:你是个博地凡夫,业障这么重,才念几天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居然就七地菩萨,怎么能相信?通常一般人要修到七地菩萨,是证得别教初住之后,要修两个阿僧只劫才能证得;你这才用几年的工夫就证得,一品惑也没断,这个东西实在是叫人难以相信。这些人善根少、知识浅薄,他不晓得这些造最极重罪业的众生往生到西方世界,他是看他这一生造罪业,没有看到这个人的前生前世,人家前生前世种很大的善根,这一生是糊涂颠倒造了罪业,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不能说不算。佛说得很清楚,这个法门听到能信,是你过去生中多生多劫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你想想看这善根多大!这种善根几个人知道?只有佛才知道一切众生过去世的因缘,所以肉眼凡夫他只看到眼前,他没有知道你过去。
  一个人在这个法门能信、能愿、能行,是过去无量劫来善根,今天成熟,所以现前造恶业也不怕;是过去生中善根成熟,十方三宝加持,你听了这个经才会生欢喜心,才会发愿依教奉行,这是跟诸位讲真话,绝对不是偶然的;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怎么能一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神力一加持,你就到七地以上的地位。阿弥陀佛加持也是有条件的,你过去生中没有这个善根,阿弥陀佛想加也加不上;十方诸佛冥冥当中保佑你,佛心是平等的,哪个不保佑?还有很多人不相信,还有很多人信了也不愿意往生,那就是过去生中修的善根少。这些话不是我说的,统统是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讲的,你们不相信去查经,我跟大家讲的话是真话。
  下面有一个比喻『譬如涉海』,航海,我们有一艘大船就不会沈溺。阿弥陀佛的愿行就是一艘大船,我们乘阿弥陀佛的愿力威神,所以不会退转(沈溺就是退转)。这是第一个不退转的原因。
  钞【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增进不退。】
  这是第二个原因。前面这个原因是两个,一个是弥陀愿力,一个是自己善根,两者集合为不退转的因。第二,这是讲外缘,二以下都是讲外缘,外面的缘殊胜,所以你不会退转,佛的智慧光明你常常接触。佛光,诸位要知道,我们常常看到佛光就想到光明;也有人见到佛光、见到舍利放光,他见到了,问问他退不退?还是退转。不是说佛光给你照一下,你智慧就开、就不退转;如果这么容易的话,佛何必要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这么样的辛苦呢?放个光照一下,不就行了!不但照,把你用火烧掉,你也不会开悟,是不是?照,哪里会开悟呢?所以这个地方这个佛光要知道,不是光明,是佛为我们讲经说法,佛的智慧启发我们自性光明,是这个意思。
  现在这个时代,妖魔鬼怪的事情很多,见光、见离地三尺,真有!我这一次到北京,跟黄老居士在一起,老居士告诉我,说我们台湾有一位居士专门研究舍利的,他到每个地方去看舍利,照的很多舍利照片里现佛相、也现光,他自己本身也看到舍利放光,有的时候他一个人看到,同伴没有看到,有的时候同行的人都看到。他去给黄老居士报告,黄老居士一概不听;他要拿照片给他看,我不要看。即使是真的,也不足为奇,《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值得炫耀、不值得一提。所以真正高人听都不要听。
  老居士对於邪正辨别得很清楚;他告诉我,现在在海外有一位法师,知名度很高,这个法师跟他是同学,同一个师父学佛的;他说这个人过分偏重在神通,所以他跟他不往来;这个东西令一切众生得不到真实利益。另外还有一位密宗的上师,已经往生了,死的样子很不好;也是他的同学,跟一个师父学的,已经走到邪法去,不是正法,所以跟他不往来。
  不但跟他不往来,而且他告诉我,在洛杉矶周宣德老居士;周老居士对黄念祖居士非常的景仰,给他写了很多信,希望他能到洛杉矶弘法;他连信都不回,什么原因?因为他知道周宣德居士有一个慧炬出版社,曾经给这个人出版一部书。他说:周居士这么大年龄,连邪正都不能辨别,这个我不要理他。你就知道一个真正修行人有慧眼,邪正辨别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非常有声望,在国际上都有地位的,黄老居士不理;他教给我们的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认真去修学。
  所以佛的光明就是圣教,经典是佛的光明,我们读诵经典就是佛光注照;经典在那里,不念,虽有佛光,不照我们。依教修行是佛光注照,诸位要懂这个意思;不是见光、见莲花,见什么奇奇怪怪的,那都没用处。启发我们心地光明,使我们能够辨别邪正、辨别是非、辨别真妄,这就是佛光常照。在西方极乐世界,佛光常照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说法没有中断;佛说法,我们听法,这是佛光常照义。常常听佛说法,破迷开悟,所以『菩提心增进不退』;菩提心是觉心,他心念念觉悟,他不迷了,觉心增上,所以不退。
  钞【今释,谓如大本言,见佛光明,而生慈心。又念佛之人,佛放光明,摄受此人。】
  这是讲冥显加持。冥是暗中佛加持你,所以念经、念佛,佛威神会加持你的。下面是比喻:
  钞【譬如日月,照烛暗途,不堕坑堑故。】
  在黑暗中我们有灯照明,就不会走错路,也不会遇到危险,取这个意思。
  钞【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故不退。】
  西方世界一切所为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换句话说,整个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连风声、鸟声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六尘都宣说妙法,你想听什么法门,它就给你说什么法门。此地是举一个例子,这是对於凡圣同居土,人天带业往生而说的。『皆说苦空』,这给我们讲苦空无常,帮助我们看破、放下;常起念三宝之心,三宝就是六祖大师所解释的:念佛、念法、念僧,就是念觉、念正、念净,就是觉正净,这个要知道。觉正净是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才是真正皈依处,才不退。如果念外面的三宝没用处,不能保证你不退;念自性三宝就决定不退转。
  钞【今释,谓如此经,及二部中说。】
  『此经』是《阿弥陀经 》,净土有三经,除此经之外还有两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二部中说』就是这两部当中讲的。
  钞【譬之亡者,闻钟磬声,增其正念故。】
  这是讲人在临终的时候,他已经断气,在一般情形之下,八个小时他的神识没离开,这个时候你敲钟磬,他虽然说不出来,他听得到;给他助念、跟他说法,劝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也能听得到。如果他听到,他接受了,一念回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确实能往生,所以助念的好处非常多。这是比喻可以帮助他的正念,何况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念念当中都没有邪思,哪里会退转!这是第三个原因,就是物质环境好,我们不会退转。
  钞【四者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
  这是人事环境殊胜。我们这个世间人事环境非常复杂,尤其是我们这一代;这一代的人特别苦,原因在什么地方?这一代的人把圣贤的书丢掉,不念圣贤书,这个不得了!圣贤的书好处在哪里?圣贤书的好处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不但佛书是如此,孔孟、老庄都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的,使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环境;我们在这个世间处事待人接物,自己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有一个准则。这个准则以佛经来讲就是顺性,顺著真如本性,所以这个标准是善的。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得到快乐幸福,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能得到安和乐利,这是圣贤书的利益。我们今天舍弃不要了,一切人的思想没有标准,胡思乱想,所以思想、见解统统错了,行为哪有不错呢?这种过失所得的结果就是灾难、就是痛苦。你要问:这个世界到哪一天才有和平,哪一天社会才有祥和,我们才能过好日子?就看哪一天再恢复去念圣贤书。
  过去于斌主教提倡祭祖,我们都觉得很奇怪,因为天主教是不要祖先的,他提倡祭祖,我们是大惑不解。陆老居士把这个事情给我说明,我才恍然大悟。他说:有一年于斌主教参加欧洲一个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的,当时大会请到英国一个历史哲学家,这是世界知名的学者汤恩比去演说,汤恩比在演说里面告诉大家,世界要想得到真正的和平,唯有中国孔孟的思想才能挽救世界;于斌主教听了这个,回来才提倡祭祖。世界上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中国文化之可贵,知道孔孟学说可以救天下人,我们自己不晓得。四书、五经在从前是中国人必读之书,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读四书五经的。现在我们把这些东西舍弃,这才遭这样大的苦难,这真是愚痴颠倒。
  西方世界不但没有六道,再告诉诸位,也没有十法界,是一真法界,是『纯诸菩萨以为胜友』,胜是殊胜,最好的朋友。我们在大经上看过,菩萨还不是普通菩萨,统统是普贤菩萨;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皆遵修普贤大士之德,统统是普贤菩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要想成圆教佛、无上正等正觉,一定要修普贤行。西方极乐世界从初发心的菩萨到等觉菩萨统统修普贤行,这个不可思议。『外无魔邪』,外面没有天魔、没有邪知邪见;『内无烦恼』,每个往生的人心地都清净,心净则土净。
  所以,念佛要念到功夫成片才有资格往生,不是说我念了就能往生,这个靠不住,念的要得力、要有功夫才能往生。功夫成片怎么说法?我们心里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任何杂念,就叫一片。也就是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口里念阿弥陀佛、心里想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念,这个要紧!一面念佛,一面还在打妄想,这个不能往生。念佛的人多,对於社会的安定、对於灾难的消除,确实是有决定的因素,有利益好处;至於念佛人能不能往生,那就不敢说了。往生的条件,最低的条件是功夫成片,再往上一层是事一心不乱,最高的是理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功夫成片,生凡圣同居土;不能念到功夫成片,不能往生。
  我们同修当中,念佛人常常还念钞票、念股票,这个东西怎么能往生?你念得再好,这个东西没有放下,不能往生,要彻底放下。你说放下,放下我这个日子怎么过法?你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问日子怎么过?想到我这个日子还要过下去,换句话说,你根本没有意思求往生!真有意思求往生,明天不要管它,明天往生!这样功夫才能成片,你念佛才能真正得受用,你心地才会清净、才会消业障,增长智慧、开智慧。这是很要紧很要紧。我们今天烦恼不断,依旧增长是非人我、贡高我慢、贪瞋痴,还搞这一套,这就没法子,这样念佛只能种个善根而已,这一生不能成就。
  钞【今释,谓如此经言:诸上善人,同会一处。譬之置子庄岳,不复楚语故。】
  正如同本经所说,到西方极乐是『诸上善人同会一处』。上善是指等觉菩萨,菩萨当中没有比等觉更高,所以等觉是上善。西方极乐世界等觉菩萨太多了,跟这些人在一起,怎么可能退转?不可能。天天跟等觉菩萨在一块,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在一起,你怎么会退转?不可能的。底下举一个比喻,『譬如置子庄岳』,置是放,把小孩子放在庄岳,庄岳是齐街里名,就是齐国一个地名。『不复楚语』,楚是现在的湖南。每个地方都有方言,你把小孩放在齐国,他将来讲话自然就是齐国的话,他就不会讲楚国话。这是说明环境影响一个人。西方极乐世界环境好,你跟菩萨在一起,自自然然你也成了菩萨,不知不觉的变成菩萨,取这个意思。
  钞【五者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
  第五个因素是寿命长,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无量寿,虽然说无量,是个有量的无量,但是也可以说它是无量的无量,为什么?虽然有数字,那个数字没有人能计算出来,诸位看《无量寿经》就知道。不但我们世间人没有办法计算,经上有譬喻,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证得辟支佛的果位,神通都像大目犍连,共同计算都算不出来。所以在事上讲,阿弥陀佛入灭的时候,观音菩萨继承佛位;观音菩萨将来入灭,大势至菩萨继承佛位,这就是它是有量。虽然是有量,时劫太长,没有法子计算,绝对不是印度十大数里面的无量,所以我们也可以称它叫真正无量。
  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寿命跟佛都相等、齐等;诸位想想看,哪一个不成佛呢?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三个阿僧只劫对於西方极乐世界人寿命而言实在太短。所以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一生成佛,不要等来世。成佛之后,那个寿命就是真正的无量。这是他不退的一个因素。
  为什么说这一条?这一条很重要。我们也是无量劫以前就发心修行,修无量劫,在这当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寿命短,死了之后,隔阴之迷,再投胎就退转了,又要从头学起,学没多少又要死,生生死死,使我们这个修行永远不能成就,这是退转的因素。西方极乐世界寿命长,他不退转,他可以一直修行到成佛,他寿命不仅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他决定成佛。
  我们看到这一条,西方极乐世界不去不行,十方诸佛刹土没有这一条,换句话说,生到其他诸佛刹土,你的寿命不长,不长的时候,到命终,死了之后再投胎,这当中就有隔阴之迷、就有退转,这是非常可怕的一桩事情。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过去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还是隔阴之迷、还是退转;那一段经文看了,实在是非常恐怖,看了之后,你就知道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跟他们一样。实在说他们就跟我们现在一样,这是不能成就的原因。
  钞【今释,谓如经言,佛及人民,寿命无边,譬之涉万理途,假以时日,终至宝所故。】
  这是比喻,你时间长,虽然路远,不怕,为什么?决定可以到达。如果路很长,寿命短促,走不到那个地方就死了,那你就不能成就。这是寿命长不怕,就是佛在经上讲的三大阿僧只劫,或者像《华严》讲的无量阿僧只劫才能证得圆教佛果;无量阿僧只劫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怕,一生当中还是决定可以证得,这是好处。实在讲,我们在大经上常常提醒同修们,西方极乐世界无量的庄严,其中最重要就是无量寿。诸位想想,没有寿命,一切再庄严你都没有分去享受,所以寿命第一重要。我有寿命,所以一切种种庄严我才能享受;没有寿命就不行。阿弥陀佛翻成无量寿,就是翻它最重要的一个意思,无量义里面这一义是最重要。
  钞【十胜三十益,大约同此,恐繁不引。】
  这一句就是略说,《通赞疏》讲『十胜』,《群疑论》讲三十种利益,大致都是像这样,所以就不必再多说。晓得西方极乐世界它不退转,确实有很多的因素。
  疏【又不退三义,大乘不退,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例如弥勒问经说。】
  这三不退跟平常讲的不一样,大乘不退、已得的不退,未得也不退,这个很奇妙。下面《钞》里面给我们解释,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真正认识、真正理解,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的信心才能生得起来,才能欢喜接受,踊跃去念佛,才能体会到这个法门的殊胜。
  钞【大乘不退者,往生彼国,趋入大乘,更不退转,复作二乘故。】
  演【大乘不退等者,谓既往生,已亲大乘人,闻大乘法,发大心,修大行,趣大果,不同此土,六心堕落,尘劫声闻故。】
  『往生』,这是讲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这个样子;除非不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经上所讲的种种功德、庄严、果报,你统统有分。你所亲近的是圆教大乘菩萨,西方极乐世界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样的菩萨多得很!我们对於这些等觉菩萨就只知道这么几个人而已,其实和他们地位相等的不晓得有多少。《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讲十六正士,那十六统统是等觉菩萨,我们知道的少,不知道的太多了。跟这些人在一起,你所听的、六根接触的是大乘法,这些人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典型榜样。
  跟他们在一起,那个心怎么不大呢?心要大,要『发大心』。大心的标准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我们为什么要天天去念四十八愿?我们专修净宗的人,我们的早晚课跟一般寺院不一样,我们早课念四十八愿,念《无量寿经》第六章,晚课念三十三到三十七章。黄念祖老居士也是著重这个经上这两部分。我这一次到北京,他特别提出来,而且三十三到三十七章这一段经文,他有录音带,这个录音带我们带回来了。这个无非是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我们自己的四十八愿,我们的心愿完全跟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跟我们是同心同愿,那怎么能不往生?决定往生。念念要度一切众生,菩萨不能为自己;念念要为自身著想,念念为自己家庭著想,你决定不能超越轮回,为什么?这是造轮回事,你怎么能出轮回?要想出轮回,那个心量要放大,念念念佛法,念念念众生,就与佛菩萨的心愿相应。这是发大心。
  『修大行』,一切行门当中,念佛最大,这个知道的人不多。《观经》三种净业,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这一次跟黄老居士见了两次面,谈了七、八个小时,最后的结论,黄老居士说:我们讲的这些话都是废话。什么是真话?那一句阿弥陀佛是真话,除了阿弥陀佛之外,统统叫废话。你想阿弥陀佛、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叫正念;想其他的都叫做胡思乱想,都是邪念,都不是正念。这是真正念佛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佛在经上给我们建立的。
  我在此地向大家郑重宣布,大家不要给我写信,为什么?我不看,信来了就丢到字纸篓;当然我更不会回信,为什么?废话,胡思乱想!为什么不老实念佛?这个重要。你来问问题,说实在话,都叫废话,都是胡思乱想;回家老实念佛,什么事也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这一定要知道。真修,我们这一生才有指望。如果不认真修、不老实修,这一生又要空过。空过,这一生修得好,来生再得人身,得人身怎么样?还跟这一生一样,甚至还不如这一生,那就苦死了。所以一定要觉悟,真正觉悟就是一切放下,这是希望诸位同修要记住的,要发大心、修大行。念《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是大行。
  『趣大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证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文殊、普贤还要求生西方净土,一切诸佛如来都念阿弥陀佛,这还有什么话说?诸佛都念阿弥陀佛。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释迦牟尼佛念阿弥陀佛,所以他那一天的精神饱满、光彩无比,阿难看到称为希有,什么原因?原来是释迦牟尼佛念阿弥陀佛。你才晓得阿弥陀佛功德巍巍,不可思议。这趣大果。
  『不同此土,六心堕落』,六心就是第六意识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尘劫声闻故』,尘劫是尘点劫,讲时间之长,得不到结果。这是讲大乘不退。因为阿罗汉还是用第六意识心,这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得很清楚;阿罗汉、辟支佛都是用八识心,用八识心就决定不能证得大乘。转八识成四智,这是大乘菩萨。这是讲大乘不退,所以他是『往生彼国,趋入大乘』,绝对不会再堕入作二乘人。
  钞【已得不退者,但生彼国,凡所已得,更不退转,丧失本有故。】
  演【已得不退者,凡所已得神通、三昧、智慧、辩才,更不丧失。】
  这个句子应该是两个字一句,因为神通是一桩事情,三昧是一桩事情,智慧是一桩事情,辩才又是一桩事情,这里是举四个例子。我们在大经上看到,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所得到的「神通」,譬如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六通可以说跟佛差不多,这是弥陀威神加持,一生到西方世界就得到,会不会退转?不会退转,永不退转,这个难得,太希有。「三昧」是正受,三昧是梵语,也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就是三昧,这讲念佛三昧,清净平等觉绝对不会退转。
  清净心起的作用就是「智慧」,无量的智慧。学佛不能不开智慧!我再跟诸位同修说,凡是往生的人,戒定慧三学具足,他要不具足他不能往生。你看他,他平常没修,就念这句阿弥陀佛,一点也没错,他念到往生的时候三学具足。他心里面没有恶念,就是戒具足,小乘戒具足;念这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没有比这个更善的,菩萨戒具足了。菩萨戒是众善奉行,比丘戒是诸恶莫作,所以一句佛号具足了。定,他专心念,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心里没有第二念,这是定具足;这一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慧具足。所以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是三学具足,不可以轻视;这就是三昧具足,智慧具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辩才,四十八愿讲得清楚。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性德、修德无量无边,统统不退,此地不过是举出四桩事情,实在讲那一边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样样都不退转。
  演【不同此土,神仙遭跨下,罗汉坠云端,一动欲尘,皆丧失故。】
  这不像我们这个地方,我们这个地方稍微动一念,心就退转。『神仙』是讲天人,走过我们凡夫跨下就堕落,他再也飞不上去。『罗汉』动了一念欲望,马上就退堕。『一动欲尘』,欲是五欲财色名食睡,尘是六尘。对於五欲六尘起一念贪心、起一念瞋恚心就堕落。所以这个事情不是容易事情。
  发心出来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是最容易堕落的。我那时候跟李老师学佛,李老师说:四十岁以前决定不可以出去讲经,要讲在自己家里练习讲。台中莲社,还有一个灵山寺,这都是李老师教学的道场,在这里面讲可以,决定不准出去。原因在哪里?防止堕落。你出去讲经,居士们会供养,财供养多了,对财起了贪心,就堕落。女众同修接触多了,也容易堕落;你看很多年轻法师还俗了,他没有去度众生,结果被众生度去了。非常可怕!这是不可以不防止。
  不是说年轻不能讲经,没有定力!你有定慧,像《法华经》上龙女八岁成佛,人家有定力,有定有慧!试问问我们怎么样?几句不好听的话,听到了,心里要难过几天,这还能成就吗?这不能成就!给你恭维赞叹,好几天都睡不好觉,兴奋得不得了,这怎么行?这不行。外面八风轻轻吹一下就动摇了,不能成就的原因在此地。
  有许多地方到此地来请我们这边同修们去讲经说法,不管是出家是在家的;李老师一生在世,不敢私心自居。现在怎么样?一出去,我是法师,出家是法师,在家是老师,这不得了!真正修道人决定避免、不敢。黄念祖老居士在大陆上,这样的身分地位,这样的修持,你看他自己没有敢称老师,他都叫人称他黄老居士,学生都称他老居士,没有称他老师的,他不准人叫他老师。
  夏莲居,那还得了,不得了的人,佛菩萨再来的;他的著作,我们很恭敬的写「夏莲居大士」,黄老居士把大士圈掉,改成居士。对的,是正确的,为什么?对待人过分狂妄。治理狂妄怎么样?就是谦虚。我们要做出个样子给人看,这是正确的。众生无知,他认为这是恭敬,不知道恭敬过分是有害的、是有负面影响的,我们要把它纠正过来,这是慈悲。
  现在我们看到佛门,现在连国外也是如此,我这次香港看到,新加坡也是如此。佛门办些什么?搞佛教运动,现在时麾的话叫「佛教秀」,去搞这个东西;搞大场面,搞几千几万人在那里表演,法师上台去表演,这成什么话!我们对治的方法,我这次到国外,我穿的衣服没穿黄衣服,我穿灰衣服,人家看不出来的,我一个人,我一个都不带;你们去的是带一大堆一大堆,惹人注目,我一个人去。穿的衣服跟大陆上衣服颜色一样的,可是人家对我也满客气、也很恭敬、也很礼遇。
  黄老居士说得好,学佛的人要重实质,不要重形相,这个外表是形相,这个不必重视,重视实际。真正同修是贵精不贵多,多了不能成就,有什么用处?人少,个个都有成就。十个人在一块共修,十个人将来都往生,就十尊佛出世,还得了!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了。
  钞【未得不退者,但生彼国,凡所未得,更不退转,阻其前进故。】
  前面两种不退好懂,这一类未得的,未得怎么会不退?我们再看注解:
  演【未得不退者,凡所未得之神通三昧等。】
  前面是已得的神通三昧,已得的跟诸位说,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已得的差不多是七地菩萨,七地以上,七、八、九地这些菩萨的神通三昧。未得的是如来果地上究竟圆满的神通三昧还没得到,未得的。如果那个都已经得到,那又何必求往生?那不用求往生。等觉菩萨求往生,就是因为还有未得的,这个诸位要明了。
  演【种种功德。】
  就是如来果地上究竟圆满的功德,虽然没有得到,在西方极乐世界也不退转,我们渐渐会证得。也就是说在西方世界修行没有障碍,你决定会得到。
  演【更无阻滞,任运能得,不同此土,魔障现前,不能前进故。】
  跟我们这个世间不一样,我们这世间未得,你想求怎么样?障碍太多,有魔障、有业障障碍住你,你想得,得不到。
  说老实话,现在修行人是出家不如在家,这个出家人听到就很不高兴,好像我过分了,捧在家人。从前出家人比在家人的环境好,现在出家人的环境不如在家人,原因在什么地方?现在道场的本质跟从前不相同,以前的道场不靠信徒;大陆上道场,自己有山有田租给农夫耕种,他收租;以这个租来作道粮,养活大众。所以他的生活清苦一点,他不求人。不求人,就不要看信徒的脸色,自己认真可以办道。
  现在道场没有财产,要靠信徒;要靠信徒,就不敢得罪信徒,要常常去巴结信徒,有这种心多难过。你在家修行,顶多应付你家亲眷属,家亲眷属五、六十个人不得了;你在道场里,愈是庙大信徒愈多,你要应付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苦死了。这都是障碍,这都是不能成就的原因。
  有很多人发心出家,你为什么要出家?你出家干什么?你在家觉得苦,你出家之后会更苦,会后悔。这是我们自己要认清现在环境跟从前环境不一样,真正自己要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现在是乱世,说老实话找不到,到哪去找?那是要大福报,我们自己看看像不像有福的人?有没有那么大的福报?没有那个福报,就是有那个场所,你在那里也住不住。福地福人居,我没福,住在那里也住不安。由此可知,安心立命要修福修慧,有福有慧,哪个地方都是道场,哪个地方都是好地方。要讲风水的话,处处都是好风水,日日都是吉祥日,时时都是好时,有福有慧!这才是重要的。
  这是说明未得者不退,『但生彼国,凡所未得,更不退转,阻其前进故』。底下还有一段,我们现在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0五集
下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0三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五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十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九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三五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七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四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十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一一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一八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世界和平共处的诀窍——平等生存[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家庭教育很重要[栏目:仁焕法师]
 三十六世 鹅湖大义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僧宝论16、出家的功德 (第四章 出家功德与在家过患 之一)[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略述显密之差异[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从法王处得启发[栏目:传喜法师]
 与青年朋友谈佛教实践的问题[栏目:陈兵教授]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栏目:圣者言教]
 摄类学 第八章 二谛[栏目:摄类学·善慧法师]
 八风吹不动[栏目:禅话禅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