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皈依是不是一种迷信?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8
  问:皈依是不是一种迷信?
  索达吉堪布答:今天讲的主题,是“佛教的人生教育”。或许有人会问:“佛教跟学校教育的理念和方向,会不会背道而驰、完全相反?”
  实际上绝对不会。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很长时间。就拿佛教的皈依来说,皈依是皈依三宝——佛、法、僧,这是佛教的基本行为,也是佛教徒的入门标志。一个皈依了的人,不论是老师、学生,会不会就成了一种迷信?皈依对他会不会有什么损害呢?肯定不会。对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一、皈依佛:所谓的佛,假如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只是人们在脑海中虚构的,那皈依他肯定不合理。但事实上,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当时的印度,即现在尼泊尔的蓝毗尼花园中,确确实实降生过。这个遗址,199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就是说,全世界对此是共同承认的。
  佛陀降生以后成为王子,后舍弃王位出家,苦行六年,在印度金刚座成佛,之后到鹿野苑初转*轮,一生中传法49年,开演了八万四千法门,并于81岁示现涅槃,这是非常公认的一段历史。就像是老子、孔子等历史人物一样,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也曾实实在在地出现过。而且,他所宣说的佛法,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其实“佛”是梵语,意为觉悟者。我们不管是什么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一种觉悟。皈依佛的意思,就是要依止觉悟者,如同世间人依止老师一样。所以,皈依佛,跟我们的日常理念并不相违。
  二、皈依法:法,指佛陀所揭示的真理,可以让人们离苦得乐。这种真理以文字形式存在,叫经律论三藏;若在人的内心现前,就叫戒定慧三学。
  我们有了戒,才能生定;有了定,才能生慧。若想获得觉悟,这三者是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的。
  那么,“戒”是什么呢?通俗地说,就是行为规范,用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有些人一听到“戒”,就有点害怕,觉得佛教的条条框框特别多。其实不仅仅是佛教,就算是小学、中学、大学,学生们要守的校规也不少,乃至任何一个正规的团体,都有必须遵守的许多纪律。
  其次是“定”。做任何一件事,如果心不稳定,一直处于浮躁、散乱的状态中,那什么都做不成。包括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搞课题研究,心也都需要安定下来。
  最后是“慧”。有了行为规范,心也定了,才能产生取舍的智慧。否则,不知取舍、不会辨别,所作所为就是颠倒的。
  所以,佛法的戒定慧三学,涵摄了人类的智慧精华。佛陀证悟并宣说了这样的真理,故而被称为觉悟者。
  这一点,并非因为我是佛教徒,就在这里自卖自夸,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对此也是异口同声承认的。比如,爱因斯坦说过:“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也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既然他们都承认佛陀是觉悟者,佛陀的智慧也经得起长期推敲,那如果把信佛当成迷信,与民间的鬼神之说混为一谈,这就大错特错了。
  三、皈依僧:僧,是追随佛陀足迹,修学真理、追求觉悟的人。如果想获得觉悟,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止这样的同行助伴。
  可见,皈依佛、法、僧这三者,无论从逻辑上论证,还是从道理上分析,都是可以接受的。一个人如果皈依三宝、信仰三宝,对自己绝不会有任何损害。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要有一颗感恩心!?
下一篇:十善是不是一种教条?
 佛家讲“生死轮回”、“前世后世”,但我从小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不知道该..
 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
 藏传佛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
 越来越多的灾难...您有什么证据证明,是人类自身的行为导致了这些灾难?..
 刚入佛门的修行人,应该看什么书?
 现在泰国在发洪水,那是一个佛教盛传的大国,怎么还会感受这种痛苦?..
 有些修行人常以为,我是学禅宗的,如果去学习藏传佛法,这很不合理;或者以..
 在家修行、到寺庙修行或闭关...几种修行方式,哪种比较适合我们?..
 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藏传佛教的信徒们都很喜欢灌顶,不太喜欢听闻教法,对..
 我想了解一下,藏传佛教的教育制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栏目:宣化上人]
 财富、名利是福还是祸?[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解脱道和菩萨道[栏目: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见性成佛 第三十五天[栏目:如本法师]
 平常心 Normality - 地狱、天堂、涅槃 Hell , Heaven , Nibbana[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不愉快的念头[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圆觉经白话解[栏目:观辉居士]
 禅修手册 九住心[栏目:禅修手册]
 佛教的真谛[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不看别人病戒有哪些开缘?[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