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讲一切万法皆空,既然如此,那我们所作所为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0
  问:佛教讲一切万法皆空,既然如此,那我们所作所为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索达吉堪布答:并非如此。佛教承许的一切万法皆空,是指在胜义当中;而在名言中,一切万法还是存在的。有些人对二谛的关系搞不明白,要么以为“一切皆空”,什么事都不必做;要么以为“一切不空”,对什么都去拼命执著。其实这是没有学过《二谛论》、《解义慧剑》的缘故。倘若你学了这些论典,就会明白佛教在哪些场合提倡空性?这个空性的层面怎么理解?不空的话,是否意味着可以去执著?
  那么,对我们而言,通达空性有什么必要呢?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你可以过世俗生活,但若能对空性的道理有所了解、有所证悟,那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感情问题、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处理时都能迎刃而解;不管出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看得太实有了。否则,你执著越大,烦恼、痛苦就越强。藏传佛教伟大的佛学家全知无垢光尊者,在众多论典中也讲过:对某个事物的执著程度,与它给你带来的痛苦成正比。因此,我们对空性法门应当有所认识,若能如此,不但可以处理许多实际问题,对行持善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城市里的很多人,天天上班下班、忙忙碌碌,像蚂蚱一样漫无目的,根本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曾看过一本书叫《本性论》,70年代非常畅销,书中就说:“人到了35岁才会反问自己:我活着到底是什么目的?”如今很多人不懂前世后世,对金钱贪得无厌,成天为了自我而奋斗,从来也没有想过对社会付出。这样的人虽然表面上看似快乐,其实内心的痛苦非常大。
  听说英国有一对老夫妇,他们的别墅值一亿人民币,而且在法国还有一座庄园,每年光是维修的费用,就要两百多万人民币……即便如此,他们也过得一点都不快乐。实际上,七八十岁的两个老人,为了这样的生活而操劳,真的不一定有很大意义。不过,人一旦陷入这种境况,价值观被很多虚幻的东西包裹着,自己往往不容易察觉。就像现在不少人,为了房屋与钱财而奔波,一辈子都心甘情愿、乐此不疲。而在古代,尽管物质条件没有现在丰富,住的环境也简朴寂静,但他们内心的宁静愉悦,远远超过了现在很多人。所以,当今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确实需要值得反思!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认为,佛教的理念对大家非常适合。尤其是当前社会,人们的分别念极其繁乱,思绪非常复杂,此时的佛教犹如甘露般,无疑是消除内心烦躁的一剂清凉。现代人总把金钱与成功划等号,认为谁有钱,谁最成功;没钱的人则一无是处,却不知这种判断标准完全是错的。许多高校老师可能都有这种感觉:喝一杯咖啡,看一本书,清闲地度过一天,就是人生的一种快乐。这种快乐,跟金钱的刺激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反观人生的时候,大家也不妨问问自己:钱真的可以带来快乐吗?
  明白此理后,我们理应寻找快乐的真正来源。佛陀曾告诉我们,了知前世后世、断恶行善才是快乐之本。倘若不知道后世存在,为了短暂的今生利益不择手段,那就会像《涅槃经》所形容的:“不见后世,无恶不造。”最终将自己带入痛苦的万丈深渊。
  其实,我曾研究过很多论典和经典,也跟不少知识分子,包括对生命科学有贡献的学者进行过探讨,结果发现:没有任何理由说明前世后世不存在,却有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前世后世存在。当然,这种存在不一定能马上展示给你看,且不说前世后世,就算是明天、后天的存在,给你看看也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很多人就是因为证明不了来世存在,便肆无忌惮地大造恶业,最终下场特别可怜。
  在座很多人都是大学生,你们大学里的生活比较单纯,每个人可能对人生充满了幻想、憧憬,对未来也有很多美好的计划。可是一旦你离开了校门,真正开始步入这个社会,到时就会发现,外面的天地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美好,人际关系复杂、竞争极其强烈、金钱泛滥成灾、伦理日益不堪……你若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忍耐力,恐怕很难经得起各种考验,到最后只好随波逐流,选择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用佛教的理念来“武装”自己。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
下一篇:佛教中如何对治我们的烦恼呢?
 您对于一般社会大众做慈善事业有什么样的建议与指导?
 问:何为大乘佛教?何为小乘佛教?我们应该信仰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
 有些说是唯物,有些说是唯心,有些说是有神论,有些说是无神论。佛教到底属..
 人死了以后,应该为他做些什么?
 跟世俗人相处比较密切,环境没有那么单纯,应如何护持别解脱戒?
 有没有所有众生都成佛的那一天?如果有,世界是不是永恒不坏?六道再无众生..
 如果我帮他,就会耽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耽误事情,就没法救他,这该怎..
 如何看待现在宗教商业化的问题?正统的佛教...应当怎么样立足?..
 当我在修行中遇到了疑惑,该怎么办?
 佛陀当年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宣说佛法,怎样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修法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宽运法师2012年元旦祝词[栏目:宽运法师]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 八、三皈依[栏目: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
 虚云和尚戒淫法语[栏目:戒邪淫文集]
 《西方确指》速发深心修净业、持大悲咒、出家要识心[栏目:大安法师]
 研律指南──印顺法师对《律藏》集成的探究(清德法师)[栏目:律宗文集]
 念佛是生命的关键[栏目:仁焕法师]
 255.问曰:如是大众闻说净国土行,何以但一女人取净国土愿?[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2.说头陀支品[栏目: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278.黄龙法忠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痛苦难忍[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