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若把《般若摄颂》等法宝的挂件送给不学佛的人...有过失?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4
  问:我在清华大学做一名编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若把《般若摄颂》等法宝的挂件送给不学佛的人,他们虽然喜欢,但有时候放的位置不太好,如此就会有过失,那我们这样做对吗?
  索达吉堪布答:将《般若摄颂》、《金刚经》、《心经》等法宝,与别人结缘,肯定是有利的。但密宗的有些特殊法本,则没有必要送给未得过灌顶的人。
  像《般若摄颂》等显宗经典,别人若能挂在身上,即使偶尔因不信佛教而不小心践踏,但由于你发心清净,对他也会有帮助。不过你送给别人的同时,也应该提醒他:“最好不要放在不净处,若能时时恭敬,对你的今生来世都有利。”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与殊胜经典结上善缘,这很有必要,也有很大利益!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汉地这种大部分人不信佛的大环境中,我们如何更广泛地弘扬佛法?
下一篇:善心却很难扩大、持久,经常就把发心这件事淡忘了,这该怎么办呢?
 什么才叫依止上师?是不是一定要见上师?
 市场竞争...违背大乘教义...学佛的人,应当如何调解这种矛盾?..
 轮回的因是什么?既然六道轮回是痛苦的,那为什么会有轮回存在呢?..
 为了消除痛苦,就要减少欲望,但减少欲望本身又带来了新的痛苦,这个矛盾怎..
 既然诸法是空性的,那我们何必执著于幸福?
 如果是无念的话,那么得道成佛之人岂不是没有善心和爱心了吗?
 怎样才能既把事情做好,又不增长贪心、分别心?
 修行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呢?
 有没有可能通过对物质世界的逻辑思考,解开佛教的奥秘并解释佛教真理呢?..
 我们如何才能有这样的广大发心,去利益有情、断除我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行人要转染成净念念极乐[栏目:传喜法师]
 楞严咒略考[栏目:法藏法师]
 搜索的眼睛[栏目:日常的佛心]
 相应77经 罗侯罗-苦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如何理解赐予皈依之上师[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教主义及进行佛教意义[栏目:守培法师]
 壹贰肆 身心交给常住[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麻痹[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大小不二[栏目:禅话禅画]
 四灌顶观想不清楚,灌顶时是不是需要昂着头接受?[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