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悲咒句解 23、摩诃菩提萨埵
宣化上人讲述
{返回 大悲咒句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42

〖 经文 〗
摩诃菩提萨埵

〖 释义 〗
「摩诃」是个「大」,「菩提」是「觉道」,「萨埵」是个「大勇猛者」。这句就是就是一个大觉悟的勇猛菩萨,发大菩提心,修大菩提行。发大菩提心,就是种一个大菩提因;修大菩提行,就是栽培灌溉你的菩提苗,结大菩提果,得到菩提道。

这一段咒,是观世音菩萨「定慧不二,定慧双足,万行严身」。定也足了,慧也足了。慧足,定就足;定足,慧就足。因为有定,才能发慧;有智慧,才能修定。若没有定,就没有慧;没有慧,也就没有定。

这个菩萨,他是「不舍一法」,一个法他也不把它轻易放过去,无论大善小善,是逢善就做。所以说「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这个菩萨,一点恶事他也不做;一点的善事,他也一定要去做。所以这是「诸恶不做,众善奉行」。他发菩提心,结菩提果,修行万行,来庄严自己的法身。他发一种大悲心,来做无为的大法,随众生心而做佛事。但是他自己本性上、本体上,没有一种众生相。佛法里头,看一切众生都和他自己是一体,无二无别。所以他就以众生的苦为苦。因为他自己不想有苦,所以要解除一切众生的苦恼。虽然解除一切众生的苦恼,而没有度众生之相。他不说:「哦!我现在把你救了,你应该谢谢我。我把你的苦给解除了,你应该对我有一点报答。」他没有这一种心,所以这个菩萨才能现三十二应身,「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罗汉身得度者,即现罗汉身而为说法;应以国王身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有这种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和四不思议(四种的不思议的神通妙用),得真圆通,他得到真正的圆通,成就大菩提果。这是观世音菩萨,就有这样子的成就。


{返回 大悲咒句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悲咒句解 24、萨婆萨婆
下一篇:大悲咒句解 22、夷酰唎
 大悲咒句解 54、娑婆诃
 大悲咒句解 59、娑婆诃
 大悲咒句解 22、夷酰唎
 大悲咒句解 81、唵 悉殿都
 大悲咒句解 73、娑婆诃
 大悲咒句解 25、摩啰摩啰
 大悲咒句解 32、室佛啰耶
 大悲咒句解 5、摩诃萨埵婆耶
 大悲咒句解 4、菩提萨埵婆耶
 大悲咒句解 12、南无 那啰谨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10年10月空海法师福建灵峰寺开示(一)[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学佛的基础[栏目:圣严法师]
 命运可颠覆[栏目:看开]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十一节 北周武帝之废佛[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酒为犯罪之源[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药饵为刀刃[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把我们自性里的慈悲引出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心态就是一把双刃剑,不要让正面生锈[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佛教戒律学 第一章 绪论 第四节 方法论[栏目:佛教戒律学]
 独立精神[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