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3
 
{返回 佛学问题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30
  问:经书名目种类很多,每日轮流诵念可否?(李木泉)
  答:日诵专取一二种,作为修持定课,多则搅乱,研究则不限数量,仍以能接受者为准。

  问:有人认为地球还有生命,则不往西方净土亦无不可。有人认为净土法门是愚民政策之一部,因愚夫愚妇可修之故。有人说在娑婆修道即可,西方净土是没有其处的,因为佛祖也说佛土亦幻,非真,故不必往生西方,往生自心佛土即是,因心净佛土净之故,前记诸见皆是充分对吗?若不然,请再解说一次。(妙元)
  答:可分三段答之:
  (一)地狱也有极长生命,愿意长住在内,亦无不可。
  (二)三藏经典,处处指归净土,未想到全是愚民政策,但不知释迦老子他愚迷众生,是什么希图?古人修净土者,有文殊、普贤、马鸣、龙树、诸大菩萨。我国有慧远、智者、永明、莲池、诸祖。历代名臣名儒,有白居易、苏东坡、文彦博、吕蒙正、袁宏道、彭尺木、何止数千。这些人是愚夫愚妇,想必骂愚夫愚妇之人,定是智慧无上之大圣人,可惜众生福薄,不曾与他亲近。
  (三)自心是什么,区区实在还不知,还不会,就不敢说对与不对。莫若请这位善知识说出来,是方园长短青红赤白,让大家大彻大悟。

  问:除了西方极乐世界,十方无量佛土,亦有如娑婆,分为三界吗?(妙元)
  答:一个大千世界,即有三界,世界无量无边,三界亦无量无边也。

  问:请问诸天名称?属于何界?寿数几何,恰当人寿几年?各诸天之天君是怎样称呼?(妙元)
  答:天大体说,有二十八层,最下六层名欲界,中十八层名色界,上四层名无色界。每层各有专名,寿命最下层者为五百岁,合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计算,向上算法递增。其名散见各经,欲求简单,检一本带注之《阿弥陀经》,在序分中查看,自能明也。

  问:《妙法莲华经》及弥陀经内「池中莲华大如车轮」之「华」字系读「花」字音,何以不直书该「花」字,当时写经人究何用意?(卓居士)
  答:华为古字,古书常用之,今日所读经册,多系晋魏所译,故仍从之。

  问:佛法所云十方三世,该「十方」系指何方?又在家修行居士早暮经常须念何经及佛菩萨圣号若干声,方合修行标准?(卓居士)
  答:四方四角及上下,合为十方。在家居士,诸务纷杂,参访机少,以修净土法门为便。经应诵「阿弥陀经」,佛应持六字洪名。台湾各地佛经流通处,有「歧路指归」一书,宜作参考。

  问:有些神,感应比佛菩萨更灵,佛菩萨岂不如神吗?一般人信佛,多为愈病。如替他念经念佛,多不如用神教咒术来得快?(詹养)
  答:灵应在乎诚感,心对神专精,即感神灵,心对佛专精,则感佛灵。居士所举两问皆是与神缘深佛缘浅之人,故感应有迟速也。兹举一喻,三轮车街头巷尾,招手即来,摩托车必至行中面订,然各得车矣,同时开驶,试看何车在先?

  问:神亦多行救世,是否亦等于菩萨?(詹养)
  答:菩萨梵语,华译觉也。不独救人身命,尚须教人明心见性,大觉大悟,究竟证果。神只有救身能力,不会度众解脱轮回,故不能以菩萨称之。

  问: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妈祖、关帝、仙公等)(詹养)
  答:众生平等,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当该一律恭敬,此常不轻菩萨之行也。但恭敬与信奉,大有区别,万不可混为一谈。如对本国元首,自应披胆沥肝,拥护奉事;对他国元首,但尽合礼之肃敬而已。明乎此,佛徒于佛神之间,各有分寸矣。

  问:数见台湾寺庙,多皆神佛并供,是否合法?有违佛教教义否?(詹养)
  答:所谓宗教者,要有一定之信仰,杂乱则与本宗不合,所修当无成就,喻如脚踏两船,船开落水者也。有神庙道人,后加供佛者,是渐转觉。有佛寺僧尼,后加供神者,是渐转迷,如求合法,必先明理。

  问:了凡四训中谓天地鬼神委实鉴照监视着人的罪恶,重罪,就要降下百样灾害。这与佛说的业报是否相同?(萧金荣)
  答:天地鬼神监临,与业报并无不通,譬如世间法院监狱,虽则严厉,受审受刑,还是自造。更应知法院监狱,是人所造,天地鬼神,是心所造。

  问:弟子自六岁胞弟才三岁我慈母两眼就失明,家庭环境又不好,我弟兄两个生来罪业深重,幼时多病,慈母已失行动自由,也要为我洗衣煮药,克尽一切困苦,抚养至成人,其劳苦胜如常人百倍,至要知尽孝道报答其万分之一,但慈母已西归,每忆到其抚养功劳则心痛如焚,要如何才能补其养育之恩?(王文全)
  答:在世间法上说,要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为国家尽忠,为职务守义,作一完全正人,以显父母之名。在出世法上说,每天诵经,或是念佛,以此功德,回向先人,使得超升净土。果能行此二者,是真报恩,而有实益于亲也。

  问:反省痛解前非后,平日积德累功,济困扶危,对人言不欺不瞒,见恶怒视,众善奉行等是否补得失孝之罪?(潘振邦)
  答:反省改恶修善,固是大佳,如能将作众善,对佛回向给双亲,使亲超升,岂但消罪,反而大有功德。

  问:古人云万恶淫为首,诸善孝为先,但家道贫寒所逼致有失孝,使双亲含怨归土如何是好?(潘振邦)
  答:尽孝不在贫富,在乎尽心尽力而已,亲已殁世,欲报大恩,只有为作佛事耳。

  问:解夏结夏,符是道家,佛有符否?(黄伯敬)
  答:此僧众至夏季安居之制,自四月十六日起,至九十天为止,起时曰结,终时曰解。亦有自五月十六日起者,更自四月五月初起者,故有三种安居之别。「符」佛家未曾听说。再者,居士既言自己购有佛学辞典,仍无可查,实则不然,以上各问,佛学辞典中,俱有详载,故为简单答复,如求详细,请自查之。

  问:地球在成住坏空过程中,在坏的时期,六道的众生皆往何处去?又谓四禅天下受风火水之害,那么在空的过程中,四禅天是否仍旧存在,抑或亦败坏?(张葆衡)
  答:四禅身有生死,世界自有成坏。然世界之坏,非必经此三灾,到时自会消灭,如木屋然,火水风固可坏之,纵不经此,久已自腐。

  问:佛教中,出家二众,不食肉类,谓众生皆为过去累生父母,并为未来诸佛故,不忍去吃众生之肉,但是在经典上说及天人,在天界中福报享尽时,有时堕为木石金土。那么蔬菜中亦有众生所堕者,出家二众若食了蔬菜岂不是犯戒?(张葆衡)
  答:天福享尽,堕落下道,尝闻之矣。至于化为木石,区区看经太少,尚未见之,只可存而不论,以俟通家。出家众食菜,应仔细洗涤去微虫,古未有自来水时,饮料尚须绢滤,类推可知。然戒杀之行,亦只是歇其心力,避其力所及者,尽我慈悲,其非心身作到者,只有听之。如呼吸及行步等,无一而不杀生,无心之过,既已重多矣,故不更作有心之杀。

  问:佛教中的地狱,是指何处?是否唯心所造的(张葆衡)
  答:经中有云,铁围山底及地底等,皆为大地狱之所,山间旷野随处皆有,此为孤独之小地狱。

  问:魔王波旬,他的魔福怎样得来的,在魔福之福报尽时,是否堕三恶道,在波旬堕落后是否由其魔子魔孙,像阿弥陀经中所说「一生补处」似的升为魔王?(张葆衡)
  答:魔王报尽,自然堕落。至云魔子魔孙继位,虽未见经文,想当然耳。

  问:莲宗自初祖远公大师起至印公大师圆寂列至十三祖止计有十三位。其「禅」「密」两宗祖师,截至现在止计有几位?(卓忠振)
  答:禅自达摩西来,为东土初祖,传至五祖后,分为南北两派。北未别分,南自六祖而下有五家七宗之别。分枝吐芳,各宗有各宗之祖,繁难备述,可查五灯会元。密之统系,算法特别,自西土大日如来起,经中国而至日本之弘法上师止,名曰八祖相承。

  问:印度国家,自释迦佛成佛后,成为全世界佛教发源圣地,然则释迦佛未成佛之前,其它国家有无佛教存在?(卓忠振)
  答:佛法之运,大部分正像末灭四期。此世前际虽有佛法,但经过灭法之后,释迦世尊,方才降世。如此而言,释迦如来未降世前,各国可说并无佛教。

  问:十方佛国以外有无其它佛国?十方诸佛菩萨中其佛位有无高低,何佛成佛最早?及阿弥陀佛是否为十方诸佛中佛位最高者?又大悲咒每句中是否菩萨圣号?(卓忠振)
  答:既曰十方,则横穷竖遍,安有其外。言佛则佛佛道同,言菩萨则有四十二级之别,兹以月喻,自初一至十四,皆喻菩萨,其光明各有不同。至十五则喻佛陀,正二三月乃至腊月之十五夜月,无不相同也,偈中称「阿弥陀第一」,赞其愿也。大悲咒乃系真言,古例不许翻译。世间所流通之绘图批注本,区区学识浅短,未解梵文,对之总觉怀疑。如咒中「娑婆诃」句甚多,而注者每一「娑婆诃」,则各异其讲,何字同音同,竟有若干分别也。居士此问,恕不能答。

  问:弟阅凤山佛教莲社煮云法师所著「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其中所说大悲观世音灵感处令人肃然起敬,然则其它普通各禅寺及念佛诸居士所供奉观音菩萨圣像是否均不及普陀山大道场观音菩萨灵感?(卓忠振)
  答:菩萨灵应,在乎心感,果能至诚,所在皆灵也。

  问:决定行门须皈依本宗法师,以求指迷,而我已皈依禅宗广钦和尚,若修净土是否须重皈依净宗法师?(郑长林)
  答:皈依僧,乃皈依僧团之谓,一切僧皆吾师矣,不必重行皈依。若学法门,自不妨向专门某宗之大德,执弟子礼而求教,如孔子身通六艺,师亦有多人焉。

  问:查我国古例,有种种不同的宗教,对于世俗人家每有丧喜事必须聘请舆师勘查地理,择日,即选择良时吉日,对于相刑相克趋吉避凶等等。余系最近皈依三宝的佛教信徒,对于佛理亦无研究,胸中十分疑虑,因此以上三点是否我们佛教徒亦须遵守?(杨金全)
  答:堪舆择日等,均属占相吉凶,佛教徒业此者,名曰邪命,信此者名曰邪信。佛教徒应依理智,于趋吉避凶之事,向因果中求,千准万确,不必从俗也。

  问:据说在美国有一富家子,他母亲拥有巨大的财产,他为着能早日得到它,不惜一切将他的母亲杀死,他是否该被判死刑?假如被判死刑,将他杀了,是否犯戒?(在佛教上讲起来)(莲云班莲友)
  答:执行赏罚,是政治问题,化导人心,是教育及宗教问题,各有权限,不必混为一谈。政治有种种法规,依之而行,正是遵守国法,犯法者被判死刑,乃法律使之死,而非官吏使之死,犹之造恶者入地狱,乃其业力所牵,实非神鬼使之也。佛教立场,岂有异议。
  

  问:心经之「舍利子」有的说是佛陀的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有的说是佛入涅槃后的舍利。此到底前者是,或后者对?(颜文暴)
  答:舍利子虽有前后二解,但心经所云,是指人名。
  

  问:普门品之「梵音海潮音」,是指普陀山之海潮而言,或指佛法如海潮之普遍?(颜文暴)
  答:梵音谓清净无染之音,海潮音说法契机,如海潮之不失其时也。普陀山之潮音洞,是借典于经,非经文借普陀之境而谓也。
  
  

  问:如对佛教尽身形护法者,如方伦,念生等诸大居士,偶然逢面,向其顶礼,应怎称呼?(颜佛兆)
  答:年高者称老居士,年等者称大居士。
  

  问:比丘尼身,居士向其顶礼时,应怎称呼?(颜佛兆)
  答:亦以法师称之,不必起分别也。

  问:目莲救母是借着诸大菩萨的心力吗?为什么心会有力?从什么地方发出?怎样发出,车船能如意行动是有外力推动,心真的有自动吗?目莲母是因业障消除后(业障较轻后)得救吗?众生可以带业往生,但业带在众生的意识中抑是带在什么上面?为什么持咒念佛可以消业?如何消去?(莫我虚)
  答:此问分五段,需分答之,
  (一)凡是动物就有心,(这心不是指的心脏,乃是说的灵觉)有心就起念,起念便有身口意三处之造作,造作之事,有大小强弱久暂种种不同,此种种不同,便是心力之表现程度。儒家亦说心力,曾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试思见听辨味,极微之事,尚是心之作用,何况其大者。
  (二)台端又提车船作心之喻,区区以为比拟不甚恰当,盖动力有主动被动之别,车船不过被动物体,只可比人身口,而身口之动,当在乎心,如车船之动,亦有主者,其主者方能喻心耳。
  (三)目莲尊者之母,罪消得救,载在盂兰盆经,经如不信,则无话可说矣。
  (四)往生是第八识,此亦名含藏识,一切善恶种子,俱藏此中,如电影之胶片然,影不离胶片也。(五)亦为台端举喻明之,冰箱而装坚冰,以手探之,僵指冻肤,若以暖气时时输入箱内,试问内装之坚冰如何?』

  问:是否一切鬼神皆有五通。若然因何不能自度或度他,而要法师(超度)呢?(莫我虚)
  答:神鬼通力,有几种并不一定,且尚有大小之别。要知度之一事,更有超升与出世之不同,然此二者,俱非五通之力所能作到,仍以业力为之主体,恶业堕三途,有漏善生人天,若论出世,只有佛法,故必赖法师。纵世间六道升沈,在即堕之后,善种未起现行之前,如堕深渊,必赖船筏,乃可出之,佛法者实筏也,其法有转业之力,故现苦亦须赖之解脱也。

  问: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供养菩萨用玩具是何意义?(赖栋梁)
  答:凡不属日用生活之品,如一切装饰清供等物,皆可曰玩具,世俗之钟鼎字画金石珠玉皆是也。梵剎之幢幡网轮螺花香皆是也。

  问:父母不识字,日日佛随钟无间断,但我当子弟朝夕课程,愿回向与父母,不知回向何文?(望老师另写一文)(潘振邦)
  答:即将五言八句之回向文,易数位减为四句即可,谨拟如下:「愿以此功德,上报父母恩,尽此一报身,往生极乐国」。

  问:老人在家修法搅扰,致赴寺内挂单修之,若今生不了悟,可生毛带角还否?(潘振邦)
  答:住寺出供养,或自备饮食,如不欠债,何还之有。

  问:有一友人素以看相为生,斯友一日来舍,进门就说此屋门向白虎,主破财,我未答言,过后我想彼言不可信,因为有佛菩萨在处,无所不利,然否?(翟孟秋)
  答:阴阳五行生克之术,限于俗凡,佛弟子当遵经语,深信因果。作善虽居凶地,地亦转吉,作不善虽居吉地,地亦转凶。试看自古之奸慝权贵,居住之第,岂有不择吉之理,然至恶贯满盈,仍不免家破人亡,是因果之关系欤?抑地有吉凶欤?

  问:鬼道乃三恶道之一,亦即种恶因受恶报之一道,为何鬼道尚有神通之获得,而能运用其神通变化,祸福阳上世人,其故安在?
  答:虽属恶道,其报自不一致,如畜生虽属恶道,尚有麟凤龟龙之灵。鬼类甚多,属于四王天者,及鬼道之多财者,多有神通,此有报得者。亦有生理所具者。祸福人间,是其鬼官行权,或报恩怨等。
  

  问:人若睡觉的时候,即不省人事,偶被人呼唤当时,遂即再醒而来,这是何故呢?
  答:人之见闻觉知,一切动作,全赖六根六识互起攀缘,互相联络而生,兹以时钟为喻,意识如「法条」,前五识如「齿轮时针」等,睡眠如停止「垂摆」而暂息,「法条」之推动能力并未失去,醒来如催动「垂摆」使再行摇,「发条」弹动之力起,而齿轮时针俱起作用矣。此乃俗解,倘后于唯识有所研究,即了真义矣。

  问:余自从生病以来,每日常见一些透明之东西在飞绕,且胸中如有东西填压,不能畅怀,若出声念佛时尤甚,似有人以手掌施压一样,睡梦亦曾梦见有什么东西手持刀欲刺余,但余急跑躲避,终被刺着背胁,醒方觉筋肉收缩,有时也梦见在食东西,余测不知是饿鬼否?平时常觉心神昏闷,毛孔竖直,且常生惊恐瞋疑之心,如上情形希老居士印证是否鬼绕之病,应该如何却之?
  答:云此固属病态,然亦恐有夙孽,宜一面觅名医诊治,宜一方求高僧忏悔受戒,至心念佛,普为回向,当可化戾为祥。

  问:五请指示几本佛教持戒方法的书籍及因果神通书籍!
  答:初学看戒,有五戒相经笺要一书最易了然。因果书多不能举,流通佛经之处,谅必皆有,但文白之语不同,此须自己选择。有「寿康宝鉴」及「欲海回狂」二书,均说犯淫之害尤宜先取读之,此先生对症之药也。

  问:五请指示几本佛教持戒方法的书籍及因果神通书籍!
  答:初学看戒,有五戒相经笺要一书最易了然。因果书多不能举,流通佛经之处,谅必皆有,但文白之语不同,此须自己选择。有「寿康宝鉴」及「欲海回狂」二书,均说犯淫之害尤宜先取读之,此先生对症之药也。

  问: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自可戒。予是卅几岁未结婚青年人,又在芸芸众生工作,外有淫语邪词之引诱,内有生理上之冲动,何况在这亚热带,没有相当佛学境界的我,虽做亲人之观想,亦不能克制魔障。自知生前业重,请指示方法,尤其难者生理上的抑制。
  答:在家人原许结婚正淫,又何必专思邪淫耶?纵不学佛而犯邪淫,亦为道德法律所不许,更受因果报应之支配,求快于片刻,受苦于千劫,真聪明人,自能抑制。人云作亲人观,不过方法之一种,此药不灵,须另换药,可取五种不净观行之,试看如何。(注):五不净观为:
  一、种子不净,是身以过去结业为种,现以父母之精血为种。
  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不净之处。
  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净。
  四、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不净物所合成。
  五、终竟不净,此身死竟,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则为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

  问:请指示几本佛教持戒方法的书籍及因果神通书籍!
  答:初学看戒,有五戒相经笺要一书最易了然。因果书多不能举,流通佛经之处,谅必皆有,但文白之语不同,此须自己选择。有「寿康宝鉴」及「欲海回狂」二书,均说犯淫之害尤宜先取读之,此先生对症之药也。

  问: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自可戒。予是卅几岁未结婚青年人,又在芸芸众生工作,外有淫语邪词之引诱,内有生理上之冲动,何况在这亚热带,没有相当佛学境界的我,虽做亲人之观想,亦不
  
  答:在家人原许结婚正淫,又何必专思邪淫耶?纵不学佛而犯邪淫,亦为道德法律所不许,更受因果报应之支配,求快于片刻,受苦于千劫,真聪明人,自能抑制。人云作亲人观,不过方法之一种,此药不灵,须另换药,可取五种不净观行之,试看如何。(注):五不净观为:
  一、种子不净,是身以过去结业为种,现以父母之精血为种。
  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不净之处。
  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净。
  四、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不净物所合成。
  五、终竟不净,此身死竟,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则为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
  

  问:学佛为了什么?其目的为何?有佛弟子告诉我,是为了脱生死,解脱六道轮回,我想这是出世境界,但凡人众生入世应该做到什么境界?(还是看破生死,还是生死听其自然)
  答:入世应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孝悌忠信,不使有缺,此是律己。再进六度四摄,善巧方便,广度众生,超到彼岸,此是利他。上举两条,皆是学佛入世应为之道,明乎此,则知出世易而入世难也。再者,解佛理则生死始能看得破,既学佛,则生死不使听自然。
  

  问:专在家里看经书及念佛是否可以?
  答:佛法圆融,方便随缘,焉有不可之理,惟心诚是第一条件,余在其次。

  问:本是鸾生,今已皈依三宝做佛弟子,而不去鸾堂是否会受神等谴责?如再去做鸾生是否合皈依之戒条?
  答:初受三皈,名曰翻邪三皈,即改邪归正之义。佛为人天师,三界尊,佛之弟子,谁敢谴责,三皈之首戒曰「皈依佛,不再皈依天魔外道。」如再去作鸾生,分明违犯皈戒,而失去三宝弟子之资格矣。

  问:虚空无穷,大千无尽,佛教亦然,而最初始觉者依何而觉,是无始吗?
  答:欲知始觉,必须先知始迷,先生若能了知始迷,则始觉依何而觉,自能了解。最后又提质问,始觉「是无始吗?」尊意似有疑此为自相矛盾之处,上不云乎,知觉必先知迷,区区学浅,仅闻「无明」(迷)有「无始」之说,又闻有本觉之说,细味「本」字,亦含「无始」义,祈合观之,先生之疑,或可涣然。
  

  问:大势至菩萨即是什么菩萨?哪位菩萨修成功?道场何在?他的任务如何?
  答:十法界四生六凡,皆曾展转多劫,各个说其已往姓名,经上亦无此全数记载。有者皆悉习闻习知之有数诸尊,然亦只记其有关现果之数生,明乎此则知诸尊,皆悉多劫修来,此处举一,实恐漏万,反为不美。此尊菩萨道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与观世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之辅弼,以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为任务。

  问:佛教经典,字也奇怪,文又难懂,现在还守着旧法子,不知改良,所以传教的力量比不了耶教。在下却是好意,何不想法把经文翻译的通俗一点,教人看了明白呢?
  答:俗有俗学,圣有圣学,圣能该俗,俗不能该圣。然非终不能也,必精进求学,自依次第,渐可阶升。如世俗学校,而有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等等,非可躐级者然。或世俗文学,少不通达,即读孔子之书,亦不能解,况佛经乎?设羡他教经文通俗,闻而易解,此正是不能进入高深之劣根。
  请看各善堂之宝卷及鸾诗,皆能通俗,皆能劝善,尤其西游记封神榜等,更觉通俗,亦能警世,与道云乎哉?至云书加翻译,理由极不简单,有非数语解决,请看江希张所翻之白话四书,谬误百出,早为识者诟病,世谛尚然,圣谛可知。  


{返回 佛学问题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2
下一篇: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4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3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2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9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8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4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2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6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6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5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735 六十华严经疏卷 41-45[栏目:06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打妄想就是业障[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跋寰游记[栏目:太虚法师]
 亲友书[栏目:教言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The Light Of The World[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闻思修[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与祖师同行 柒 遍界真实义 “无缝塔”中的放下[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狭窄的心胸容不下世间的美好[栏目:心似莲花开]
 现在许多人都提倡做公益,但并不是从根本出发,只是为了迎合大众,逢场作秀,大张旗鼓。不仅没有利益他人,..[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