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届:在山水中放松自己(济群法师)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36

【六届】在山水中放松自己

济群法师

  大家现在的感觉怎么样?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力气打妄想。如果没有力气打妄想,那么现在正是一个开悟的最好时机。佛教修行有这样一句话:“大死一番才能大活”。今天这次行脚,有没有人进入浑然忘我的境界啊?你们走路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想,几个钟头的行脚,我们大家的身体虽然很疲倦,但在心理上——我和大家都一样——感觉非常地轻松愉快。

  所谓生活禅,就是“生活中有禅,禅在生活中”。修行其实就体现在生活中。经过前两天比较紧张的听课、上殿、过堂,今天的活动属于参方行脚。这些活动虽然从形式上来说有所不同,但是从修行的意义来讲是一样的。关键在于我们大家会不会修行,我们是生活在一种执著中,还是生活在一种放松、开放的状态中,也就是有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说禅的内涵就是智慧。

  修行的方式很多,打坐、诵经是修行,在山水中放松自己也是一种修行。修行真正的意义就在于放松。今天社会上的人之所以活得痛苦,原因就在于我们太紧张、焦虑、不安、痛苦。所有这一切的一切,其根源是什么?根源其实就是执着,因为执着使人紧张不安,执着使人焦虑痛苦。禅就是一种放松,放松什么?放松我们的执着。

  当初我们很多人可能带着很多想法来到柏林寺,但修行非常重视的是要活在当下。所谓活在当下,就是观照你的每一个念头,就是自己看着自己而不是看别人。就像看电影一样,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的时候,也是在看电影,看我们自己的电影.当我们回光返照的时候,就会意识到我们的念头不绝如缕。如果我们保有智慧的观照:我们就不会随着念头跑。在生活禅曲里,有一首唱道:“临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这是临济禅师指导修行的一首非常著名的偈子。临流不止的是什么东西呢?如果我们回光返照,就会发现我们的念头像流水一样相续不断,念头中又时常波澜起伏。当我们没有修行的时候,意识不抓自己的妄想,就以为自己没什么妄想;当我们学佛修行之后,具有了一些回光返照的能力,马上就会意识到我们有很多妄想。有很多妄想也不要害怕,——“真照无边说似他”。我们保有智慧的观照,看着它,不要跟着它跑,就像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注意的是屏幕上的每一个画面,那么所谓禅的修行,就是保有智慧观照的当下的这一念,既不去想过去的事情,也不去想未来的事情。

  参方行脚是禅的修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古代的大德禅师都是生活在山林中,他们的生活非常简单,他们的修行也就在挑水、担柴、吃饭中,——“饥来吃饭困来眠”,一切现成的,但是也很难。《指月录》里有一位庞蕴居士,一家人在禅宗的修行上都取得大了成就,有一天,庞蕴谈自己修禅的体会,说:“难、难、难!十担油麻树上摊。”众生无始以来执着惯了,修行就是要摆脱这种执着的状态,把心从尘劳中收回来,这非常的难啊,就像要把油麻滩到树上去一样。这时,庞蕴的太太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因为修行所要修的一切都是现成的、甚至是无所不在的,所以修禅其实不是很难的事情,而且只要保有智慧的观照,当下去体认它,你就有可能开悟。这时,他的女儿又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所以禅的修行主要是在生活中。当然,今天的社会比起古代的杜会不知道复杂了多少倍,尤其是人际关系特别复杂。而要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保有一种单纯的心境是非常难的。因为修禅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自己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单纯。如果一个人修行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那么我敢保证这跟修行是不相应的。

  一个人在大自然中,就比较容易放松;而在人际关系中,就比较容易变得紧张。因为人在大自然中就会轻松自在,所以我们放松自己要多到大自然中去。我就住在一座山上,走到城里边,总觉得整个社会有一种很明显的燥动,而在山里边,就使人放松。所以我们营员们,要经常看看蓝天、看看自云、看看山、看看大海,可以开阔白己的心胸,可以放松自己。因为禅的修行就是使自己放松。我们行脚的意义也就是从这样一种放松中修行,放弃执着、放弃自我,放弃名利、地位、虚荣、我慢,把这些跟我们生命本来面目不相干的东西一点一点剥去,那么生命的本来面目,这种智慧的光明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如果在我们的生命里边,这些虚妄的东西越来越多,贪嗔痴越来越多。执着越来越多,我相越来越多,那么我们距离佛道就会越来越远。希望大家能共同勉励。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届:经典讲座(净慧法师)
下一篇:六届:遵规守戒,把修行落实在具体生活中(净慧法师)
 三届:学诚法师开示(学诚法师)
 十四届:禅宗法脉(衍真法师)
 四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
 八届: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净慧法师)
 九届:努力实现无悔的人生(蔡日新)
 三届:妙华法师珍重道别(妙华法师)
 十五届:授三皈五戒(明海法师)
 六届:佛法——心灵之路(圣凯法师)
 六届: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济群法师)
 十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十二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五节•世出世间孝之区别[栏目: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永不退票 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栏目:往事百语]
 佛堂讲话 第五辑 四、以坚持四种戒法,为入道根本[栏目:道源法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12讲[栏目:宗性法师]
 与心对话 第四章 反省 3 忏悔时要有依靠[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律宗大概(弘一法师)[栏目:律宗简介]
 素食主义(海涛法师)[栏目:学佛与吃素]
 一本仁慈,善待憎毁[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有些佛教徒认为吃肉是为了度牲畜?[栏目:素食主义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