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46

【五届】开营式上的讲话

净慧大和尚

  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营员:

  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今天正式拉开了帷幕。各位不辞辛劳,冒着炎天暑热,从四面八方云集赵州祖庭柏林禅寺,发心来参与、支持和随喜本次活动,为千年古刹增添了光彩和生机。我谨代表河北省佛教协会、柏林禅寺两序大众,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生活禅夏令营活动,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得到了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河北省委统战部以及赵县政府等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今年也不例外。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地连续举办,这同党的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分不开,同有关各级领导部门的热心关怀和支持分不开。在此,我谨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愿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愿各位领导身心安稳,前程无量!

  大家都知道,佛教产生于印度,迄今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到中国以后,很快就被中国本土文化所吸收,并成为灿烂的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它在塑造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维护国家稳定统一、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增进道德情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近百年来,佛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都呈现出一种衰落之势。是佛教本身过时了吗?不是的。佛教是佛陀所证得的关于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理,它亘古如斯,永远不会过时。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适应性。这一点可以从佛教的悠久历史、传播地域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它在西方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反响等方面得到证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佛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低落了呢?我想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广大佛教信众在理解和实践佛法的过程中,发生了偏差,导致了佛教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脱节。回顾一下中国佛教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接受佛法的过程中,因过分强调出世和死后解脱而偏离了中道,不知不觉地滑进了与现实社会相疏离的消极状态。其主要表现,如当年太虚大师所指出的:一是遁迹山林,自绝于人群,忽视了社会责任与义务;二是孜孜于死后解脱,热衷于度亡,忽视了现世,当下之解脱。这种状态极大地冲淡了佛教积极关怀社会人群的大乘菩萨精神,人为地拉大了佛教与现实社会的距离,削弱了佛教对现实生活的摄受力和教化力;给人一种印象,好像佛教是一种与现实人生无关、专为死后或死人服务的宗教似的。佛教给人的这种印象,老实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得到根本的扭转。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衰落,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很显然,要从根本上打破佛教目前所处的这种枯寂的状态,恢复其本有的生机,没有别的办法,必须首先把佛教从目前无根的状态拉回现实,还其生活的本来面目。赵朴老提倡 “ 人间佛教 ” ,强调佛教要以社会人生为本位,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高扬大乘菩萨精神,目的就是要重新把佛教拉回到现实生活当中。

  今天,我们提倡生活禅,也是为了顺应历史的呼唤,以求得佛教的全面振兴。我们把 “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 确立为生活禅的宗旨,目的是想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强调佛教要以社会人生为本位,以利他为途径,以解脱为归宿,提倡积极地关怀社会、人生和大众,积极地承担责任和义务,突出要 “ 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 这一修行理念。本次夏令营的主题之确立就是沿着上述思路而来的。

  本届夏令营得到了香港旭日集团和北京夏泽红、 曾京怡 居士等的大力资助。没有他们的慷慨布施,就没有我们今天大家济济一堂、同沾法喜的殊胜因缘。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他们事业恒昌,家庭幸福,福慧增长!

  七天的时间是很短的,而佛法中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所以希望大家要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因缘,认真参学,精进修行,不虚此行。

  河北近半个月以来,一直持续高温,加之柏林寺生活条件有限,希望各位营员既要照顾好自己,同时又要互相照顾。有什么困难,常住将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祝愿大家在这七天当中都过得欢欢喜喜。

  最后再一次祝各位身体健康,六时吉祥,福慧增长!

  阿弥陀佛!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五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刘进堂)
下一篇:五届:开营式上的讲话(静波法师)
 六届: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济群法师)
 十六届:认识虚云和尚——虚云和尚的生平及其启示(明尧)
 十八届:学习仪轨的意义(明海法师)
 十七届:在赵州塔前的开示(明海法师)
 十七届:普茶
 十四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张兴堂)
 八届:吴立民忆朴老(吴立民)
 十七届:行脚临济禅寺开示(明海法师)
 十七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夏泽红)
 十七届:为善最乐(李焯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Body as Practice[栏目:Plum Village·Mindfulness Practice]
 禅林风雨 23.附身与着魔[栏目:果煜法师]
 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达至幸福和得到之间的平衡?[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