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悲心的三种形式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7

悲心的三种形式

  这三种悲心是:缘对有情众生(所生起)的悲心、缘对正法(所生起)的悲心、无所缘对的悲心。

  《功德荟萃》第二十八则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又曾这样教诲说:

  就“悲心”而言,共有三种类型。

  接着,冈波巴大师又教诲说:

  这三种悲心是:缘对有情众生(所生起)的悲心、缘对正法(所生起)的悲心、无所缘对的悲心[旧译“生缘悲、法缘悲和无缘悲”]。

  1.所谓的“生缘悲”,是指由于不忍凡夫有情们的痛苦,为了利益他们,而希望自己觉悟成佛——这就是“生缘悲”;

  2.所谓的“法缘悲”,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萨,将能执之心、所执之境证悟为无别(之后的悲心境界);

  3.所谓的“无缘悲”,则是指成就正等圆觉、融入法身(之后的悲心境界)呀!

  以上所说的这些,当然只是经教中共通的讲法,就自己的觉受中生起的体验来而言:

  1.在初级入门这个阶段,为了利乐如母有情而修习的慈心和悲心,便是“生缘悲”;

  2.接下来,通过修习,当把一切“正世俗”[也可称为“真实的世俗”],确断为唯如幻化之后,而自忖:“一切诸法都是这样(犹如梦幻泡影)啊!而这些如母有情,却因未能如是知解,而盲目地执实、执相,他们真是可悲呐!”(这种缘于修习法行体验,而生起的由衷悲心,)便是“法缘悲”;

  3.再接下来,借由为利有情而欲成佛(的发心),而平等的处于“无住禅定”时,便是“无缘悲”呀!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先来修习悲心,而后再来修习空性,那么,“悲心”不是被丟在后面了吗?

  其实不然。

  这是因为,悲心、菩提心是“知性”,“能修空者”也是“知性”,所以,二者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呀!

  假如先修悲心而后修空,那么,这就叫做“悲心而具空性的心要”[有的译作“大悲空性藏”];反之,假如先修空性再修悲心,那么,这就叫做“空性而具悲心的心要”[有的译作“空性大悲藏”],由此可见,二者应该是无所不同的。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一辑·功德荟萃》第二十八则竟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散论
下一篇:略说“三士道”
 《珍珠之鬘》藏本序
 上师与弟子
 “四瑜伽”法
 简论心性
 慈心、悲心、菩提心
 大修行者的作略
 达波四法
 略说“三士道”
 心的真相
 冈波巴大师全集 简介 总目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二十二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内心如何断烦恼?[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前行讲记 第九十一讲 前行备忘录-寿命无常-思维各种喻意而修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六品 安忍[栏目:索达吉堪布]
 父母的钱偷不得[栏目:罗汉菜]
 维摩义记卷第四(末)[栏目:慧远大师]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H 第446经、448经(偈经):本经以偈颂的形式,对前经进行分别解说。[栏目:界定法师]
 您说山河大地皆露法王身,这是什么意思?[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慈悲药师放生长轨[栏目:药师佛·行法颂言]
 苹果酱[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