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4

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学问有世俗学问和佛法学问两种,前者如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学、社会、政治、经济等等学问,后者如内学三藏四续包括的佛教学问。

  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目的是遍知和利乐众生两条,遍知的目的是利众,广泛的利众需要遍知智慧。“遍知”就是无所不知,佛教事事讲因果,“遍知”也不例外,需要创造遍知的顺缘。

  遍知的顺缘是求知意志支配下的深入学习。不学无术,想得到遍知智慧是绝不可能的。

  因此,佛教十分重视学问,对学佛者来讲,外学即世俗学问和内学都很需要,自修自悟和利乐众生都离不开学问知识。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重”的说法,不是佛教的观点,不可轻信。

  但佛教所说的学问和世俗的学问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俗的学问指纯粹的知识,世俗的“学者”,就是纯知识性的学者,因此,不管人品德性,只要有知识就是“学者”。佛教从来反对那种脱离思想、行为的“口头学问”、“空谈学者”,要求学问见于言行。

  因此,佛教善知识从原则上讲都应有相应的德性和觉悟成就,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善知识”这个佛教中的概念和实际善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衡量善知识应从信仰、德性、学问全面衡量,不能只看表面的知识学问。

  成就指的是学佛人的修证成就,即戒、定、慧三学成就,菩提心成就,密法共不共成就等。

  佛教有成就的高僧密修士有学者型和瑜伽型两种类型,瑜伽型的成就者着重在内修,除了掌握与修持有关的知识而外很少关心其他知识,学者型成就者广学多闻,具有授徒弘法的条件。

  总之,学问和修证成就之间不能画等号。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修证成就高低的标志是什么?
下一篇:学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有人说,修禅和净土什么也不用学,就可以开悟、往生甚至成佛,这话对吗?..
 什么是菩提道?
 只使用手摇转经轮或电动转经轮能否圆满资粮?
 如何理解《金刚经》中“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佛教中说供水浅了、溢了等都要受不好的果报,为何会有这样的果报?..
 藏密中有“七日成就法”吗?
 没有道次第前面部分的禅修基础,重点修菩提心对吗?
 为什么修持密法前必须要接受灌顶?
 什么是“常见”?
 如何看待佛教中的净土思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经说约 第七卷照字集(陆西星)[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佛教戒律学 第十二章 规范会通论 第四节 从西方伦理学看佛教规范[栏目:佛教戒律学]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4.佛法的诞生[栏目:佛法基础]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栏目:日常的佛心]
 巧把尘劳作佛事[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送给孩子的六句真言[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伍先林)[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中观四百论讲记(七)[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6.谁该生气?[栏目:动物的故事]
 追思挚友话道老[栏目:白圣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