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9

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学问有世俗学问和佛法学问两种,前者如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学、社会、政治、经济等等学问,后者如内学三藏四续包括的佛教学问。

  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目的是遍知和利乐众生两条,遍知的目的是利众,广泛的利众需要遍知智慧。“遍知”就是无所不知,佛教事事讲因果,“遍知”也不例外,需要创造遍知的顺缘。

  遍知的顺缘是求知意志支配下的深入学习。不学无术,想得到遍知智慧是绝不可能的。

  因此,佛教十分重视学问,对学佛者来讲,外学即世俗学问和内学都很需要,自修自悟和利乐众生都离不开学问知识。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重”的说法,不是佛教的观点,不可轻信。

  但佛教所说的学问和世俗的学问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俗的学问指纯粹的知识,世俗的“学者”,就是纯知识性的学者,因此,不管人品德性,只要有知识就是“学者”。佛教从来反对那种脱离思想、行为的“口头学问”、“空谈学者”,要求学问见于言行。

  因此,佛教善知识从原则上讲都应有相应的德性和觉悟成就,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善知识”这个佛教中的概念和实际善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衡量善知识应从信仰、德性、学问全面衡量,不能只看表面的知识学问。

  成就指的是学佛人的修证成就,即戒、定、慧三学成就,菩提心成就,密法共不共成就等。

  佛教有成就的高僧密修士有学者型和瑜伽型两种类型,瑜伽型的成就者着重在内修,除了掌握与修持有关的知识而外很少关心其他知识,学者型成就者广学多闻,具有授徒弘法的条件。

  总之,学问和修证成就之间不能画等号。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修证成就高低的标志是什么?
下一篇:学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果有人遇到假上师,形成了师徒关系,将来如何对待这位上师?
 中观所说的“假名安立”如何理解?
 何谓业印,何谓智印?
 佛教如何看待环保?
 什么是“五浊”?
 有人说“即身成佛并非密法独擅之旨,乃《法华》、《华严》等经中要义”是这..
 为什么佛说了一生的法,反而说从未说法呢?
 有人说:“细菌是下等微生物”这话对吗?
 “修行开悟”的特征是看到“奇异的光”和听到“特殊的声音”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随缘得圆满 方便度家人[栏目:达真堪布]
 For the Happiness and Welfare of Many[栏目:S.N. Goenka]
 坚毅乐观 勇敢正义──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栏目:高僧传记]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观众生品第七 第三十二章 天与舍利弗论得不得[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14.做人的四句偈[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什么样的人才能学禅?[栏目:禅修·初学者问答]
 弥勒佛[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一五九、《大智度论》语录[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故道白云 18.晨星出来了[栏目:故道白云]
 六信[栏目:体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