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藏传系大多认为必须以广大的福德资粮作成佛之基石,在此基础上再深入究极,彻证深观,这种说法为何正确?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2

藏传系大多认为必须以广大的福德资粮作成佛之基石,在此基础上再深入究极,彻证深观,这种说法为何正确

  真假二谛,智慧方便二道,色法二身果是两两相对的,每一组法,都是统一的对立,互为前提,互相依靠,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能独立存在。

  那么小乘法不能成佛,大乘法能成佛的真正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很显然不在智慧,而在方便法。

  方便法指除智慧以外的一切善行,如起信、修慈悲心、发利众菩提心、修六度四摄等等。

  《现观庄严论》中说小乘罗汉入菩萨道,必须从大乘资粮道发心进入,无法从更高位进入,其主要原因是福德资粮不足,因而其开悟的程度也受福德资粮不足的影响而受到很大的限制。

  唯识派与自证派中观家认为小乘罗汉悟不到法无我,因此,悟不到性空。

  应承派中观家认为要彻悟人无我,必须首先悟到法无我(法指五蕴身)。既然证得罗汉位,就理应悟到法无我空性,但因其缺乏大乘无量方便法门,其悟性并不圆满。

  又如获得具足良缘的人身是修佛的基本条件,获得具足良缘的人身,获得生存、生活条件的前世因缘是守净戒、行施舍。

  人生无常,生命短促,若不修福德,甚至让恶业滋长,只修小乘似的空慧,假若在没有开悟前死去,下世连人身都得不到,还有开悟的机会吗?

  再从人道的角度讲,如果没有正发心,就入不了大乘菩萨道,如果真正生出以大悲心为基础的利众菩提心,把身边的众生视为堕入火海的父母亲人,放下火海的父母不救,心安理得,还能修到开悟吗?如果没有急切救度众生的菩萨心,光靠智慧永远也入不了菩萨道。

  再者,破二障也不能光靠智慧,要靠雄厚的福德资粮做后盾。智慧如钢刀,福德如持刀的大力士,若福德资粮不足,就像虚弱的病号,无力举刀,面对强大的烦恼敌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方便和智慧是体和用的关系,方便为体,智慧为用。方便生出智慧,智慧见于方便。离开智慧的方便善行如盲人骑瞎马,变不成解脱成佛的因缘。同样,离开方便善行的智慧如有眼无足之人,寸步难行,只能待在原地。

  这些都是藏传佛教根据了义经典,得出的正确结论。那种先修慧证得开悟,再修福德资粮的说法,是割裂智慧方便二道,轻视慈悲善行的一种错误观点,照此做下去,别说菩萨道,就连声闻缘觉道都无法进入。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学佛不需要学佛经”,“佛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下一篇:“学佛以心为本”的说法和“万法唯心”的说法,意思是否相同?
 时轮法的传承源流是怎么样的?
 什么是“道种智”?
 学佛的人如何对待社会职业?
 “烧供”是什么意思?
 如何看待佛教中的净土思想?
 什么是“断见”?
 有人认为“因明等形式逻辑其作用只能判别世俗谛范围的事物,不能论证中观深..
 密宗佛相具有什么特点?
 转“玛尼”经轮有什么作用?
 有人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证明电子是无处不在的?[栏目:高月明居士]
 十念法里面的饭前念,是否指盛饭后念,还是离吃饭时有一点距离?[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杀业最碍往生[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怎样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压力,获得幸福感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29 贫人烧粗褐衣[栏目:百喻经译]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八十六[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关于盘腿[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南北二宗论[栏目:佛教与绘画]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二课 佛教的标志[栏目:佛学启蒙]
 有关自力他力的妙喻[栏目:智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