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1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

  照这些人的说法,没有知识的人就不会有知识障(所知障)。

  弥勒大菩萨说:“不精通五明,虽然是大菩萨也成不了佛。”佛主张“无明”是苦根祸源。开发智慧、破除烦恼性无明和非烦恼性无明(所知障)就是彻底解脱、彻底自由。而开发智慧的途径是闻、思、修,即博学多闻、慎思明辨、反复实践。

  佛法中的术语、概念,虽然各派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在佛教内部,还是有比较统一的解释标准,否则,佛教内部就不会有共同语言。所知障、知识障、智慧障、理障都是翻译上的差别,其含义都一样,是指“非烦恼性无明”。

  非烦恼性无明很多,最典型的是“四不可知因”,即:

  (1)因时不可知。即过去的、未来的很多事无法知道。

  (2)因地不可知。即发生在别的地区、别的空间的事物不可知。

  (3)种多不可知。即事物种类很多,不可能全知。

  (4)细微不可知。即很多事物未显露的极细微性能、差别不可知。

  这四不可知因,都是不可知的客观原因。但“二障”中的知识障或者所知障,是指众生主观意识中的一种特殊障碍,是获得理全知(如理智)和事全知(如量智)的主要障碍。

  所以,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多”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下一篇:有人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会起什么作用呢”
 是否得到过金刚上师灌顶的都可以做上师?
 在高科技社会里,佛教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什么?
 有人说“宗教是盲目的信仰主义”这话对吗?
 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吗?
 “万法唯心”这种观点能说得通吗?
 为什么佛说了一生的法,反而说从未说法呢?
 有人说,修双运成就,必须开启中脉,如何开启中脉?
 汉传佛教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为什么说直接读原经典容易误解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灵十境·第七地 远行地[栏目:证严法师]
 十二缘起法的南传上座部的解释[栏目:法增法师]
 论即身成佛[栏目:太虚法师]
 藏中狭却巴说:“若如月称所说,空性无自性...”此种说法,是否应理?[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第十一 希望品[栏目:增支部二集]
 内观禅修手册 5-2 阿姜达磨多罗的开示[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49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禅的心要[栏目:禅话禅画]
 往好处想[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三 正念观心 练习15 慈观[栏目: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