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0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

  照这些人的说法,没有知识的人就不会有知识障(所知障)。

  弥勒大菩萨说:“不精通五明,虽然是大菩萨也成不了佛。”佛主张“无明”是苦根祸源。开发智慧、破除烦恼性无明和非烦恼性无明(所知障)就是彻底解脱、彻底自由。而开发智慧的途径是闻、思、修,即博学多闻、慎思明辨、反复实践。

  佛法中的术语、概念,虽然各派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在佛教内部,还是有比较统一的解释标准,否则,佛教内部就不会有共同语言。所知障、知识障、智慧障、理障都是翻译上的差别,其含义都一样,是指“非烦恼性无明”。

  非烦恼性无明很多,最典型的是“四不可知因”,即:

  (1)因时不可知。即过去的、未来的很多事无法知道。

  (2)因地不可知。即发生在别的地区、别的空间的事物不可知。

  (3)种多不可知。即事物种类很多,不可能全知。

  (4)细微不可知。即很多事物未显露的极细微性能、差别不可知。

  这四不可知因,都是不可知的客观原因。但“二障”中的知识障或者所知障,是指众生主观意识中的一种特殊障碍,是获得理全知(如理智)和事全知(如量智)的主要障碍。

  所以,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多”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下一篇:有人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会起什么作用呢”
 凡上师的话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吗?
 有人说,修禅和净土什么也不用学,就可以开悟、往生甚至成佛,这话对吗?..
 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一回事吗?
 究竟何法是成佛之法?
 学习藏传佛教应从何处入手?
 没有道次第前面部分的禅修基础,重点修菩提心对吗?
 为什么说密法比佛还珍贵、难遇?
 依止了多个不同教派的上师后,修法和闻思时,应怎样安排为宜?
 是否可以安排一份功课日程表让大家修习佛法?
 佛教智慧的产生跟定没有什么关系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与心对话 第八章 禅定 6 禅定的最佳环境[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答白慧问[栏目:太虚法师]
 朋友请吃饭时要点杀...我该怎么办? 吃素的人可否食用鸡蛋和牛奶?[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忧民之所忧 乐民之所乐──香港政改咨询的思考[栏目:宽运法师]
 滋养根柢[栏目:菩提长老]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三十五 不蓄金银珍宝钱财 离诸不善悔[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说一切实有[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四十四世 永明延寿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相应74经 舍断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