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4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

  照这些人的说法,没有知识的人就不会有知识障(所知障)。

  弥勒大菩萨说:“不精通五明,虽然是大菩萨也成不了佛。”佛主张“无明”是苦根祸源。开发智慧、破除烦恼性无明和非烦恼性无明(所知障)就是彻底解脱、彻底自由。而开发智慧的途径是闻、思、修,即博学多闻、慎思明辨、反复实践。

  佛法中的术语、概念,虽然各派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在佛教内部,还是有比较统一的解释标准,否则,佛教内部就不会有共同语言。所知障、知识障、智慧障、理障都是翻译上的差别,其含义都一样,是指“非烦恼性无明”。

  非烦恼性无明很多,最典型的是“四不可知因”,即:

  (1)因时不可知。即过去的、未来的很多事无法知道。

  (2)因地不可知。即发生在别的地区、别的空间的事物不可知。

  (3)种多不可知。即事物种类很多,不可能全知。

  (4)细微不可知。即很多事物未显露的极细微性能、差别不可知。

  这四不可知因,都是不可知的客观原因。但“二障”中的知识障或者所知障,是指众生主观意识中的一种特殊障碍,是获得理全知(如理智)和事全知(如量智)的主要障碍。

  所以,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多”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下一篇:有人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会起什么作用呢”
 大乘显宗有单独的修行法吗?
 若有许多上师,不同的上师传不同的法,在这种情况下观修本尊法时如何观?..
 佛教徒向佛菩萨做水供有什么意义?
 修持时轮法需要守持什么戒律?
 汉传佛教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何谓业印,何谓智印?
 在家弟子如何修持佛法?
 佛教中的“金刚”是什么意思?
 在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
 有人说“藏传佛教格西学位是花钱买来的,不是靠学习成就取得的”这种说法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学院校成立宗教学院[栏目:明日的佛教]
 相应40经 梵行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76 不辱国体[栏目:大机大用]
 知恩就是智慧[栏目:仁焕法师]
 把握佛教本质是契理契机的前提”——也谈“人间佛教”(王颂)[栏目:人间佛教]
 发愿放生 瘫病好了[栏目:放生感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