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5

有人说佛是不分善恶、没有分别见的,这话对吗

  这种说法不对。佛是遍知者,事物的全体包括胜义谛和世俗谛,遍知的意思就是完全可以见到事物的二谛。而认识事谛必须要有分别见,假如佛没有分别见,就等于说佛不懂得事谛,也就是说佛只懂得事物的一半。

  什么叫作分别?很多人概念不清。“分别”就是第六意识的思维活动。我们的五官是无分别的,如眼、耳等见到色相、听到声音都是现观无分别的东西,要认识事物就必须通过第六意识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比如说“这是朵红牡丹花”,对颜色的知觉乃至对这朵花的认知,眼睛本身是办不到的,是意识的作用,依靠经验回忆、分析推理等对事物进行鉴别。

  人的智慧不是现观,完全是分别见,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到佛地的时候,对于法性的认知变成现观,而对于法相的认知则是分别观,也称妙观察智。思维运载的工具是语言,包括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佛说法的时候也是用这两种语言,佛经也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下来的。

  所以,把所有分别智一律破除,是非常错误的,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比如,佛见到一个人,这人是男是女?叫什么名字?穿的什么衣服?佛会分辨清楚的。假如连这点分别能力都没有的话,那是一种愚昧无知。但佛是遍知者,这在大乘佛教中没有丝毫的异议,除非否认佛是遍知者,否则就不能否认佛的抉择、妙观察智或者说分别见。

  因此,必须承认佛有分别见。把佛菩萨的一切知见统统说成“无分别见”,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若逻辑上讲不通,怎能说它正确合理?把佛教理论全部纳入合乎逻辑的理性轨道,这是宗喀巴大师学派的特点。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话对吗?
下一篇: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有人说“佛教弟子以与人不争为美德”所以不应该争辩,这话对吗?
 因明学在“十明”中单独列为一门学科,但是为何藏传佛教要将因明列为内学五..
 修持时轮法需要守持什么戒律?
 佛教的出世思想是消极的厌世思想吗?
 有人说“烦恼是菩提”,“烦恼是佛法”。此话有道理吗?
 什么是八小成就和八大成就?
 佛教既然否认第一因,为什么密法里面有“本初佛”的概念呢?
 汉传佛教的性、相二宗等同于藏传佛教的深观、广行二大车轨吗?
 有人说“阅经不应深究经义”此说有道理吗?
 在高科技社会里,佛教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开佛知见-如何闻思修[栏目:慧门禅师]
 天台宗通教的意义(静权)[栏目:天台宗文集]
 初探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田学建)[栏目:少林功夫文化研究]
 No Ajahn Chah《183》[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八卷[栏目:净界法师]
 略述巨赞法师的空有观——空有问题新议[栏目:胡晓光教授]
 乱伦的悲剧[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在史蒂文森教授的1700多个案例中,只有二三十个案例是动物转世,没有天人、阿修罗或其他道的转世。这是..[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性与宗教 Sex and Religion[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名色[栏目:印良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