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返回 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8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所有这些不同的情绪及其结果,都来自于错误的理解,而这个误解来自一个源头,也就是所有无明的根源——执著于自我。
  自我只是另一个误解。当我们看着自己的身体(色)、感受(受)、想法(想)、行为(行)和意识(识)的时候,我们通常制造出一种自我的概念。人们受制约,把这种概念视为恒常而且真实的。举起手来,我们认为我就是这个形体。我们认为我拥有这个形体,这是我的身体。我们认为,形体就是我,我很高。我们指着自己的胸膛,认为我住在这个形体之中。我们对于感受、觉知和行为也这么想。我有感受,我是我的觉知……,但是悉达多了悟到,不论是在身体里或外,都找不到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足以被称为自我。如同火圈的视觉错幻一般,自我也是虚幻的。它是谬误的;基本上错误,而究竟上不存在。但是如同我们会被火圈所迷惑一般,我们也全都被自我所迷惑了。执著于谬误的自我,是无明的荒谬行为。它不断地制造更多的无明,导致了各种痛苦和失望。
  当悉达多发现没有自我,他也发现没有根本存在的邪恶,而只有无明。他特别地深思无明如何创造出“自我”的标签,将它附着于完全没有根基的和合现象上,加以重要性,然后拼命地去保护它。他发现,这个无明直接导致痛苦和伤害。
  无明单纯的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得不完整。所有这些形式的无明,都导致误解和误判,高估和低估。假设你正在寻找一个朋友,忽然看到他在远方的田野中。一走近,却发现你误把一个稻草人当做是他了。你一定会感到失望。这并非有个恶作剧的稻草人或你的朋友试图偷偷误导你,而是你自己的无明背叛了你。任何源自无明所做的行为,都是冒险。我们在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行动,就不会有信心。我们根本的不安全感因此而生起,创造出所有这些有名或无名、已知或未知的各种情绪。
  我们自己以为可以爬到阶梯的顶端,或自以为搭乘的飞机即将顺利起飞而且会平安抵达,唯一理由是我们在享受着无明的喜乐。但是这不会长久,因为无明的喜乐只不过是不断高估对自己有利的可能性,以及低估障碍而已。当然,因缘会和合,事情会如愿发生,但是我们却把这种成功视为理所当然。我们把它当做证据,认为事情就该如此,认为我们的假设是有根据的。然而,这样的假设只不过是喂养误解的食物。每一次我们做出一个假设——举例来说,我们认为了解自己的配偶——我们就会像打开伤口一般地暴露自己。任何时刻,可能会推翻我们假设的无数个状况之一会突然出现,在那上面洒盐,使我们退缩哭嚎。


{返回 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习气:自我的盟友
下一篇:无法计数的各种情绪
 然而我们仍然忽略它
 佛陀的发现
 出离中的丰富
 实相:不是寓言,不是魔术,不会致命
 正见 第三章:一切是空
 无法计数的各种情绪
 我们有限的逻辑
 领带与情绪的圈套
 婴儿摇鼓及其它分心物
 情人眼里出西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很多师兄都不要养动物,因为怕下辈子会影响他投胎做畜生道![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地藏本愿经讲记 地狱名号品第五[栏目:圣一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四○)[栏目:杂阿含经]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二课 佛教的标志[栏目:佛学启蒙]
 觉者的生涯 第七章 我战胜了一切欲望、激情和懒惰,所以我的生活轻松得如同绒丝。[栏目:觉者的生涯]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要做「修行者」,还是「被度的众生」?[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一[栏目: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佛教中讲的“皈依”是什么意思?[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四)[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