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返回 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8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业这个概念,无可否认地是佛教的商标,它也包含在这四个真谛之中。当因缘和合而且没有障碍时,结果就会出现,结果就是业。业是由意识(心或自我)所集合而成的。如果这个自我因贪爱或瞋恨而行动,就会产生恶业;如果念头或行为的动机是基于慈爱、忍耐和希望他人快乐的原因,就会产生善业。然而,动机、行为和业果本质上皆是如梦如幻的。超越业报,不论是善是恶,就是涅槃。任何不是根基于这四种见地的所谓善行,都只是正义(Righteousness)而已,它不是悉达多的究竟之道。即使你能喂饱全世界所有饥饿的众生,但是如果你全无这四种见地,那么它只是一个善行,而非通往证悟之道。事实上,它可能会是一个设计用来豢养和支撑自我的正义之行。
  由于这四种真谛,佛教徒可以经由忏悔而修持净化。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脆弱或有罪而气馁,认为罪恶一直阻碍着他的证悟,那么他可以宽心——了解罪恶是和合的,因此它必定是无常而可净化的。在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觉得能力或功德不足,他也可以宽心——知道功德可经行善而累积,功德不足是无常的,因此也可以改变。
  佛教徒实践非暴力,并非只是微笑退缩或温驯体贴而已。暴力的基本原因来自于执著极端的想法,例如公平或道德。这种执著通常来自于采取二元见地的习惯,例如善与恶、美与丑、道德与不道德等。个人僵化的自我正义感占据了所有的空间,以致于容不下对他人的同情心,理智因而丧失。如果能了解所有这些见地或价值观,以及鼓吹它们的人都是和合而且无常的,就能防止暴力。当你没有我执、不攀缘自我,就完全没有理由使用暴力。如果能了解到敌人是被他们自己的无明和瞋恨等强大的影响力所控制,知道他们是陷于习气之中而无法自拔,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原谅他们令人愤怒的行为。相同的,如果有精神患者侮辱你,你不会有理由生气。如果我们能够超越相信二元现象的极端,就能超越暴力之因。 


{返回 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下一篇: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习气:自我的盟友
 正见——佛陀的证悟 简介 目录
 抓住空性
 修持祥和
 正见 第一章:造作与无常
 快乐的陷阱
 《正见》自序:又是一本介绍佛教的书
 然而我们仍然忽略它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分逻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念不生谓之诚[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福慧功德的方法[栏目:达真堪布]
 无门直指 第四节 在什麽处[栏目:程叔彪居士]
 参禅法要 三、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四八○ 阿吉提婆罗门本生谭[栏目:第十三篇]
 《人菩萨行的历史足履》自序[栏目:昭慧法师]
 23.六天变六年[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安住真实 如是我修[栏目:传喜法师]
 南传菩萨道 下 第一章:布施波罗蜜[栏目:明昆长老]
 阿秋法王开示节选[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