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返回 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12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业这个概念,无可否认地是佛教的商标,它也包含在这四个真谛之中。当因缘和合而且没有障碍时,结果就会出现,结果就是业。业是由意识(心或自我)所集合而成的。如果这个自我因贪爱或瞋恨而行动,就会产生恶业;如果念头或行为的动机是基于慈爱、忍耐和希望他人快乐的原因,就会产生善业。然而,动机、行为和业果本质上皆是如梦如幻的。超越业报,不论是善是恶,就是涅槃。任何不是根基于这四种见地的所谓善行,都只是正义(Righteousness)而已,它不是悉达多的究竟之道。即使你能喂饱全世界所有饥饿的众生,但是如果你全无这四种见地,那么它只是一个善行,而非通往证悟之道。事实上,它可能会是一个设计用来豢养和支撑自我的正义之行。
  由于这四种真谛,佛教徒可以经由忏悔而修持净化。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脆弱或有罪而气馁,认为罪恶一直阻碍着他的证悟,那么他可以宽心——了解罪恶是和合的,因此它必定是无常而可净化的。在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觉得能力或功德不足,他也可以宽心——知道功德可经行善而累积,功德不足是无常的,因此也可以改变。
  佛教徒实践非暴力,并非只是微笑退缩或温驯体贴而已。暴力的基本原因来自于执著极端的想法,例如公平或道德。这种执著通常来自于采取二元见地的习惯,例如善与恶、美与丑、道德与不道德等。个人僵化的自我正义感占据了所有的空间,以致于容不下对他人的同情心,理智因而丧失。如果能了解所有这些见地或价值观,以及鼓吹它们的人都是和合而且无常的,就能防止暴力。当你没有我执、不攀缘自我,就完全没有理由使用暴力。如果能了解到敌人是被他们自己的无明和瞋恨等强大的影响力所控制,知道他们是陷于习气之中而无法自拔,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原谅他们令人愤怒的行为。相同的,如果有精神患者侮辱你,你不会有理由生气。如果我们能够超越相信二元现象的极端,就能超越暴力之因。 


{返回 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下一篇: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正见 第一章:造作与无常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相对真理:有“某种程度”的存在
 个人快乐的定义
 明了的利益:续集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天堂:终极的假期?
 是你的执著困住了你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栏目:净慧法师]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只是一种转念[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什么是“三障、三途、八难”?[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今天有正常的共修,但是又有发心工作,请问如何处理比较合适?[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为什么不能轻易谈论众生的过失?[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醒世诗词选[栏目:于凌波居士]
 临行前,师叔给我一样东西[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心尖上的腊八粥(刘长虹)[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福德日记4月25日─成为修行勇士[栏目:福德日记]
 见解是否增上的判断标准[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