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玄奘精神 第29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8)
 
{返回 玄奘精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86


  王祥不但热爱家乡敦煌,要为家乡招揽人才,而且胆子也很大,私放偷渡者不说,还把边关秘道告诉了他,如果这件事被发觉追究起来,他就是玄奘的同谋。从尽忠职守的角度来看,王祥跟李昌一样都是彻彻底底的渎职;但是从助人为乐的角度看,他们又是把好事做到了家。

  可以想象,玄奘当时对王祥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史料也记载二人"泣拜而别"。

  离开第一烽后,玄奘继续往西走,在次日入夜时分到达第四烽(今甘肃安西大泉)。对一般人来说,有了王祥的关照,加上赶了一天一夜的路,到了第四烽后肯定是迫不及待的去找王伯陇。但是玄奘没有这么做,玄奘又犯"倔"了:

  首先,他不敢肯定王伯陇是什么样的人,万一"投奔"不成,或者还没见到王伯陇就因冒失上前而被射杀,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玄奘还是采用更为稳妥的老办法--先取水,能不惊动守军,就悄悄的走;

  其次,玄奘始终不愿靠别人的帮助来渡过难关,一个倔强的人,总是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瓜州通往伊吾的这条莫贺延碛荒漠大道上,水源就是一切:官道紧埃水源,负责把守官道的五烽更是直接修在了水源旁边;控制住水源,就等于控制住了进出国境的咽喉。不过当玄奘再次前去取水的时候,迎接他的又是守关将士的飞箭。

  万般无奈下,玄奘只好牵着马去找王伯陇。王伯陇没有王祥那么多心思,一听说玄奘是亲戚王祥"托付"来的,加上自己又信佛,便非常高兴的留玄奘休息了一晚上,给了他很多干粮和一匹马,外加一个大皮囊。有了这个大皮囊装水,玄奘就能在戈壁荒漠中坚持更长时间。此外,王伯陇还告诉玄奘:

  "师不须向第五烽。彼人疏率,恐生异图。可于此去百里许,有野马泉,更取水。"

  意思是说,法师您就不要去第五烽了,守卫第五烽的那个校尉性子粗俗,您到了那里,没准他会有什么别的想法。您直接从第四烽出发,走百余里路,那里有个野马泉,您可以到那里去取水。

  就这样,玄奘平安通过第四烽,顺着王伯陇的指点前去寻找野马泉。

  那么,野马泉究竟在哪里呢?

  据考证,五烽中的第五烽,也就是唐初西北边防的最外围据点,正是今天甘肃安西马莲井。马莲井位于大泉(第四烽)东北,往西北过星星峡便进入新疆哈密(伊吾国)境内,因此,王伯陇要玄奘避开第五烽,从大唐边地不设防的第四烽到伊吾边界最近的路线走,同时还必须有水源(野马泉),第五烽又在北偏东方向等条件分析,野马泉必定在官道以西。考虑到野马泉还应该与伊吾国边境相去不远,所以野马泉的具体位置应该在第四烽西北。所以,玄奘离开第四烽后,是向西北方向走了一百多里。

  从实际交通状况看,大泉向西北的确有一条路可供人马通行,直达甘肃新疆交界处的红柳河,路程也正好是"百里许"。另外,红柳河为山间季节性河流,虽然经常断流,但泉水众多,王伯陇所说野马泉也许就是红柳河附近诸多泉眼之一。按王伯陇的想法,玄奘可以在野马泉取水饮用,然后往西进入伊吾国境。

  因此,玄奘在河西走廊、也就是瓜州境内的行程大致如下:

  第一日夜,从瓜州起程,傍官道之东向北,在唐玉门关以东十里许渡过葫芦河。遇险,石盘陀离去;

  第二日晨,出常乐山西北行(西多,北少),戈壁途中惊见幻景,晚上抵达第一烽(白虎关);

  第三日晨,离开第一烽,依官道西侧北行,绕过第二烽、第三烽,取近道向第四烽(大泉);

  第四日夜,到达第四烽。王伯陇指点可以绕开第五烽(马莲井),经西北由野马泉(红柳河某泉眼)进入伊吾国境;

  第五日晨,从第四烽出发,寻找野马泉。

  然而很不幸的是,在这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上,玄奘迷路了,没有按计划找到野马泉。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玄奘的西行之路也几乎因此夭折……

 


{返回 玄奘精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玄奘精神 第30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1)
下一篇:玄奘精神 第28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7)
 玄奘精神 第14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7)
 玄奘精神 第29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8)
 玄奘精神 第32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3)
 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玄奘精神 第41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5)
 玄奘精神 第12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5)
 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玄奘精神 第55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5)
 玄奘精神 第21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7)..
 玄奘精神 第18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陀规定犯了什么戒条,就要惩罚多少多少劫,请问这该怎么理解?[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宗教信仰不等于科学——从佛法与科学的关系谈起(李向平)[栏目:佛教与科学]
 大乘中观释论卷第七[栏目:安慧论师]
 略讲“心净国土净”之理。[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大方广圆觉经 第十三集[栏目:净空法师]
 是否存在能确保自己不堕恶趣的殊胜法门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戴立勇博士《现代性与中国宗教》[栏目:韩焕忠博士]
 阿含的政治观(杨惠南)[栏目:其它]
 舍,是买富卖贫[栏目:卢志丹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