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内心太沉昏沉,怎么办呢?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7

问:有时候自己的昏沉实在太沉重了,连剖析调伏妄念的力量都提不起来,但是放弃的话又随顺烦恼,此时该怎么办呢?

答:在修行过程中所运用的修行方法,除了本身按照佛教的方式调伏自心的昏沉掉举以外,还需要创造良好的外缘,作为修行的辅助。

第一,晚饭少吃一点。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示现涅槃以前一直过午不食,一方面作为我们的导师,为我们做出严持别解脱戒的榜样;另一方面,喇嘛谦虚地表示,是为了避免早起昏沉。作为大圆满持明成就者的喇嘛仁波切,早已彻证与佛无二的见解,昏沉掉举等一切显现均为本体之庄严,如此示现,无非是让我们了知,晚上进食太多会导致第二天早起的昏沉。因此,作为修行者,我们平常晚上可以少吃点,甚至不吃饭。

第二,调整自己打坐的外缘。比如所坐的的垫子不宜太软,上面盖的衣服不宜太舒适,房间不宜太暖和,身体应该坐直不宜塌腰含胸,打坐的时候不应背靠靠垫等等。这些外缘都很重要,要根据自己平常打坐的昏沉和掉举程度来不断调整。

回顾历代高僧大德的精进修法历程,他们也并不是仅仅依靠一种正念就能调伏自己的内心,也借助了很多外缘方便道。

以前囊加活佛的父亲翁知青美多吉小时候闭关期间,从河边找了很多圆圆的石头,组成一个垫子形状,上面再铺一点点草,坐在上面禅修,依靠这种方式断绝昏沉。又如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大瑜伽士龙萨娘波尊者,把头发吊到树上,如汉地的“头悬梁,锥刺股”般来断绝昏沉,精进修法。还有高僧大德坐在木棍上打坐,若稍不注意就会从上面掉下来,以此来断绝昏沉。因此在修行中,正念固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外缘也是不可忽视的。

无垢光尊者曾经说过:“如今时代,若趋入修法伊始即衣食无忧,何堪苦修成就?”智悲光尊者也说:“修行人如若丰衣足食、住处舒适、施主贤善等样样具足,则正法未成魔已成。”我们纵观历代高僧大德的修行历程,都是进入苦行道而最终获得成就的,因此,修行期间吃一点苦,我觉得还是非常必要的。

往昔我初次开始接触佛法期间,吃的也非常糟糕,曾经跟狗一起吃过两个月的饭,穿的就更不用谈了,但是那时修法却很精进。不需要自己刻意去观想,出离心、信心等自然就会在内心生起,感受深刻。后期条件稍好一点的时候,尤其和汉地居士一接触,好吃的、好穿的来了,但昏沉、掉举、散乱也全都来了。

因此我们在家打坐的时候,应该善巧调整外缘和内缘,仅仅依靠一种是不圆满的。特别是初学者,当正念的力量还不充足的时候,外缘的苦行是必须的。这非常重要。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己有数位上师,座上是否应逐一观想?初学者应如何观想皈依境?
下一篇:无论我怎么做,过去的烦恼都一直萦绕心间,要怎么做才能忘记过去的烦恼呢?
 什么是善?
 为什么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唯一对境?
 一般来说,有相止需要修行多长时间方能进入无相止?
 有时想到上师对我说的几句话或是一个微笑,心里会特别温暖。请问此时我是否..
 有同修认为修行上师瑜伽则不需要修加行,某位导师又开示:要进入密宗则必须..
 初学者应如何观想皈依境?皈依境在自己面前的距离多远?多高?多大?..
 受持皈依戒后,我们发下了怎样的誓愿?准备如何行持并实现自己的誓愿?..
 请说明下士道的皈依意乐、皈依时间及对境?
 什么是强制往生法?没见过上师的人是否可以修?
 如果您观修四厌离法后,相续中仍然生不起出离心,该如何调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莲子的心[栏目:日常的佛心]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责任[栏目:竺摩法师]
 第一章 总论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栏目:佛教的法器]
 大隐隐于市:天台佛法与“都市佛教”[栏目:陈坚教授]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九卷)[栏目:净空法师]
 漫谈《信心铭》 第七讲、在生死海中超越生死迷梦[栏目:冯学成居士]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佛教杂联集萃[栏目:佛教楹联集]
 第十一 比伽达以品[栏目:譬喻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