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当前佛教慈善实践刍议(肖占军)
 
{返回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19

当前佛教慈善实践刍议

肖占军

佛教所讲的慈善不仅仅局限于慈善慈悲的心理和言行,更重要的是其推行菩萨道的精神,为促进社会发展和世界和平做出不懈的努力。佛教一直遵守着慈悲济世的理念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中国佛教慈善事业有悠久的传统。中国佛教本着慈悲普度的情怀,佛子在处,必兴慈善;佛寺在处,必兴慈善。

一、古代佛教慈善理念的发展

佛教自从在古印度诞生之日起,其慈悲的理念就已成为每一个佛教徒所遵循的基本宗旨。

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自我完善,并积极地吸取其他宗派的文化。例如,传统儒家的入世出世观念和道教的劝善去恶思想等。就佛教教义中的因果观念、福田观念、慈悲观念、报恩思想等来说,对开展公益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现代佛教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1978年改革开放,国家的各项事业逐步恢复,宗教政策相继落实,佛教慈善工作也随着开展,并在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1994年,在妙湛老和尚的倡导下,“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成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由寺院创办的佛教慈善基金会。此后,其它寺院相继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或者佛教慈善团体。佛教慈善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对社会困难群体实施救助,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各地佛教机构通过各种形式的捐助,向灾区捐助了近四亿的物资。河北省佛教协会运送的救灾物资在灾后第四天就抵达灾区,是最早介入抢险救灾的慈善组织之一。2007年河北省佛教协会与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共同举办了“爱与心相连大型慈善晚会”,在晚会当天就筹措了2600多万元的善款,并救治了1000多名家庭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09年河北省佛教协会在河北省民宗厅的支持下向全省开放寺院发出了“百寺帮百村”的慈善活动倡议,动员全省开放寺院组织当地信众为驻地村镇办实事,近三年来,河北省佛教界为改善村容村貌,打井、修路、扶贫助困、改善饮水条件等民生工程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受到了群众拥护和政府的认可。

创立于2010年的中国佛教慈善网,从当年开始,就在河北省境内境内救助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慈善网走进偏远山区的家庭,了解每一个患儿的情况,让每一笔善款在第一时间用于救助这些心脏病患儿。目前,已经救助了近一百名家庭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河北省佛教协会倡导下,于1995年成立的弘德家园从创办以来至今,已经累计救助贫困孤儿、贫困失学儿童200余人。对于家庭贫困的失学儿童,弘德家园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医疗保险、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费用,孩子们集中居住管理,就近入学。江西省的东林寺开创了第一个佛教性质的“东林慈善门诊部”。“门诊部”以发扬佛教慈悲利世精神为宗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行为指导,以无畏布施为方便进行诊病施药,解决老百姓现实生活困难,建立与社会群众沟通交流平台。

全国各地的佛教组织相继成立慈善功德会、佛教慈善基金会,坚持全面发动、各方筹集、重点募捐、自愿捐赠的原则,充分发挥佛教慈悲济世、乐善好施的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募捐活动。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就募集善款逾亿。佛教积极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慈善活动,投入善款用于实施福利设施、复明、助行、助学、解困、赈灾救灾等慈善项目。这些都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教慈善组织已迅速成为我国民间组织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佛教慈善事业也日益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三、当前佛教界开展慈善活动的困境以及解决对策

国内的慈善事业起步较晚,佛教界创办的各种慈善事业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有规模的体系,就其发展而言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

第一,资金匮乏、缺少具备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佛教界开展各项慈善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多为各方捐助,以寺院为单位开展各项公益事业。但当前国内大部分寺院除了少数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寺院可以获得国家拨款之外,其它寺院都是自筹资金组建的。其日常的开销多为十方善信或者游客的捐赠,其收入具有不稳定性。除了负担本寺院日常开销外,再进行公益活动,不能保证公益活动开展的稳定性。此外,在佛教界组织各项公益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工作人员是寺院的常住或者义工,其本身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在以往的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各级佛教协会还没有把佛教慈善工作纳为中心工作,还没有统筹已有的佛教慈善资源并建立专门的组织。

第二,没有专门的工作部门和规章制度。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其活动和机构设置主要以宗教的教义来设置,这不同于具有其他职能的部门。寺院有自己的领导组织机构,其主要工作是为了保证寺院之内的宗教活动顺利进行。寺院内部很少有专门对外的慈善机构,这促使很多寺院在对外开展慈善工作中不能很好的统筹资源,在各项组织工作中缺乏统一性,也没有专门的工作程序。例如,善款该如何保管和发放,在救助过程中组员如何组织等。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一〉,开展多渠道的资金筹措,建立专门的人才储备库,开展培训。

通过多种经营来扩大增加资金来源。早在唐朝时期指定的《百丈清规》曾指出:僧众应饮食随宜,务于勤俭,全体僧人均须参加劳动,“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寺院的开支不能仅仅依靠十方的供养,要想更好的开展慈善活动,就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1)在2007年,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受河北省红十字会的邀请,开展了“救助河北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活动”。柏林寺通过定制和发售特质纪念品的方式来筹集善款,所得资金百万余元。

(2)建立专门的人才储备库,邀请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作指导。各个寺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专门的人才储备库,广泛征集有特长或者具有一定专业的信众。并为这些人员建立电子档案,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通过电子档案找到相应的人员。邀请具有慈善工作经验的人士,定期对寺院负责慈善工作的法师和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二〉,建立健全佛教界统一的慈善工作机构。

针对当前各个地区的佛教组织工作没有统一标准的状况,按照中国佛教协会章程规定,充分发挥好中国佛教慈善公益委员会的指导工作,并将其延伸到各级佛教慈善组织。各寺院也要积极配合各级佛教慈善组织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素质的义工团队,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慈善资源合理配置。

四、新型的慈善理念

一直以来,佛教通过各种形式来向大众传递慈悲喜舍的理念。古往今来的高僧通过著书立说来向大众宣扬善言善行,通过发放各种结缘书籍和对民众讲课的方式传播佛陀慈悲的理念。而对于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仅仅依靠结缘书籍或者是开设专讲慈善的课堂不能满足当前大众的需求。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佛教的慈悲理念更多的是落实在救苦救难、抚孤恤寡、修桥补路、赈灾济困等方面。而在现代社会里,佛教的社会功能则更多地体现于通过多种渠道诠释佛教慈悲的理念。

1、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慈善理念

现在很多佛教组织在自己的网站上设有专门的慈善专栏,在第一时间采集并发送救助贫困的信息。例如,中国佛教网的慈善板块设置了24小时热线服务,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在第一时间获得救助和捐助信息,这样不仅提高了慈善工作的效率,还增加了大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通过手机平台来宣传慈善理念也成为当前宣传慈善理念的新趋势,如湖北省黄梅四祖寺每日通过网络将慈善短信发送到定制的用户手机上,使每个用户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习善言善行,不仅有利于受众慈善理念的培养,而且也节省了人力物力。

2、通过开发以佛教慈悲理念为主题的游戏软件,培养青少年慈悲心。

佛教的济世救人应不仅只体现在救人于危难中,更多的应该侧重于培养人的慈悲理念,而培养青少年的慈悲理念尤为重要。开发佛教游戏软件,可以用上一些著名的佛教典籍。例如,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将故事情节设计成主人公救助母亲的游戏,在故事中突出亲孝的理念。以往游戏构思都是通过打斗的场景来完成,佛教游戏则可以通过人物完成行善等任务才能晋级,并且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奖励,然后用积分换取虚拟货币,通过这些货币可以在指定机构换取精致的佛像、念珠等礼品,利用这种形式来传播佛教的慈悲观念,更利于青少年接受。同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佛教的知识。

3、采取帮扶和培训相结合的双效方式帮助弱势群体

一直以来,佛教在各项慈善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抗震救灾的捐助,还是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佛教界都在身体力行。然而,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受助的群体仅仅是一小部分,然而面对大量的贫困群体,应该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可以建立救助人群网络扶助系统,通过系统将认为合适的人员筛选出来,并建立档案库找到匹配的救助资源对人员救助。 

总之,慈善不仅仅要有慈悲的理念,还要立足于实践。净慧长老曾提出,要落实生活禅,做一名称职的佛教工作者,要立足于当下,把佛教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起来。不能仅仅依靠佛教自身的力量去力行善事,也不要因为做过一些善行就固步自封,要从点滴做起,以点到面,联系各地善众,把慈善的观念传播下去。


{返回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浅谈佛教寺院对古籍的保护(永信法师)
下一篇:“慈云助学”的理念与实践(正慈法师)
 佛教慈善的理念与实践(心慧法师)
 随缘更需悲智愿行(俞学明)
 慈悲与布施——佛教慈善理念探索(学愚)
 生活禅的理论与实践(肖占军)
 “慈云助学”的理念与实践(正慈法师)
 发扬观音精神 做好慈善事业(妙贤法师)
 佛法理论是“内心科学”之精髓(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佛教慈善的理念与实践(戒晟法师)
 藏传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丹增久美)
 关于佛典翻译与诠释的建议(徐文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五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无量寿经广释[栏目:索达吉堪布]
 对美国净宗学会讲话[栏目:净空法师]
 宋高僧传 9 读诵[栏目:宋高僧传·白话文]
 佛心、宇宙与觉醒—圣严法师与太空人米契尔博士的对话 宇宙大震撼[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人生有多长(乃心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赵朴初先生和新中国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杨曾文)[栏目:佛教与文化]
 瑜伽菩萨戒要义(济群法师)[栏目:戒律学研究]
 28、复习《讲记》第22讲中破俱生我的内容,并仔细对照自相续,分别找出谁在吃饭,谁在生嗔心,谁在思考..[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修行如水、如火、如地——读《星云日记》思絮[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