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践行“人间佛教”的妙湛大和尚(周祝英)
 
{返回 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92

践行“人间佛教”的妙湛大和尚

周祝英

  太虚大师一生倡导的“人间佛教”已成为当今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势。1983年,赵朴老在中国佛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工作报告,就“当今的时代,中国佛教向何处去”这一问题提出:“我认为在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当代高僧妙湛和尚(1910—1995),佛学造诣高深,戒律精严,兴教育才,爱国爱教,慈悲喜舍,救度济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人间佛教”思想。“人间佛教”是佛法与生活融和的佛教,人间佛教与人生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佛教一旦离开了生活,便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佛法,不是指导我们人生方向的指针。佛教如果不能充实我们生活和内涵,那么佛教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佛陀一生说法,都是在人间,为救度众生,随机施教。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免角。”充分体现了 “人间佛教”的思想理论。因此说,人间佛教就是关注人生,把佛教的道德理念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成就佛道。主张“学佛先从做人起”,提倡“服务社会”,“为社会谋利益”等,并把现实解释为人生宇宙,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法界实相,从而把佛陀说成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者。人间佛教也是大悲大智、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思想发展演变的产物,它既有现实的社会根源,又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妙湛大师正是以大乘菩萨的慈悲之心,关爱众生,利益大众,以出世的无私精神做入世的利生事业,赢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接下来将就妙湛法师的兴教助学,为弘法利生培养人才与慈悲济世,创办慈善基金会的大乘精神简述如下。

兴教助学,为弘法利生培养人才

  妙湛大师出家前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出家后于青岛湛山佛学院系统地研习佛教知识,他知识渊博,精于佛典,学修并重,严持戒律。妙湛大师始终贯彻赵朴初会长倡导的人间佛教,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在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后,不仅整修建造寺院,而且也非常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先后复办了佛教养正院和闽南佛学院,同时还大力支助兴办福建佛学院、中国佛学院、黑龙江依兰佛学院、广东陆丰佛学院、岭东佛学院、武昌佛学院、江西尼众佛学院、泉州佛学苑等。他还详细地制订了招生对象、考试内容、教学科目与成绩考核等规划大纲。针对当前佛教人才奇缺设立了教理系、禅观系、教仪系、管理系、艺术系和医护系等六个系。他强调:“国民教育是根据国家的实际需要,培养各种人才的。僧伽教育也不例外,应根据我国当前佛教界的实际需求,分系教学,除了开设主要经律论基础课外,还要开设应用知识课,造就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僧才。毕业后分配到各大寺庙或佛教协会工作,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此,佛学院必需由过去单一培养教理知识的僧才,转变为培养多层次多专业知识的僧才,才能适应当前我国佛教的实际需要。”他说:“佛教理论如果不能发扬,就等于没有灵魂的躯壳,不能立足于现代社会。”妙湛大师认为,不论是哪个系的学僧,必须加强戒学、佛教基础理论的修学。因为佛学的理论和概念,皆是佛陀悟他的方便,而究竟的佛法,是要从实际修证得来的。学僧必须明确,无论学哪一个系,都是为了住持三宝,弘扬佛法,为实际修证服务的,也就是为人生佛教服务的,如果背离这个方向,非但不能走进佛法的大门,甚至还要误入歧途。

  妙湛大师十分爱惜人才,例如,他对闽南佛学院一位勤学好问、擅长书画的研究生妙虚很是器重,并给妙虚安排单人宿舍,以便学经习画,还对学僧们说,书画里面含着大道,一切书画也都是佛法,《楞严经》云“譬如工画师,能画诸形象”,心就像工画师那样能把世间画出来。妙虚在闽南佛学院4年的求学中,经过妙湛大师的精心指导与自己的刻苦用功,其佛学与书画得到很大进步。妙湛大师在《再谈僧教育》中说:“未来佛教需要的僧才,像印光法师那样,专一净土宗,巍然不动;像弘一法师那样,高举戒学的旗帜,令正法久住;像虚云、来果和尚那样,坐穿蒲团,发明心地,参究本来面目,弘扬禅宗;像太虚法师那样,整顿僧制,创办教育,提倡人生佛教;像圆瑛法师那样主办教会,忍辱负重,弘宗演教,度化一方……”这说明大师为振兴佛教,重视学修并重、悲智双运,培养与社会相结合的佛教人才,才能使佛法久住世间,让佛法利益大众、服务社会。妙湛大师本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国爱教的办学宗旨,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学修并重、具足正信、坚持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以戒为师,从严治校,从严治学,实行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管理丛林化。他对学僧开示:“禅堂是寺院里最重要的一个修行地方,佛学院的学僧应白天学教,晚上坐禅,如此才可以使戒定慧并进。单单学一点文字般若是不够的,一定要坐禅。要想成佛作祖,必须住禅堂!古人住禅堂以开悟为期,不悟不出禅堂。当打生死七时,宁死在禅堂,不愿死在外寮。禅宗一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禅堂又叫选佛场。”他常对学僧说:“出家人光学教理是不够的,必须到禅堂用功,把所学的东西进行消化,才能受用,否则只是画饼充饥。”通过教学和管理使学员达到佛教学识和佛教信仰、修持同步增长,为佛教界培养出一批道德修养深、文化水平高的法门龙象队伍,为弘扬人间佛教提供与时俱进的优秀人才。因为佛教最大的功能,在于透过文化教育来传播佛法,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还可通过佛教义理启迪智慧,使人了解生命的真谛,从而解脱烦恼,获得心灵的升华。妙湛大师为振兴中国佛教,培养高素质人才,弘扬人间佛教,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倾注了毕生精力。

慈悲济世,创办慈善基金会

  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倡导佛教慈善事业,也是在实践大乘菩萨道“慈悲济世”的根本精神。佛教认为慈悲就是一种博大之爱,这种博爱就是“与乐拔苦”,也就是怜悯、同情,以普度众生同证解脱为终极目标。佛教的这种博爱精神与儒家“民胞物与”的仁爱思想一样,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的可行性,也不断受到生活的挑战。但这种博爱思想,正体现了“利乐有情”的大乘佛教精神。妙湛大师通过佛教慈善事业,支援灾区民众,捐助希望工程,开办或改善各种类型的佛教慈善事业,济贫扶残,致力于自然环保和保护动物等,继承和发扬关怀人生的人间佛教,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现实社会中弘法,在现实社会中利益众生,造福社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建设人间净土作出很大贡献。

  庄严国土,利益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创办佛教慈善事业的宗旨。佛教中六度的第一条就是布施,广泛地开展慈善活动,正是继承佛教“关怀社会、回报社会”的优良传统和“人间佛教”的入世情怀。妙湛大师常说:“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人,我们佛教徒应多做一些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在妙湛大师的精心筹备和积极倡导下,首创了佛教慈善机构——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从而开展了大量慈善利民的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助残扶贫,抚恤孤寡,赈灾济贫,修桥铺路,助学助教,放生护生等,实践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思想,深受教内外各界人士的称赞。他经常亲自慰问厦门社会福利院、孤儿院、养老院、聋哑学校,并随机说法,开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大师每到一处都是法喜充满,带去无穷力量、莫大希望。妙老创办的慈善基金会,把救援之手伸向那些遭受地震、洪涝灾害,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灾民;还有家庭贫困失学的学生、身患绝症无力医治的病人等,妙老的悲愿,不知利益了多少苦难人。他常常说:只要大家献上一份爱心,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大师对所有前来求助及需要帮助的人,都会慷慨解囊,利济群生,给予欢喜。但他自己却是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一滴水,不糟蹋一粒米;为了节省开支,外出远门也不带侍者,把所省费用都用于资生利众的慈善事业。

  一般人认为佛教“慈悲为怀”,理所当然应该从事布施、救济。政府也对那些从事慈善救济的寺院给予表扬,因此把佛教局限在慈善济贫的框框里。这种救济只能救急不能救贫,他是通过这种拔苦与乐、利益众生的慈善方便法门,来促使众生明白人生最可贵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谋求幸福,培养众生高尚的精神世界——完善人格、净化心灵、净化社会,开启智慧,构建人间净土,共登解脱彼岸,这才是佛教的本怀。从而彰显了佛教理念中的一些做人道理。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如果脱离了社会,人就难以生存,作为社会的一员,就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妙湛大师常常教导人们“不利益人的话不说,不利益人的事不做,不利益人的心不存”,“利益众生的事决不能错过”。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完全依靠社会大众的能力来维持、资养,我们每天所需要的衣食住行,都是仰仗大众互助的力量而得到的,所以我们要去服务社会,利益社会,要有报恩之心。佛教中也有教人报恩的伦理思想,《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中说:“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家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其实这也是佛教教人知恩报恩的做人理念。众生需要佛教慈善事业;社会需要佛教慈善事业。佛教慈善事业的确是传播佛教、践行佛法、引导正信、树立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的最佳方法!弘扬人间佛教,做佛教慈善事业,就是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妙湛大师说:“要行菩萨道,要做慈善事业,就要到群众中去,就要到红尘中去”,“将自己奉献给众生,愿大家早日成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师的报恩思想。

  佛教慈善事业是佛教六度之首的“布施”的表现,也是解除苦恼,戒除贪念的法门,深刻研究布施法门,从而更好的从事佛教慈善事业。《大智度论》将布施分为三种:一是财施,二是法施,三是无畏施。财施分为内财施和外财施两种:内财施即把身肉手足、骨髓以至整个色身施于众生,如世尊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外财施即把自己所拥有的衣食财物施予有情,令彼不受饥寒之苦。法施即以清净心为众生说如来之正法,令闻法者得法乐,滋长善根福慧。无畏施即当众生有种种灾难怖畏之事时,去安慰他、帮助他免除内心怖畏,使众生的心灵得到安宁,祛除恐惧。做佛教慈善事业,除了需要布施之外,更需要知恩报恩、无怨无悔的“慈悲济世”精神。妙湛大师始终本着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乘慈悲精神,广行布施,不求回报,“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直到大师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不忘教化众生,忍着病痛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勿忘世上苦人多”的遗训。佛教慈善事业最终目标是彻底解决受难者的痛苦,妙湛大师指出:“修桥修路,修庙修塔修佛像,最重要的是修人。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 佛教的慈善事业,是对众生和社会的一种回报。因此,佛教四众弟子把做慈善工作当作一种修行,尽心尽力地传递着佛教的慈悲与感恩情怀,为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造人间净土,广行菩萨行。

  妙湛大师不仅从事慈善工作,更注重培养弘法人才,因为出家人更要有“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历史使命感,要“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悲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慈善救济虽然能够拯救人的生命,济人燃眉之急,但无法去除贪嗔痴之无明;只有弘传佛法真理,才能进一步净化心灵,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因此,妙湛大师十分重视与支持复办佛学院,并极力倡议创办佛教大学,培养高级佛教人才,为续佛慧命,佛法久住,以及提升人生品位和精神境界,打下坚实基础。妙湛大师毕生所推行的各项佛教事业和弘法活动,以及顺应众生所施设的种种方便,让佛教得以普及人间,落实于生活中,真正实现“人间佛教”的理想。

  (作者:周祝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返回 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略说妙湛老和尚身上所体现的“平等性智、慈悲喜舍”精神(释瑞圆)
下一篇:参禅与信心——妙湛大和尚开示
 缅怀妙老对佛教教育的贡献(释法净)
 忆妙湛老和尚(释性妙)
 忆妙老(释禅慧)
 忆恩师——纪念妙湛长老诞辰100周年(释法源 )
 参禅与信心——妙湛大和尚开示
 挽妙老(兰若瘦僧)
 高僧风范 青史流芳(释圣辉)
 紫竹林寺的修建因缘
 悲心广大,愿力宏深——妙湛老和尚百年诞辰纪念(释济群)
 难忘的回忆(松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