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与生活(传恒法师)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2
佛教与生活

传恒法师:尊敬的方丈大和尚,尊敬的各位法师,诸位朋友,下午好!(众人鼓掌)

  在这金风送爽、万物收获的季节,大家有缘来到十三朝古都西安,来到唐僧玄奘大师译经的塔下,一起论禅论道,可谓因缘殊胜!

  听吴教授讲,大家都是参加了清华大学国学班的企业精英,这说明大家很有内涵、很有思想,既是物质财富的拥有者,也是精神财富的追求者。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佛法,很契机。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佛法与生活》,就是如何把佛法运用于生活当中,获得智慧、福报、健康。

  我主要和大家谈两点:第一,转变一念心就是菩萨心;第二点,提高决断力,在生活中运用佛法。在座的诸位老总,都是企业家,事业有成。面对生活的成就,大家会有一种欣慰、满足。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在虚幻迷离的感情世界中,还会有种种的压力、困惑和烦恼。那其实就是苦海,因此,学点人生智慧,学点佛法,学点智慧。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觉悟的人生真相、对治种种烦恼的方法。把佛法运用于生活中,可以解决生活中种种的烦恼和困惑,使我们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详和,使我们趋向幸福圆满的人生。

  人生苦恼的根源,在于私欲。欲本来是个中性词,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起希望就是欲,就是你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会产生欲望并不懈追求。有人会说:人没有欲望,就没有追求了,那不就是草木了?社会何以进步呢?欲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大乘佛法不主张去欲,而主张转欲、提升欲。膨胀欲是苦,转欲而进取就是乐。

  苦的现象呢,比如有的人经营房地产,资产几百万,但是看到朋友张三、李四有几千万,就自惭形秽,没有面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能成为第一富吗?于是产生失落之苦。在市场竞争当中,时好时坏,起伏不定,于是产生忧虑不安之苦。在感情生活中,得不到时苦苦追求,一旦得到了,又产生种种的猜疑、嫉妒,几度纠纷,斩不断、理还乱,所以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而起。那么对人生就要有个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怎么样生活才更幸福?这是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也是哲学史上永恒探讨的主题。人如果活着为了自己,就永远不会幸福美满。为什么呢?欲壑难填。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有个偈说:

  终日茫茫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衣食两番皆具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得娇妻并爱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又叹息。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种种妄想无止息,衣冠常在抱恨离。

  奋斗当中如此,那么命终的时候怎么样呢?人生几十年转瞬即逝,房地产、银行存款、娇妻爱子、万贯家产,哪一样能带得走啊?子孙能继承下来吗?能经营得好吗?于是,不放心,死不瞑目。执着不忘,来世变成蛇来守着,变成狗来看着,就这样堕落了。真可谓:一口气在千般作,一旦无常万事休。死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外在的东西什么也带不走,身、口、意造的业和我们一起生死流动,永无穷处。怎么办呢?转一念心,烦恼即菩提;转一念心,大企业家就是在行大菩萨心。

  大家办企业,发心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民众解决就业问题。这样发心,企业办得越大,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规模越大,解决的就业问题也就越大。这样的发心,心量越大,得到的福报就越大。你的心念能容纳多少人,你就能做多大的事业。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一己的享乐。主观是为了别人,客观上自己得不得益呢?照样得益。不为自己,得到的福报就越大;如果主观上是为了自己,为了享乐,客观上为别人、为社会,但是自己得到的利益却少。前者是大菩萨心,得福报少;后者是大菩萨行,得福报多。

  同样是工作,同样是忙碌,发心不同,福报就也不同。如果大家再用佛法引导员工,那么员工则会本本分分、尽职尽责,彼此谦和礼让、和睦相处。如此,就形成了你的企业文化,你的企业有凝聚力,既创造了企业文化,又创造了财富,让员工的精神得到了超脱。那就是在行菩萨道,带领大家趋向佛果,就是说转一念心就是大菩萨。

  第二点,就是提高决断力,在生活中运用佛法。作为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难免会有紧张感、压力感,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因此,要学会调整身心的方法,这里有两点。第一,大家在思考、处理问题的时候,留下一念心来觉察自己的心态,体察自己是处于欢喜愉悦还是紧张焦虑,是平和柔顺还是焦躁愤怒。不好的心情会产生毒素,积怨多了就会产生毒素,毒素多了就会得癌症啊!我们关照我们的心,保持良好的心态,身体就会健康。

  有人会说,遇到事件的时候,调整不过来。调整不过来,说明自己心性有问题。大家可能不爱听,当官久了,大家都是企业领导者,就会有一种恶性的习性膨胀,不可一世、坚持己见、蛮横傲慢,听不见别人的意见。这样膨胀下去呢,事业就会跌跟头。我们要用传统文化来提高自己,以佛法扩展自己的心量,以利益大家为前提,以佛法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拔苦与乐,布施欢喜,拔富济贫,以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学好了佛法,就可以调驭好你的员工:如果他是刚性的,我们就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们就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们以礼屈之。如此行事,天下无事不办。

  再一个,每天晚上静坐一刻钟,调节身心。一天忙碌的工作,心散神停,静坐一刻钟,身体的疲劳很快就会消除,杂乱的心绪就会平静下来。“心清水现月,气定天无云”。沉静出智慧:心静气定了,智慧就会自己显示出来。“静极则光通”,静达到了极点,智慧就会出现。每天打坐十五分钟,生理机制就会发生改变,心胸拓宽,心念增大,暴戾的性格就会变得平和。“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心平气和则灾难消失,气定神闲则事事吉祥。心胸宽,则必有厚福,厚福必有厚德,厚德则更益厚福。良性循环则生生不已。那么,我们在修行中开启智慧,在工作中拓宽心量,长养福德。把慈悲和智慧运用于企业管理,就所行无碍。

  在这里祝愿大家深入佛法、身体力行,福德智慧、圆满吉祥!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谈学佛(能行法师)
下一篇:佛教在香港社会整合中的角色及其作用(宏明法师)
 空有无碍观(超定法师)
 从烦恼即如来种中看烦恼(全性)
 一华一叶一世界(如本法师)
 以法束僧是教法久住的最高道德(如觉法师)
 佛教放了大光明——觉光长老回答媒体提问
 文化守成与改革创新——略论太虚大师佛教改革的内涵(释海藏)
 学佛法 断烦恼(曙正法师)
 逆境与转机(常进法师)
 净天法师法相集要
 守护根门(释净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本来面目无处不在[栏目:万行法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二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二 辟“不立文字”妄见[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谦下心 = 忏悔![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Listening to Thoughts[栏目:Ajahn Sumedho]
 怎样实践佛法[栏目:徐恒志居士]
 仁波切能座床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缘生法都无自性,是否是性空的意思?[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佛教的财富观 1-4[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