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论“种植福田”(明照法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9

论“种植福田”

明照(心觉)师父发表在赤壁市佛教协会刊物《种福田》里的一篇文章

在历史岁月中,善良的人们总是通过某种途径,到达幸福的目的。那漫长的探索中,有幸遇上了佛法,有缘亲近善人知识,逐渐了解到,欲求幸福,必须“种福田”。

“种福田”是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首当其中提出来的。它跨越地域,家族,宗族社会的民间公益事业,于修桥补路,放生护生,念经普渡等在灾荒或战乱年代,各寺院道场的僧人,普遍实施,救困扶危,以广“种福田”利益社会,造福人类,普渡众生,证“无生忍”。

福田是比喻。“田”含有长生和收获的意思;“福田”即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待福田(佛,僧,父母师长,悲苦者)即可收获功德福报。

“种福田”的思想理论依据是有其历史考证的。《佛说诸德福田经》释迦牟尼佛号召:“广施七法”。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阔;二者果园浴池,诸术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坚固船,济度人民;五者安桥梁过度赢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敦煌壁画中有两幅仅有的《福田经变》,可以让我们有缘对“广施七法”获得直观而形象的认识。《认识经变》就是在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佛教在社会公益事中的所作所为,也是不可多得的理论文献和历史依据。

佛在《大智论》把福田分为二种:一,以受恭敬之佛法僧为对象的“敬田”;二,以受怜悯之贫,病者对象的“悲田”。还有“三福田”(慧田,敬田,恩田)“八福田”“看病福田”等多种,但都不出悲敬二大福田。

佛在《像法决疑经》中说:“我于经中处处说布施。欲令出家众修慈悲心,布施贫苦,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都即是敬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老乃至蚊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这种强调救助悲苦众生的悲田思想,就是佛教慈善救济的“种福田”的理论指导依据。

隋唐时期的“天尽藏院”,唐朝的“悲田养病坊”武则天女王,于长安年间(701-704)令全国设立“慧田院”(种福田)以收容孤儿及孤老,施予赡养和治疗。武宗的“会昌发难”之时仍未废止。宋朝改为“福田院”,宋徽宗又改为“居养院”。所以说医院的起源与佛教密切有关,不是没有道理的。元朝又改为“解典库”。

佛教特有的“斋会”就是赈灾救济(布施方式) - 不分道俗,贫富平等,设斋施食法会,由寺院或斋主承担全部费用。佛教徒一直是历史中扶贫济因的急先锋。

南北朝时期,有位名叫法进的和尚,舍身救饥,以至感动官方,而达到朝野上下赈饥的目的。隋末兵慌马乱之际,东都洛阳,沙门法素,不忍城中百姓饥饿想望,变卖一金佛像换米赈灾。唐朝的昙选法师在兴国寺前,煮米施粥亲手周济贫饥。四川成都开照寺的鉴源和尚,施千人食,分与饥人。宋孝宗干道八年(1172)饶州僧绍禧,行者智修煮粥,共瞻五万一千三百六十五人。另有僧法传,行者共聚三万八千五百一十六人。四人分别被朝廷召令赐紫金衣及度牒。佛教的慈善事业,促进了中国相应的经济组织和制度的发展。

寺院在“陶铸圣凡,养育才器......教化之所出”。历史上如范仲淹,吕蒙正,韩亿,李若谷,王安石等名儒,在寺院苦读,一举成名为千古之名流。

千百年来,佛教徒秉承佛陀教诲,本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济世精神和情怀,为社会为人群奉献着慈悲之心而广“种福田”。民国二十八年(1939)上海佛教同仁会,前后五年,得免费吃粥的贫民总数达千余万人。

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国家实施赈灾福利事业特别重视,其范围之广,人数之多,超越历史上任何时代。佛教徒又是首当其中,虚云和尚为抗日阵亡解放战争等阵亡的战士,念经施食法会超度。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赈灾前线,不分种族和国界,中国政府和人民都给予无私的援助,佛教界又是起在前面,例如印度洋海啸之时,中国的佛教徒捐款最多,最及时,佛教徒是爱国爱教,知恩报恩,“与时俱进”,未辱佛陀种福田的光荣使命。

种福田正是佛教慈悲观念,善恶报应思想及其延伸出来的福田思想,时代在前进,挑战和机遇并存,要种的福田很多,必须牵一点而动全身。从点滴做起,先从心中之“福田”,处处都能福田种,处处都可种福田。行,住,坐,卧,处处要广结善缘,广种福田“不问收获,只管耕耘”,日月有穷,虚空无尽,自他俱利,福德无量。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寺院太商业化对佛教有很大负面影响(明舒法师)
下一篇:佛教女性态度的转化—专访慧空法师
 浮躁热恼中的清凉剂——从弘一法师的人格魅力谈起(姜法璞)
 佛法无涯(铁适)
 富贵如烟(果尊)
 人生像什么(慧净法师)
 好好活着(刘墉)
 体验与感受(陈世明)
 心存恭敬(王继浩)
 何为八关斋戒
 我对觉悟的新体会(陈音如)
 浴佛(林子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月灯·万法无实性·第九章 信受甚深佛法[栏目:创古仁波切]
 损人决定不利己[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四加行[栏目:创古仁波切]
 四重缘起深般若 前言[栏目:谈锡永居士]
 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二)[栏目:慈法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27[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栏目:慈航法师]
 修行应该善于用心[栏目:如瑞法师]
 为性为财知法犯法[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持咒先要正心诚意[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