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禅与二谛思想(戒毓法师)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9

生活禅与二谛思想

戒毓法师

【佛光文化编者按】2012年5月18—20日,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将于河北省邢台市召开,此次论坛为期3天,主题为“辽金元时期的华北佛教”, 研究内容分别涉及金元佛教研究、邢台及河北佛教研究、生活禅研究、禅学及佛教文化研究等四个相关领域。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大德法师、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分享和交流辽金元时期佛教等先关研究成果。中国佛学院戒毓法师发表《生活禅与二谛思想》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论文摘编如下:

中国佛学院戒毓法师

一、契理契机的生活禅:

净慧长老对中国佛教历史的总结认为:东晋的道安法师是佛教中国化;唐代的慧能禅师是佛教的生活化;近代的太虚是佛教的现代。认为道安、慧能、太虚是中国佛教三个历程碑人物。法师如此的提出,说明净慧长老对佛教在当前的社会的弘传,是有作深入的思考之后,而提出的生活禅理想。在其开创道场以后,长期弘传的经验证明生活禅提出,是把握佛教弘法的两大定律,契理性与契机性,是符合历史客观发展的事实。生活禅这一理想可以与太虚大师、印顺法师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一起来商榷及评估,从新对他有个客观的评介及认识,对当未来的佛教弘扬可以起到根本性的指导。可以说是中国禅宗界对佛教现代化的弘传,自身成功的回应。

二、二谛思想简析:

诸佛依二谛而说法。二谛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原则。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反之,不了解二谛的道理则无法了解佛教。佛教主要目的是教人破除我执、法执而体认真实。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着而显现真实。

三、生活禅与二谛思想:

生活是俗谛,禅是真谛。生活只是生活,是世俗生活;修行离开生活,谈不上修行。如何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就是符合般若中观的二谛圆融的思想。生活禅思想源泉是在大般若智慧。悟生活禅,就是悟般若大智慧。

四、生活禅的观修:

1、读诵经典;

2、听闻佛法;

3、日常生活中观修;

4、定中观修;

五、生活禅的现实意义:

1、回归佛法本质,佛陀的本怀;

2、回归禅宗对佛教弘扬的匡扶作用;

3、升华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法,补人间佛教之偏。提人间佛教,容易让人感到佛教与世俗生活等同。因此提生活禅,目的希望大众在禅的指导下来生活,破除内心的矛盾,达到自他的和谐,世俗与佛法的不二。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文字禅的特点与形式——以《颂古百则》及《碧岩录》为例(戒毓法师)
下一篇:道信、弘忍和东山法门(法缘法师)
 试析《楞严经》的二种根本(果利)
 禅宗农业的形成与发展(王建光)
 论唐代儒佛心性论互动(果平)
 解悟与证悟
 中国禅灯照西方(继程法师)
 生命的觉醒之路——学禅体验录(王健)
 略论近代中国禅佛教(何建明)
 学习《坛经》的点滴体会
 中华禅学的未来(丁谓)
 禅是什么?(圣严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弘一大师与南山律学(明旸法师)[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贤愚经白话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缘品第六十[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3.截断与无明[栏目:赵跃辰居士]
 常存感恩之心[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烛光禅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安居第三十四日(一):不知种性,修法无益[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1 三身佛[栏目:元音老人]
 伍零 没有开悟就杀了你[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戒刀[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