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纪念虚云老和尚(觉光法师)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7

纪念虚云老和尚

觉光法师

藏须弥于芥子,纳芥子于须弥,此佛说也。观人者必观其微,行远者必白其迩,此世说也。世人论虚老和尚,多从其大处、远处观之,我则异是。

夫佛家要旨,以慈悲为第一。慈能舍己救人,悲能拔苦与乐。然世尊犹恐说不能尽,复各各缕析而明之,故僧律中有“六和敬”之说。六和敬者: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此六和敬者,亦即含有慈悲之意,实为我僧伽辈应守行之规律也。然而,实和者少,怠和者多;普和者少,偏敬者多。云公则以此人多未注重之律仪而能一一实践行之。观师每至香江,讲经说法,有专参拜谒之真实善信,四众弟子,无论阶级,无论贵贱,凡知其莲宫之处,兰若之名,青园之所,林下之栖,舟车能至者,无不躬自复步访问,不敢有违,以表和心;不敢有慢,以表敬心。盖礼重往来,亦即和敬之意。故港中四众,对于老和尚印象之深,感情之厚,法缘之广,实有由焉。而师于无形中,促之以同戒、同见、同行,亦促之以身慈、口慈、意慈。

吾常三思:盖大慢小,智慢愚,贵慢贱,富慢贫,俗之常见;以俗常见,佥不为怪。今若能大敬小,智敬愚,贵敬贱,富敬贫,则出乎俗之外;既出乎俗之外,则招人之喜慰安和也深。盖以云公之年龄、道德,均是僧伽界老前辈,吾亦受云公不耻下顾之一人,尤感盛情爱护,余可知矣。

老和尚一片真诚,平等礼敬,所当学也。然吾知之,又不能少学之,非吾之敢违也、敢慢也,是何故哉?今自再三忖之,实由于老和尚道行高卓,以至行住坐卧,均有过人之处,而人亦不易学焉。此又无可如何,只有愧勉而已。吾因世人知云公建寺多、弘法广、救世深、度生众,而似未窥老和尚对此六和敬律亦能普及、持行不懈,以见公之大力大化也。须弥芥子,其义云何?愿同参取。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放了大光明——觉光长老回答媒体提问
下一篇:白圣长老对全球汉系佛教汇聚与拓展的功绩(觉光法师)
 《楞严经》耳根圆通修持法门举要(释常海)
 我所认识的密教(智德)
 平常心是道(衍空法师)
 “觉”开悲智花 “觉”结和谐果(永寿法师)
 从佛法谈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浅谈佛法对人类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释隆醒..
 什么是道(宏意法师)
 佛教与生活(传恒法师)
 天天天蓝(圣印法师)
 夫妻恋人之间的“错爱”(空海法师)
 《大千世界与三界二十八层天》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男子买乌龟炖汤不忍宰杀 放生5次龟不愿走[栏目:放生感应]
 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七、涅槃[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安居第三十五日(二):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孝在历史上的影响(周桂钿)[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愿愿不离国土的庄严众生的净化[栏目:净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