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纪念虚云老和尚(觉光法师)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3

纪念虚云老和尚

觉光法师

藏须弥于芥子,纳芥子于须弥,此佛说也。观人者必观其微,行远者必白其迩,此世说也。世人论虚老和尚,多从其大处、远处观之,我则异是。

夫佛家要旨,以慈悲为第一。慈能舍己救人,悲能拔苦与乐。然世尊犹恐说不能尽,复各各缕析而明之,故僧律中有“六和敬”之说。六和敬者: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此六和敬者,亦即含有慈悲之意,实为我僧伽辈应守行之规律也。然而,实和者少,怠和者多;普和者少,偏敬者多。云公则以此人多未注重之律仪而能一一实践行之。观师每至香江,讲经说法,有专参拜谒之真实善信,四众弟子,无论阶级,无论贵贱,凡知其莲宫之处,兰若之名,青园之所,林下之栖,舟车能至者,无不躬自复步访问,不敢有违,以表和心;不敢有慢,以表敬心。盖礼重往来,亦即和敬之意。故港中四众,对于老和尚印象之深,感情之厚,法缘之广,实有由焉。而师于无形中,促之以同戒、同见、同行,亦促之以身慈、口慈、意慈。

吾常三思:盖大慢小,智慢愚,贵慢贱,富慢贫,俗之常见;以俗常见,佥不为怪。今若能大敬小,智敬愚,贵敬贱,富敬贫,则出乎俗之外;既出乎俗之外,则招人之喜慰安和也深。盖以云公之年龄、道德,均是僧伽界老前辈,吾亦受云公不耻下顾之一人,尤感盛情爱护,余可知矣。

老和尚一片真诚,平等礼敬,所当学也。然吾知之,又不能少学之,非吾之敢违也、敢慢也,是何故哉?今自再三忖之,实由于老和尚道行高卓,以至行住坐卧,均有过人之处,而人亦不易学焉。此又无可如何,只有愧勉而已。吾因世人知云公建寺多、弘法广、救世深、度生众,而似未窥老和尚对此六和敬律亦能普及、持行不懈,以见公之大力大化也。须弥芥子,其义云何?愿同参取。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放了大光明——觉光长老回答媒体提问
下一篇:白圣长老对全球汉系佛教汇聚与拓展的功绩(觉光法师)
 风动、幡动(果如法师)
 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
 大智度论提要
 关于第一次结集若干问题的辨析(通行法师)
 略论正法之精髓── 四念住
 云深不知处──说剎那无常
 七十二条铁证—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贡献(度能法师著)
 为善最乐,从我做起(明勇法师)
 六道轮回的问题(南亭法师)
 现代僧伽修行的方向(真华长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彻悟人生 第三十五个故事[栏目:觉真法师]
 法会的目的与要求[栏目:仁焕法师]
 粮食和蔬菜上长了虫,怎么处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不过一碗饭[栏目:日常的佛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三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经典禅诗 第六章 法眼宗禅诗 三、法眼宗禅诗与大乘佛典[栏目:吴言生教授]
 正确辨析心相 6[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虚云老和尚画传》序 Preface[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执着“我”的心是魔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丧葬礼仪篇[栏目:教规礼仪]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