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该如何来理解?
{返回 法清法师·问答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049
请问:《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该如何来理解?
法清法师:这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大乘佛教里面的思想。佛展开这么一个思想,是来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不要被一些数字给蒙蔽了。
那么,“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说,先是万法要归一;然后,一又是归于万法,也就是一跟一万的关系,这个关系明白了没?佛经里面告诉我们,万法是什么?万法唯心!都是我们的心把它生出来的。因为心生,则种种法生。所以,你首先你明白,万法归一,一切存在的万法,都是由你的心虚妄分别而产生的。
其实,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一切法的形成,都是因为我们的心变复杂了。我们的心呢,它一复杂,就会生出很多的是非来,所以说,万法为一心生。因为心复杂了,所以,就生出很多很多。但生出这么多以后,最终还是要回过来,回到一,回到单一。回到单一,就是回到简单,回到简朴,也就是把复杂的心去掉。回到简单,才是真实。回到简单以后,简单的心又能反射出一切的存在物,所以,一就是多了。
所以,让我们复杂的心回到简单,回到一。回到一以后呢,我们有一个真心的存在了,反过来一看,对于一切法的存在,就能真正明了了。有了这个根本,反过来,我们就能真正的明了一切法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一就是多了。
{返回 法清法师·问答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念佛是在心里默念好呢,还是出声念好?
下一篇:
“禅”字如何解释?
什么叫修行?
学佛的人该如何面对单位里的竞争、升迁?
生活中经常需要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请问我们该如何看待?
经常觉得很郁闷,但不想找人倾诉,该如何来排解呢?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受戒?开戒和破戒有什么区别?
“若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是什么意思?
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
以前,我每天拜佛、打坐、诵经共三个小时,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这样那样的事..
请问:如果什么都是上辈子就决定了,那这辈子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奋斗了?..
《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该如何来理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了凡四训讲记 (改过之法)
[栏目:净空法师]
上座部佛教的菩萨道思想(林欣)
[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大乘二谛没有不摄法
[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恒河大手印 (第十六讲)
[栏目:元音老人]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关于因缘
[栏目:月悟法师]
修加行就是反复看上师开示的视频吗?
[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何必嚼槟榔
[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救世救心八大人觉经·总结全文
[栏目:证严法师]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什么进取 时光易逝,来日无多
[栏目:张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