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也说‘易往而无人’
 
{返回 智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0
也说‘易往而无人’
  《大经》言:「易往而无人」,乍闻之下,不免生疑:既易往何以无人?既无人,何谈易往?二者似极矛盾,佛意何在?欲明其义,应先分而观之:何以易往?何以无人?何以易往,因有本愿故,如善导大师云:「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何以无人,此法难信故,所谓「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本师彻见二义,故合二为一,叹言:「易往而无人!」私案其意,或有三义:  
  1、赞叹意:
  为显本愿不虚,法门殊胜,赞为「易往」。如《大经》云:「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往生安乐国。」
  十方佛土,殊难进入,凡夫绝份。唯弥陀大悲,摄取不舍,乃至十念,皆得往生。有此易往之大道,故佛佛赞叹。
  2、悲叹意:
  弥陀愿力,最胜无比,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但能闻遇此法、信受奉行者少,如《大经》言:「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又言:「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佛见众生不闻此法,不信此法,不行此法,悲从心生,故叹言:「易往而无人」。
  所谓「无人」,只是比较而言,意显轮回者多,往生者少,并非绝无一人。《大经》最后言往生者甚多:「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诸小行菩萨,及修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他方佛土,十方世界,当往生者,甚多无数。」能如是前后通观,知「无人」正是佛对不思往生、不信此法者的一种悲愍之流露,犹如父母对不思归家的浪子之叹息。若人人愿往,人人得生,则佛无如是叹矣。
  3、归劝意:
  弥陀成佛已十劫,悲心招唤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奈何众生,甘处苦海,不思出离。故释迦本师殷切劝言:「汝等众生,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诸佛亦舒舌证诚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如是大悲等同,唯一正意,欲摄众机,归于此法。「易往而无人」,即隐显此劝归之一大悲深心也。以告十方众生:如此易往之净土,何不兹兹以求生。若有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佛之大悲,流露无遗。
  佛之悲心能触动我们吗?若未能,佛将深深地叹息:「易往而无人!易往而无人!……」

{返回 智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印光大师论三经五经
下一篇:佛何偏劝 往生西方
 灵岩遗旨 参、赞古耀今
 《阿弥陀经要解》略注 后跋(蕅益大师跋)
 印光大师论三经五经
 印光大师法要 简介 目录
 “欢喜信受”解义
 印光大师法要 陆、明因果轮回
 《大经》解读
 灵岩遗旨 别序
 《阿弥陀经要解》略注 流通分
 印光大师法要 别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顺其自然,等待觉悟[栏目:雪漠]
 怎样让上师找到你?[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六上 七 狂人得救[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加持海沙 坚固堤防[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名茶与佛教(张雯雯)[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43 乌鸦与孔雀[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第十 干达婆相应[栏目:犍度篇]
 世尊的十种德号[栏目:玛欣德尊者]
 追梦的人[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五章 佛学基础[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