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谈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途径(觉岸法师)
 
{返回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01

《略谈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途径》

——对和谐社会与未来中国佛教走向的一点思考

觉岸法师

  2004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其正式列为全面提高其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2005年,胡锦涛主席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向全世界郑重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文化的观念由此逐渐深入人心,“和谐”成为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主旋律。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而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

  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对宗教界来说,就应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值此社会现实背景下,中国佛教界理应奋起为社会民众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佛教历来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宗教,具有始终如一的圆融和谐精神与深厚无比的和谐文化底蕴;佛教也历来就是一个以慈悲济世著称的宗教,“佛法在世间”的理念与救度众生扶危解困的善行为社会大众所称道且寄望;佛教更是一个以超凡脱俗、清净离尘为本质内核的超越性宗教,出家人自有出家人的本份,公众心目中也往往先入为主固有一套出家人什么该做不该做的定式,这原本就是对佛教的莫大信任,何况出家人若能做好其份内事,对和谐社会必定有所贡献。

  回顾抗战时期,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在民族危亡的非常时期,毫不迟疑地以袈裟为战袍,护国护教、救人救己,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救护难胞,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国活动,同时也固守其宗教操守和宗教行持,发挥了相应宗教职能,备受称尚,社会反响热烈。这正是佛教出世超世而济世救世,本其慈悲主旨以大雄无畏精神融入现实社会,兼顾世间社会责任和出世宗教追求的成功实践,对我们当前如何处理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特别是在构建和谐文化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佛教和谐资源等问题,皆不无启发。

  时代虽不一样,但对中国佛教界来说,大乘佛教的主旨没变,佛教徒身居世间的双重身份也没变,照样应该有策略地在保障并提升宗教旨趣的前提下服务社会人群、促进和谐发展,也即佛教所说的上弘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更何况从根本上说,上弘、下化乃一体两面,不可能截然分开。“爱国即是爱教,助人即是自助”,佛教徒理应“把社会人间当作佛堂,把服务大众当作日课”,处处是道场、法法皆佛法,真正的佛法必定不离世间而行布、益于世间而昌明。

  再者,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凝聚社会各阶层力量,协调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人本立场看,和谐社会至少包含人自体的身心和谐,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向度。而和谐正是佛教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之一。佛教主张慈悲为怀、自贵其心,在人格的成长完善、身心的和谐健康、道德和智慧的提升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及经验,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可以发生独到作用。对个人,提供安身立命之外可求得心理平衡并进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益于人类个体身心和谐;对社会,则可提供一种解毒机制,维护社会安定和精神生态平衡;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佛教所倡导并严格践行的基本价值理念。

  长期以来,社会大众的物质欲望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而增长,人们追求外在财富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内在价值。佛教以其超越世间、重视提升生命质量的特点,必将有助于人们在现代社会确立或找回自我,丰富并充实人生。因此可以说,佛教不仅仅属于佛教徒,它对所有人的生存和心灵净化都是有益的。特别是在人们普遍面临着追寻或重建精神家园的需要,如何帮助现代人摆脱各种精神困扰以安顿自我,正确对待物欲以提升自我,佛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佛教的慈悲思想是社会慈善事业、公民道德建设的精神源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带动启蒙全体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关注关爱公共利益的积极因素,其慈善事业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行善积德、扶危济困让人间充满祥和;宽容意识是维护社会安宁,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分歧与冲突,控制社会犯罪率,形成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思想元素。基于大乘佛教的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菩萨精神,及以慈悲喜舍为核心的菩萨行实践,当代人间佛教认为佛法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应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社会和谐无疑是人间净土的特征,这恰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意旨不谋而合。

  佛教的依正不二、众生平等意识促使人类保护自然资源,爱护生态环境,谋求平等相生,号召人类珍爱自己需从珍爱环境和珍爱众生做起。佛教讲心净则国土净,重视净化人们的内心,去除占有心态,终得解脱自在。这就要求将普遍性的慈悲心推广到一切有情众生,以确保生态圈的活力与社会的永续存在。“国土净”则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良好的运作状态,建立和维持一个能够健全运作的社会。

  我们佛教的核心理念与和谐社会契机契理,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积极作用。理应关心社会、现实生活和人们的心灵问题,革除文化弊病,揭露和批判世俗文化的弊端和偏失,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方案和意见,理应在促进世界和平、环境保护、友好团结及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统合、东西方文化的融汇方面发挥作用。这也应该是佛教对当今及未来人类社会所应作出的最大贡献,所应发挥的最有价值、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也是促进全人类和谐相处的重要切入点。

  最重要的是,佛法缘起性空的无我智慧,能让慈悲、平等、宽容等更好地得到实施,促成人自身,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在佛法看来,以侵犯为特点的地狱、以索取为特点的饿鬼、以愚痴为特点的畜生三类人格是人性的堕落。大乘佛教所树立的理想人格是菩萨型,具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深切大悲心,这一人格的基准已渗入民族文化血脉中,与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理想人格相一致。因此,我们理当发掘佛教文化精髓,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然而,目前的现状却是,佛教在中国对构建和谐社会尚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并且在某些现象上反而出现了少数不和谐的音符,这的确需要再三省思。

  无庸讳言,落实宗教政策20多年来,中国佛教取得长足进展(近如2006年举办“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世界佛教论坛)的同时,也存在戒律不严、道风不正、寺庙商业化倾向、僧徒职业化倾向等等现象。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由此受到损害,舆论的质疑也非空穴来风。故而说到如何全面提升、改善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终究只能从改造我们自身、从佛法的根本入手,以正统宗教形象的确立赢得社会民望,进而改善公众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也正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尽速改变的历史机遇。

  我认为,这当中最需要反思的就是人间佛教的走向。不客气地说,当前所谓人间佛教存在着顺应世间的误区,有严重的异化倾向和被世俗化的危机。也许我们已经到了该重新审视中国佛教数十年一路走来的足迹的时候了。也许我们已经到了必须站在人间佛教的源头,全面的理解人间佛教的崖口了。

  事实上,被视作人间佛教源头的太虚大师倡导的人生佛教,既提倡“行菩萨行”济世入世应世,同时又特别强调佛教超越世俗的宗教特质和自身的宗教立场,而非越出宗教本位一味媚俗地混同于世法。

  如太虚大师1939年8月向云南僧众救护队讲话时所说:第一从国民立场服务国家,因佛教徒也是国民的一份子,应负起现实社会责任;第二从佛教徒立场宣扬佛教,即佛教所谓荷担如来家业上弘下化,以尽其宗教责任。而成立僧侣救护队的初衷即是由佛教徒中主要份子的比丘僧众来负起宣扬佛教、振兴佛教、昌明佛教的责任,否则就有失僧伽资格和佛教立场。基于这样的立场,太虚大师主张僧众救护队服装形式应有别于军队,以着僧短衣为宜,令人知为僧伽组织;训练方法除要养成普通应有的基本救护技能操法和纪律,更要严守佛戒,以佛教道德为内在精神。若能内守佛戒、充实严净道德,以佛教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道德精神和勤劳刻苦勇猛无畏的服务精神救护难民,工作必能超胜其他救护队,超过一般国民的服务精神,博得舆论赞美社会称誉;如此既宣扬、振兴、昌明了佛教,达成佛教救世利人的目的,又有利于社会国家。可见其出发点虽是宗教的,但实践方式和归趣却是现实的救世利人,两者不可分割、二而为一(后来重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正是忠实践行了太虚大师上述指示。)重温大师教诲,不禁感佩万分。太虚法师的思想成功的带领当年的中国佛教走出了“重鬼重死”的误区。如果我们真能像太虚大师教导的那样,内守佛戒、充实严净道德,强调佛法对自身的实践,以佛教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道德精神和勤劳刻苦勇猛无畏的服务精神,参与到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中,工作必能超胜他人,超过一般公民的服务精神,博得舆论赞美和社会称誉,如此既宣扬、振兴、昌明了佛教,达成佛教救世度人目的,又有利于社会国家。何患佛教道风不正、形象不佳?佛教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形式上尽管可以融入现实,但更要注重的是千万不能忘记我们的佛教出发点、佛教本位的立场,忘记我们自己的身份和身为佛教僧徒的份内事。

  “人间佛教”是太虚大师的学生印顺法师倡导的。他亲近太虚大师多年,有一部分佛学思想,无异是接受了大师的影响;但有新的发挥。如《游心法海六十年》说:“虚大师说人生佛教是针对重鬼重死的中国佛教而言。我看印度佛教的天(神)化情势异常严重,也影响到了中国佛教,所以我不说人生而说人间”。这是印顺法师在人生佛教基础上,具体的提出:使中国佛教能发扬广大,回归本真,必须脱落重天化的窠臼,实践人间佛教为导引,庶足以畅佛怀、兴佛教。在这种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的思想发展史影响下,佛教界的力量开始收拢再收拢,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苦难的现实社会,在数十年推展的法化人间的弘扬中,使得佛教慈悲为本怀的精神深入人心,这是无庸质疑的。

  然而近年来,在诸多佛教界现象成为社会沸点问题,备受争议的情况下,我么是否应该重新认识佛教存在于世间的基础究竟是什么?佛教文化的魅力底蕴何在?是什么使得广大信众拥护佛教?我们也是不是到了该反思,人间佛教的真正意义是否要建立一个人间净土的实质,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区别究竟在何处?这种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一脉相承的思想指归,它真实的意趣何在?

  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篇短文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愿一切有志探索中国佛教未来发展、促使佛教积极发展壮大,为社会人心普济甘露的大善知识们,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解决了这个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其它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和完善,才能为中国佛教的未来指引更加明确的道路。

  总言之,树立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这件事,根子上来说功夫在形象外,内功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戒律的外在表现都在其次,更重要地是戒律蕴含的精神,当然这种精神必须得以符合戒律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必须找到中国佛教出世间和入世间的中点,以中道的原则为坐标,平衡自身的输出与输入,才能使得佛教的发展不会偏离其正确的方向,才能在不迷失自我的基础上究竟的利益社会和众生。

  但愿佛法出离世间的认知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精神,佛法智慧的慈悲与慈悲的智慧,以及随之产生的平等的宽容与宽容的平等作为人类最高尚的精神道德标准能真正发挥作用,温暖的阳光终将普照万物,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灵、与自然之间都能和谐相处。

  2007年9月5日


{返回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李利安)
下一篇:东林僧团在当代的发展及影响(镜义法师)
 实践“内强建设,外树形象”的社会意义(心净法师)
 律制与社会——廉政文化语境中的佛教公众形象分析(蒋海怒)
 浅述完善僧格以树公众形象(释界象)
 进一步提升中国佛教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姚南强、马新满)
 在传统与现实交织的风景中前行(王仲尧)
 欲树人先树师——略论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最佳途径(明坤法师)..
 欲树人先树师——略论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最佳途径(明坤法师)..
 21世纪中国佛教应有的公众形象(胡绍皆)
 试论展示当代佛教形象的几个重点(法量法师)
 以德为本 实至名归——关于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思考(高华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居第十四日(二):何为“不念自他共业”?[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七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无死的金刚心 第26章 耶舍尊者[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态度也是一种文学美[栏目:莲心慧语]
 The Curse of Mittavinda (Chapter 3. Pleasure)[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佛教的三个教育[栏目:仁焕法师]
 相应169经 自身内-无常-贪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九、略辨识相彰能变体[栏目:韩镜清教授]
 念第一义天[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五三)[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