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想学佛者注意
 
{返回 张尚德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7

想学佛者

注意

〈忏悔偈〉说: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一切都是因有身、有口、有意搞出来的。

菩萨想着辟支佛的事,是粗业,粗业即罪业;辟支佛想着罗汉的事,有罪;罗汉想着凡夫的事,有罪也。 我们都是凡夫,怎么办?

看看经是如何说的:

《大智度论》三十九卷:

「【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除身、口、意麤业?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如是菩萨摩诃萨能除身、口、意麤业。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十善道,不生声闻心、不生辟支佛心,如是菩萨摩诃萨能除身、口、意麤业。

【论】问曰: 何等身、口、意细业,与相违者为麤? 答:如向所说者是。复次,凡夫人业,于声闻业为麤:声闻业于大乘为麤。复次,垢业为麤,非垢业为细;能生苦受因缘业为麤,不生苦受因缘业为细;有觉有观业为麤,无觉无观业为细。复次,见我乃至知者、见者为麤;若不见我乃至知者、见者,但见三业处,五众、十二入、十八界为细。复次,有所见者名为麤,无所见者名为细。以是故,佛告舍利弗:若菩萨不得身、口、意,是时则除三麤业。复次,初发意住毕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而常行十善道,不起声闻、辟支佛心;以不取相心,一切诸善根,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除身、口、意业麤罪名为清净。」


{返回 张尚德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禅学佛的条件
下一篇:关于阿弥陀佛
 真宝
 关于阿弥陀佛
 张老师谈弥勒菩萨
 达摩大师最重要的四句偈
 达摩书院新春唯识学七日禅修
 朱棣文的物理研究
 什么是静坐?
 南老师一生最大的成就
 念佛精要
 信仰与念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生悲悯,苦恼顿消[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现观略义讲记 第四课[栏目:现观庄严论学习]
 咸淡取决于容器[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佛教人间 心心相印[栏目:李向平教授]
 贪是诸恶之源[栏目:雪漠]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十八讲[栏目:智敏上师]
 第一一O 满月小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一一八三)[栏目:杂阿含经]
 佛无条件救度的譬喻(慧净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命[栏目:一行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