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末法思想与房山石经
 
{返回 魏承思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0

末法思想与房山石经

魏承思

  中国佛教的末法思想形成于北朝至隋代。经过北朝的废佛运动打击, 佛教徒中产生了一种“末法”思想,认为当时已经进入了末法时代。信行(540一594)创立的“三阶教”便是从这种思想中酝酿而成的。他把整个佛教按照时、处、人分作三阶,当时是佛灭1000年以后,社会浊恶,众生颠倒,到了第三阶时期,此时必须按照“普佛普敬”的佛法去做。所谓普佛,就是宣传所有人都具有佛性,一切人都没有差别,从而导致对一切人不分爱憎轻重的普敬思想。要求僧俗同信同行,勤于实践。三阶教设立无尽藏院,积聚钱帛,以供修缮寺塔和布施老病贫困之人。三阶教的教义,在佛教看来是反常的,是异端,因此,整个三阶教的历史是一部被镇压的历史。隋开皇二十年(60年)三阶教被下令禁止,以后又经过多次取缔,但仍时起时伏。在末法思想影响下,佛教徒们开始把经典刻在石头上以流传后人,体现了使佛教教义永远存在下去的护法精神。静琬的房山石经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隋大业年间(605一617)年,幽州智泉寺(今在北京房山县)僧静琬为了准备在未来佛法毁灭后,能使佛经流通于世,发愿将一切经刻于碑石上,他30年刻经不辍。静琬死后,历代有人续刻。

  自隋至明,共开凿藏经洞9个,藏石经板4195块,成为现今我们研究中国书法和宗教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返回 魏承思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南怀瑾全集序言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末法思想与房山石经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后记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九章 中国佛教的思想历程
 重整中国文化断层的宏图大业——南怀瑾先生推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南怀瑾全集序言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二章 汉文《大藏经》与佛经翻译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一章 绪论:中国佛教文化论纲
 在跟随怀师的日子里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六章 中国佛教文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分钟[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掌中解脱 第十八天 修心七义之二[栏目:掌中解脱]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八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道歌花鬘的一篇教言[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应如何超度水中溺死的亡灵?[栏目:忏悔超度·净空法师问答]
 修德、造业[栏目:宣化上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三十二卷)[栏目:净空法师]
 七觉支[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得失之道[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迷己逐物[栏目:圣严说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