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结佛缘就有好人缘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6
结佛缘就有好人缘
——《结佛缘,好人缘》序言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这是佛教经典中著名的“缘起偈”,是释迦牟尼佛教法的基石和总纲,甚至被强调为佛陀的“法身”。

  佛陀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缘起”的。人类是“缘起”的,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也是“缘起”的。人与人之间,说到底是一种缘分。缘分有深有浅,关系有亲有疏。人际关系,简言之,就是“人缘”。

  当今,人类已进入“地球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个人,人缘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生活、事业,及生存现状、未来前景。人缘好的人,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无事不成;人缘差的人,处处碰壁,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佛陀认为:好人缘是修来的。一个人,如果能修好自己的心,拥有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克制心、宽容心、忍辱心、忏悔心、精进心、禅定心、空慧心、清净心、随缘心,那么,众生都乐于亲近,一定会感召到大好人缘。

  佛陀设立八万四千法门,不外就是教化众生修持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克制心、宽容心、忍辱心、忏悔心、精进心、禅定心、空慧心、清净心、随缘心。而大乘佛法的全部精髓,可以说都浓缩在上述的几颗心中。所以,与佛结缘,修习佛法,好人缘不求自至。生活中,随处可见,结佛缘的人,用佛陀教法塑造自己心灵、规范言行举止的人,都有着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说,结佛缘就有好人缘。

  佛是什么?佛是“觉者”,是彻底觉悟宇宙真相的人。释迦牟尼在众生中“誓成佛道”的目的,是为了觉悟众生,度化众生,度化六道众生中最有佛缘、最易成佛的人类。所以,与众生广结善缘,与人类广结佛缘,是悟道成佛的资粮。故佛门语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不结众生缘,不结人缘,成佛无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在从不同角度开导众生,怎样广结大好人缘。

  现实中,有很多人的人缘很差,人际关系紧张,人们对其冷眼相向,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使其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这类人,无论办什么事,很难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问题不在于大家对他冷漠无情、不公平;很多时候,问题恰恰出在其自身。

  不难发现,人缘差的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贪婪、易怒、愚痴、傲慢、多疑、偏执、嫉妒、残忍、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心胸狭隘、刻薄寡恩、言谈粗鄙、自我封闭,等等。而佛陀的教法,则是对治众生上述习性和毛病的灵丹妙药。所以,结佛缘,学佛法,是改善人际关系、赢得好人缘的一条最快捷最便利的金光大道!

  这本《结佛缘,好人缘》,将佛陀教法落实到日常人际交往中,可以说是一部通俗易懂、趣味横生的“佛教人际关系学”。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揭示了“佛缘”与“人缘”之间的“不二法门”;以生动精炼的佛教故事、画龙点睛的分析论述,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如何遇佛缘,结善缘,断恶缘,化逆缘,抓机缘,从而广结人缘,开拓财缘,进而喜结慧缘,放下尘缘。

  全书以如何赢得好人缘为“经”,以大乘佛法的修行纲领——四摄六度为“维”,引导读者在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好人缘的同时,无声无臭地沐浴和领受佛光的温煦和祥和。

  谨以此书,愿芸芸众生,日日结佛缘,时时好人缘!愿娑婆世界,在在有佛光,处处是善缘!


{返回 卢志丹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度有缘,随缘摄化
下一篇:扫地也是修行的法门
 最伟大的赚钱秘密
 放下名相,不作茧自缚
 何谓佛法的“八不中道”?
 自强不息勤精进
 用善举唤醒迷失的心灵
 少一分名利,多一分淡定
 佛道无上誓愿成
 文殊在身边,菩萨在眼前
 禅宗注重含蓄委婉的“机权语路”
 扫地也是修行的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情有义 千载一时,一时千载[栏目:往事百语]
 皈依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受戒?受戒和不受戒有什么区别?[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流浪者群歌 五大菩萨 第五章 地藏菩萨[栏目:流浪者群歌]
 业力[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活在喜悦之中[栏目:四无量心]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十五、咕噜嘎卡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唯一的感动[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心中常无这一相?[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大威德之光--密宗大师热罗多吉扎奇异一生 第六章[栏目:热罗多吉扎]
 唯识讲要[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