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六集
 
{返回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17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六集)  2012/10/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6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一千零八十九页,倒数第六行,从倒数第六行看起:

「求生净刹是为一大藏教之总归。华严圆摄诸教,而以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经正是华严中本。於此经末,以求生净刹,普劝有情,同归极乐」。这一部经称为净宗大经,净土宗现行的一共是五经一论,五经以《无量寿经》为大经,也就是根本的经典。这一部经在长行,这个经本里头,我们看到两种体裁,有长行、有偈颂,长行是以种修福善、求生净刹做为全经的总结。最后这两句话,劝导我们要修善,要种福,要求生净土,这才是真正得到无比殊胜的利益。一定要知道轮回苦,六道轮回真的是苦不堪言,诸佛如来都知道。诸佛如来共同的一个心愿,帮助这些苦难众生,特别是六道的,帮他们离苦得乐。苦从哪里来的?从迷失自性来的。乐从哪来?乐从明心见性来的。明白心性跟迷失心性,这是苦乐的根源。心性是本有的。

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当时他的开悟,那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同一个境界。印度人盼望佛出世来救大家,所以释迦就以佛身出现。正是《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见性的人有这个能力。在中国,六祖示现的是比丘身,这就是应以比丘身得度,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现身不是自己的意思,是众生的感应,众生希望有个什么样的人出现,佛是自然就有应。佛的应身,佛的说法,佛的一生所作所为,都没有起心动念。这是佛菩萨跟凡夫不一样的,凡夫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佛菩萨没有。释迦牟尼佛从投胎到圆寂,我们中国人算虚岁,在世间活了八十年,八十年都没有起心动念过。如果起心动念,他就不是佛菩萨,他是凡夫。这是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

因为不起心、不动念,他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定就生智慧。所以智慧不是从思惟上得来的,思惟是常识,不是智慧,智慧是自性里自然流露的,这是智慧。讲经的人有一种经验,但它不属於圆满的,偶然有那么一句、二句,自己也没有想到,到时候他就讲出来了。记下来给他看,他自己都感到很惊讶,这个话我怎么会说得出来?每一个讲经的法师都有这个经验。那就是什么?在感应当中,智慧透了一点点。如果是常常这样就好了。惠能大师是经常这样的,你不问他,什么都不知道;你问他,什么都知道,他给你说得头头是道,全是自性般若流露。没有一个字、一句话,是他想想我要怎样给你讲,绝没有这个念头。有这个念头这是六道轮回的人,六道里的人需要思考,他跟我们不一样。

学佛的目的何在?一般人都知道,离苦得乐,破迷开悟。没错。苦乐有大小,大乐、大苦;迷悟也有浅深,差别很复杂,很多。佛是给我们,教我们得究竟乐,离究竟苦。究竟苦是生死,六道轮回生死太苦了。六道两种生死都要受,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出了六道,在十法界里头,这分段生死没有了,但是有变易生死。变易生死也是苦,比分段生死苦轻,轻很多,但是还是苦,必须变易生死也能够摆脱,这就叫究竟乐。所以佛终极的目标是希望我们成佛,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就成佛。成佛是回归自性,成佛得大自在。真正成佛我们的身心像什么个样子?给诸位说,身心都没有了。到哪里去了?变成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己。常寂光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整个宇宙都在常寂光里面。这真正证得,整个宇宙跟我什么关系?一体。十法界依正庄严全在其中,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也在其中,虚空法界在其中,山河大地在其中,芸芸万法都在其中。

你回归自性,所以遍法界虚空界有丝毫的动静,我们没办法知道的,你全知道,灵明到极处。所以,十法界哪个地方有缘众生,什么叫有缘?他想离苦得乐,这个人就有缘;他还没有这个念头,缘不成熟,佛来教他,他不接受,这就缘不成熟。欢喜听经闻法,这缘就成熟了,所以他一定会来。没有来去,在我们面前现身,他是光,他的体是光,光能现身,能现各种不同的身。不是他想现什么身,不是的,他没有思想;他要是有想,他跟我们一样,他是凡夫。圣人,他没有思想,就是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现,来帮助一切众生,也是帮助他们回归自性,回归常寂光。常寂光里面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没有自然现象,所以叫寂,寂是什么都没有。光,我们前面读过,「大光明藏」,那就是常寂光。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能现,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第三句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没有想到自性什么都具足,具足就是它什么都不欠缺。末后一句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遇缘就能现万法。真正不可思议,这才叫做究竟圆满。

世间这一切法,不仅是释迦牟尼佛这个报土,《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也是无量无边,都在那里教化众生。每一个佛国土,绝大多数都有六道,都有六道,所以六道轮回不只我们这一个地方,太多太多了!这些受苦的众生,佛都想帮助他脱离苦海,都想帮助他圆满成佛。这是个愿望,用什么方法来成就它?都没想出来。没想到这个方法被阿弥陀佛想到了。阿弥陀佛以无尽的慈悲,发的是真心,想帮助这些苦难众生,让这些众生都能在一生成佛,向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请教,希望佛指点他方法。佛没说,佛只是建议,你到一切诸佛国土去参观、考察,哪些法能够帮得上你忙的,你记住;帮不上的,不要。到十方刹土去调查、去研究,他用了五劫的时间,这个时间非常之长,一切诸佛刹土统统去参观过、去考察过,取长舍短,总结成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五劫参学的报告,这就是建造极乐世界这个道场的依据,完全根据这个造的。

这个道场建立成就之后,超越一切诸佛刹土。为什么?它是一切诸佛刹土里头真善美慧好的地方,一切刹土里面还有欠缺的,极乐世界没有。所以它也是集大成。五劫辛苦去采访,无量劫修行的功德,是他的愿力、无量功德之所成就,为这些苦难众生建立一个最理想的修学环境、修学的道场,这就是极乐世界这么来的。极乐世界修成到现在并不很长,经上常说十劫,这个十劫才开始,寿命是无量劫,它才十劫。我们现在往生到极乐世界,将来在极乐世界都是元老,我们第十劫就来了。这个一定要去。千言万语,劝我们作佛。

那佛是什么?很多人问,不懂得佛是什么。我们依照经典意思去给他解释,佛是圆满的智慧,这个人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能。德能从哪里说?德能当中第一德,就是寿命长远,他无量寿,他没有生死,我们人人都有。《华严经》上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我们要承认,我们自己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这样?迷了。怎么迷的?大乘经上都有详细给你解释,你怎么迷的、怎么会变成这样。现在要回头,如何恢复自己本性的德能,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没有一样欠缺。

在极乐世界,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不缺少,居住环境随心所欲。想要什么,它就能现什么;不想要了,它就没有了。因为它是性德变现,所以极乐世界所有一切建筑是无量珍宝所成。石头、泥沙极乐世界没有,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阿弥陀佛不要,所以没有;这无量珍宝好东西,他统统要。黄金在极乐世界是铺马路用的、铺地的,像我们现在柏油,铺柏油路,黄金为地,铺马路的。衣服,想穿什么衣服,衣服已经在身上了,不需要裁缝,你想什么质料,你看,它就是那个质料,所以妙极了。它永远不会脏、不会染污,所以也用不著洗衣服。那个地方人身心清净,清凉自在。

第一殊胜的就是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永远不中断。我们坐在讲堂听阿弥陀佛讲经,同时我们有分身的能力,有分身、有变化的能力,能分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每一尊佛面前都有自己在那个地方礼拜、供养,这是修福。听经闻法是修慧。所以极乐世界人一天到晚干些什么?就这两桩事情,修福、修慧。到这两样事情圆满就成佛了。所以佛在经教里头常常念到的,「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足就是佛的圆满成就。二是什么?智慧圆满、福德圆满;足是满足,满足就是圆满。智慧满足了,福德满足了,这就成佛了。所以佛怎么可以不要?那些人不要佛的,他不要智慧,就愚痴;不要福报,他就贫贱。你们这一生有这一点福报,是你过去生中在佛门修的,不是在佛门你修不了这么大的福报。但是你这一世投胎,迷惑了、糊涂了,你不再修了。不再修,你这一点福报享完就没有了,那时就苦了。这佛哪能不要!

可是现在这个世间,真正讲佛教没有了,看不到了。寺庙不是佛教,佛菩萨形像不是佛教,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佛教在哪里?我曾经问过我的老师,他把佛教介绍给我,我跟他学哲学,我们最后一个单元的课程是佛经哲学。我从这个地方认识佛教,以前不知道,以前以为佛教是迷信、是宗教。老师告诉我,我怀疑,他说你年轻,你不懂。佛跟哲学有什么关系?老师告诉我,释迦牟尼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在这个单元课程里面我们才明白了。那佛在哪里?老师告诉我,不在寺庙,寺庙没佛,在经典。老师给我说,在过去两百年前,那个时候的和尚都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他说他真修、他真懂,现在的这些和尚不学了,会念经,经什么意思不知道。老师这个指示对我非常重要。如果他不说清楚,我到寺庙向出家人请教,结果不是像老师说的那样,我就会怀疑。他把话讲清楚了,他说现在人他不学。佛教是学校,寺院庵堂哪有不讲经、不教学的道理!

日本前首相鸠山邀请我到日本讲经,我在那里讲了半个月,有些日本出家人来听经,告诉我,日本在四百年前,寺院也是天天讲经。他们接受西方文化,逐渐把这个疏忽了,所以日本寺庙不讲经四百年了。中国寺庙不讲经两百年了。所以今天佛教在世界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形式,我们要认清楚。真的佛教是一种,释迦牟尼佛所传的。释迦牟尼佛是教学,三十岁开悟,开悟就教学,开始教学,七十九岁过世,整整讲了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不讲经。常随弟子,就是跟著他不离开的,也就是说,他所教学主要的对象,要帮他们提升。来的时候,就小学一年级的程度,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帮助他们提升。一直到他们毕业,佛就走了。

最初讲的经典《阿含经》,那就是佛的小学。小学的经典好懂,全是做人的道理,我们今天所说的伦理、道德、因果,都讲这些东西,很容易懂,学了马上用上,小乘经。小学办了多少年?十二年。为佛教育扎根,它不是世间东西,世间东西小学六年够了,它要十二年。十二年之后办中学,方等,方等是中学,方等八年。跟前面十二年加起来,二十年。二十年基础之后才给你讲真东西,这是佛要说的,真正想说的;没有这个基础,给你讲,不懂。这二十年讲般若,般若讲的是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就是今天所说的高等哲学、高等科学,他讲这个。确实今天哲学、科学所研究的跟佛经上同一个科目。佛讲的比他们清楚,比他们周到,他们讲的还有欠缺。二十二年,般若二十二年,这就好比大学。最后的八年讲法华,等於是研究所。法华讲什么?把宇宙人生真相如何能够跟自己现实的生活结合成一体,它不是抽象的,它是真正的利益、真实的受用。也就是说,让我们过这个日子、过生活,是诸佛如来的生活,不是凡人的生活,得大自在,得真的安乐。这一生干这个事情,把学生一直带上来,带到学生成佛,他走了。这是真正的佛学。

我们看到近代物理学家他们研究的报告,研究宏观宇宙的,观察宇宙边际,他们的报告说,能够观测到的宇宙的边缘,只能看到百分之十,另外百分之九十不见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个报告我们一看就懂。科学家能够观察到的是十法界,十法界是他的边际,十法界以外他见不到。那些诸佛菩萨他们回到实报土,实报土是法性身、法性土,科学仪器侦测不到。科学仪器不能离开阿赖耶,十法界是阿赖耶,所以十法界是它的极限,宏观极限,十法界是边缘;实报土,再往上去,它看不到。微观,就是量子力学,他们是从反方向,那一个是无限大,量子力学是无限小。无限小里头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讲的什么?宇宙的源起,宇宙从哪来?怎么来的?这些万物从哪来的?我们人从哪来的?研究这个东西。阿赖耶的三细相,真没想到被量子力学给揭穿了。三种现象,物质现象完全被揭穿了,科学报告跟大乘经典讲的完全相同。但是精神现象,就是念头,念头也被发现了,但是念头究竟是怎么回事情、究竟从哪里来的,还不知道。另外一个就是能量,阿赖耶的业相,也知道,没搞清楚。

我们相信再有二、三十年,可能他们把这两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到那个时候,科学家承认了,佛经是高等科学。无论是宏观宇宙、微观宇宙所看到的,佛经上全有,三千年前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了,你们现在用科学方法证明。虽然证明是一样的,但是科学家不得其用。那佛呢?佛得其用。为什么?佛是用禅定功夫,亲证的。你没有定功,你完全是用机器、机械、仪器,帮助你观察到的。观察到,你知道了,但是用不上,不能把它变成生活。科学家如何能得其用?放下才行,跟佛一样,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行了,你就成佛了。这些东西你统统都能用上了,用上就是六种神通出现了,那是作用。所以这个典籍里有这么多微妙的东西。这是什么?这是人的本能。所以佛这个话说得好,佛所有的,一切众生个个都有,佛没有比我们多一分,我们也没有比他少一分。问题就在我们迷了,他觉悟了。凡夫要成佛,理论上很简单,就是叫你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

那要不要这瞎修行,藉用这些功夫?没有这必要。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五祖道场有讲堂,他没去过一次;有禅堂,他也一次没去过。五祖分配他的工作是碓房里面舂米破柴,现在讲做义工。道场每天吃饭,大概有一千人,所以厨房里面用的人很多。他是樵夫出身的,砍柴的,所以做他的本行,他就是舂米破柴,就是他的用功处所。这桩事情五祖忍和尚看得很清楚,他自己清楚,别人不知道。传法的时候,五祖没传给别人,传给他。说明佛法的修学,方法微妙无量无边,有些要苦读,有些不必要。原理完全是一个,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道,目的是什么?目的都是叫你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是这个。如果你真听懂了,什么都一放下,立刻就成佛,一点都不麻烦。别人要修几十年!五祖半夜召见他,跟他讲《金刚经》大意,我们估计不超过两个小时,惠能从凡夫就成佛了。

理,我们完全懂得,就是放下。那我们的困难?困难就是放不下。我们放下,跟他没有两样。所以经上说本来是佛。净土宗的理论,就是《观经》上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是什么?佛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就是佛。现在我们迷了,迷了,真心不见了,真心变成妄心,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什么样子?妄心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有执著,这是妄心。如果我们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我们就成佛了,跟阿弥陀佛一样、跟释迦佛一样、跟十方一切诸佛一样,没有两样,自性里面智慧现前,德能现前、相好现前了,样样都能现前。就差这么一点点。

如果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好处?第一个永远不生病,第二个长寿而年轻,不会衰老。这东西要不要学?秦始皇做了皇帝,想长生不老,做得到!那个时候佛法没到中国来,这佛门有,这个不是假的,这第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我们居住在这个地区决定没有灾难。为什么?现在量子力学家他知道,物质环境随著人念头在转,你的念头善,纯净纯善,身心健康。如果你的念头里头充满了贪瞋痴慢疑,他就可以断定你,你的五脏六腑有毛病。如果你不贪、不瞋、不愚痴、不傲慢、不怀疑,你身心健康,你五脏六腑一点毛病都没有。居住的这个环境,也是这五样东西招来的灾难。贪,招来是水灾;瞋恚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是发脾气来的,瞋恚来的;愚痴是风灾;傲慢是地震;怀疑是山崩地陷,地会陷下去,山,像现在土石流,会倒下来,那是什么?怀疑。所以说,我们能把这个烦恼的根断掉,贪瞋痴慢疑断掉,真正做到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身心健康,外面环境不会出毛病。

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了,也是大声疾呼,但是人不相信。美国布莱登博士,前年在悉尼开会,一些科学家在那边开会,两天。我们净宗学院有八个同学去参加,听他们的报告。第一天是报告量子力学最新的发现,我们看到很欢喜,跟佛教愈来愈近了。第二天,他们专门讨论二0一二马雅灾难预言。这都快到了,十二月二十一号,银河对齐。他们讨论的结果,两派的看法,认为这个灾难可能发生,一半的人,百分之五十;认为这个灾难不可能发生,也是百分之五十。那会不会发生?再看看十二月二十一号是真是假的,这个谜底就可以揭晓。

但是银河对齐是个天文现象,大概二万五千多年会有一次,我们碰上了。银河中心是一个大黑洞,黑洞是个天体,它有很大的引力,就是吸引力。麻烦是因为这一天那个黑洞、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这个引力肯定会干扰太阳,会把太阳的风暴拉起来。这个拉起来对地球非常不利,拉起来什么?对地球就愈来愈近,这个愈近的时候,就影响地球了。科学家认为,最轻的是地球上人所发射的太空的卫星全部会破坏,会被太阳风都消灭掉。那这就影响了通讯,飞机找不到方向,在海里头航海找不到方向,就怕影响南北极偏差,我们的方位判断都不准确了。这是最可能的,是最轻的。

严重的,最害怕的是怕它引发海啸,就像涨潮一样,这潮水特别大。那如果是它引发的这个海啸,灾难还不至於太严重,最怕的是它把海底超级火山引发爆发了,那这就麻烦大了。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上超级火山有十几个,都在海底,在大洋的里面,陆地上只有一个,就是美国的黄石公园。黄石公园是个活火山,科学家也做报导、也害怕,这个火山要爆发,科学家估计火山口长四十五英里,宽三十五英里,这世界上没见过的,火山灰喷出来,二十公里。那我们今天国际航班,飞机飞行的高度都是十公里,正好在它的一半。这个火山一爆发,美国就亡国,美国三分之二的地方不能住人,就毁灭掉了。这个火山灰喷在这个空中,跟著地球环绕,这一圈,跟它同纬度的一圈,空中都被这个火山灰掩盖了,看不到太阳。火山灰落下来,完全落干净需要一年三个月。这一年三个月,这个地区很麻烦,草木不生,是没有阳光,没有这个热能,非常寒冷。会产生这个灾难,这个灾难都是人类空前大灾难。

海底如果这个火山爆发,科学家估计说可以引发一千米的海啸。这一千米的海啸,随著波浪冲向岸边,大陆的岸边,它会慢慢降低,降一半,五百米;再降一半,两百米,两百米都不得了!上一次日本海啸,十米。印尼苏门答腊的海啸,死了将近三十万人,也是十米。所以一百米的海啸就不得了,怕这个事情发生。科学家的看法,两派意见不同,都要到时候这个谜底才能揭晓。所以这些东西可以给我们做参考,我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

量子力学家提出来,物质环境永远是跟著念头走的,就是如果我们能够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可以让这些灾难不发生。这是美国布莱登博士说的。不但不发生,还会把地球带上更好的走向。这就是我们的思惟能改变外面环境,这思想能改变环境。最好的思想是什么?这经上告诉我们,无数次的教导我们,念佛。念阿弥陀佛,我们的心就跟阿弥陀佛相同;念阿弥陀佛,我们的福慧就跟阿弥陀佛相同,这还得了!所以一切念头是以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最善。我们身上哪里不舒服的话,放下贪瞋痴慢疑,一心念阿弥陀佛,不要去想身体,自然没事了。这个治疗的方法妙绝了!医生认为这是奇迹,科学家知道什么原因,因为物质是由念头产生的,所以念头可以控制物质。

物质这桩事情搞得最清楚,我看的报告是德国的科学家普朗克,爱因斯坦的老师,他一生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我们中国人所谓的「上天不负苦心人」,真的在他一生当中把这个谜底揭穿了,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是人意念当中产生的幻觉。他们把物质分析,分析到最后物质不见了。这桩事情佛在经典上说过,也用分析法,分析到最小的物质,佛经上的名词叫极微色,色就是物质,极微,也叫做极微之微。这个佛说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极微之微被科学家找到了、发现了,他们的名词叫微中子,真的是极微之微。微中子体积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它的体积等於一个电子,原子里头的电子,等於一个电子,也就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这微中子。这个东西再分没有了,没有了,看到是什么?看到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才晓得,原来物质现象是念头波动现象所产生的,科学家发现。那个跟佛经上讲的一样,佛经上告诉我们,「色由心生」,色就是物质现象,从哪里来?心生出来的。所以大乘佛法的总结,全体是心,整个宇宙就是念头,是念头变的。

所以念头,能够把念头集中,这个念头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一个人的念头集中,可以改变星球在太空运行的轨道,有这么大的能量。我们现在问题就是念头散漫,像光一样,这一盏灯光四面八方照,四面八方统统照,散的。如果把这个光集中起来变成一条线,激光,激光能够穿透钢板,有那么大的能量。可是散开,它就没有了,一张纸它都透不过去,集中起来的时候能穿透钢板。我们这个念头集中还得了!所以佛怎么知道的?佛就是用念力,集中,佛能集中,集中就是禅定,禅定就是集中。佛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心不要分散,不要胡思乱想,集中在一点,那个能量就大!念佛的人,佛教导我们怎么集中?就集中在一句佛号上,它就产生不思议的力量。佛在经上说的这个,现在科学家做证明。智慧是自己本有的,不是外头来的。外面来的是知识,不是智慧,向外所求的这些知识有局限性,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头都带著后遗症。不像智慧,智慧能解决问题,没有后遗症。中国人、印度人自古以来求智慧,不重视知识。现在人重视知识,没有智慧,所以他的心是散乱的,他有妄想,他有杂念,妄想、杂念非常之多。

这下面说,华严圆摄诸教,《华严》的经义通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所以《华严》称为根本*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概论,佛法概论。展开来说,这个诸教可以说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无量法门,都离不开《华严》。但是《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意思就深了,《华严》最后尚且归净土,归到这部经上,那这部经比《华严》还高。今经正是华严中本,这是前清彭际清居士说的,这是佛门的大德,宗教显密圆融。於此经末,我们现在学的这个经,学到最后了,长行就学到此地,下面是偈颂,这是长行最后,这个经的末后,以求生净刹,普劝有情,同归极乐。

「今所劝者,正是弥陀之本愿」,阿弥陀佛没有别的,就是希望我们赶快发心到极乐世界去。「释尊及十方三世如来之本心」,一切诸佛的本心,一切诸佛的本愿,没有别的,就是劝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到极乐世界,佛就称心如意。「世尊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实欲众生同入弥陀一乘愿海,而得真实究竟之大利」。名,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利,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世间人追求的是小名小利,辛苦得不得了。真正念佛人,他所追求的是大名大利,大名,名闻十方世界,名闻虚空法界。「信愿行中,愿为机枢。出生死海,唯赖愿王」,在修行的核心,枢纽就是愿。我们必须要愿生净土,愿意追随弥陀、亲近弥陀,做弥陀弟子。这比什么都重要,你有这个愿,你就决定得生。

「方便多门,禅密教观,八万四千,门门皆可,但归元无二。诸方便中,究竟方便唯在往生」。说到明心见性,方法太多了,大乘教里面讲八万四千,每一个门道都可以明心见性,都可以成佛。所以《金刚经》上佛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禅密教观,「教观」,我们有参考资料,「教相与观心」。这个教观,教是教相,观是观心。「教相者释迦一代之教法」,这他教学的方法,「由自己之宗义而分别判断」。像释迦一代时教传到中国来,中国的祖师把它分为八个宗派,这是从教相上分的。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各人有各人的分别、判断,但是统统都能成就。「观心者,观念自宗所立之真理」。每一个宗虽然讲的不一样,但是它都是通的。好像我们一个器皿,八面玲珑,你在每一个方位上看,它不一样,但是它是一体,进门去完全相同。在门外,它的门很多,门窗很多,都是真理,问题是你怎么入进去,进去就是证得。

「如天台宗以五时八教为教相,以一心三观为观心」,这举天台的一个例子,「乃至如真言宗以显密二教十住心为教相门,以阿字不生为观心。此二门虽通诸宗,而天台一家之发挥,冠於诸宗」。它讲得清楚、它讲得明白,所以讲到教观,大家都喜欢用天台的讲法。后面这天台说法,「止观大意曰」,《教观纲宗》,都是天台的,「略述教观门户大概,今家教门」,这个今家是指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以龙树为始祖」,天台宗的始祖;「慧文」,二祖,「但列内观视听而已。洎乎南岳天台」,这个地方天台就是指智者大师,「复用法华三昧,发陀罗尼,开拓义门,观法周遍」。这里注解讲了,「义门即教门」,也就是教学的方法,采用《法华经》,贤首的《华严》,智者的《法华》。过去译经,依照这个经的义理、方法来修行,都能明心见性,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教观纲宗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这个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佛教。佛是释迦牟尼佛,祖是历代祖师,佛跟祖师代代相传的是什么?教观而已。教学的方法,解门,观心是行门,解行相应。这个观,用哲学的名词,人生观、宇宙观,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要依教理,要依教学方法,这叫真学佛。那不懂得教,也不懂得观,这不是学佛,没学佛。所以今天在这个世间,确确实实我们看到人家称为佛教,有六种不同的形式。有教有观的,这是真正释迦如来的佛学,就是它有教学的理论、有教学的方法,用这些方法来帮助你,把你许许多多错误的看法、想法纠正过来,让你看到宇宙人生真相。真相大白之后,你就不迷了。破迷开悟,你就得乐了。

这个乐如世间,与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不相干,贫富贵贱不相干。不是说这个乐,你有很高的地位、很多的财富,不是这个。孔夫子没有财富,也没有地位,可以说他是平民,他的乐一般人不懂,他真乐!学生当中颜回,颜回之乐是出名的,快乐,每天快乐无比,什么都没有,贫穷到吃饭的时候饭碗都没有,用竹子编个篓子装饭;喝水,杯子没有,葫芦瓢,穷到这种程度。「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夫子称赞他,「回也不改其乐」。他乐的什么?乐的是道,他对宇宙人生真相,他明白、他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所以快乐无比!释迦佛有,他父亲是国王,他不出家他是太子,他继承王位,可是十九岁放弃了、不要了。放弃富贵,他当然有乐,他会比皇宫里的那个快乐更快乐,他不会去找苦吃。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知道,佛教人离苦得乐,不会教你离乐去吃苦,哪有这种道理!这个乐是真乐,你必须要真正契入,不契入,你不知道。

所以佛祖之要教观而已,这就是真正佛法。「观非教不正」,教是什么?释迦牟尼佛的经教,你要不依经教的标准,你走歪了、走邪了。「教非观不传」,教怎么传下来?教要真正修行,要真正觉悟,这观是觉悟,才能传得下去。如果他没有真修,光是依照文字来讲解,这个不行,讲错了。现在有一种,学校里有开佛经课程,我年轻的时候还教了五年。台湾那个时候,中国文化学院,现在已经提升到大学了,文化大学。我那五年是教佛经哲学,我跟方老师学的那一套在学校就用上了。有没有真修真学?没有。胆子大,年轻,误人子弟。必须真修悟入,这才能传。

像惠能大师,你看五祖忍和尚跟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契入了。说出他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他的毕业论文,二十个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祖一听,行了,不必说了,衣钵给他,叫他赶快走,就毕业了。这五句话,观,他真的入境界。神秀跟他十几、二十年,没有入境界,讲文字不是讲道理。观是讲道理,这道理跟文字相应。所以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罔是什么?迷惑。有教无观,天天学经教,没有入境界,迷惑。「有观无教」,有观无教是盲修瞎练,「则殆」,殆是危险,不知道你偏差错到哪里去了。所以教观是一体,不能分离的。

现在有变成学术的佛教,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世间法,这是有教无观则罔。这是有讲、有听的,没有修的、没有证的,把佛经当作一门知识来研究。这是很多学校开这个课程,老师不是修行、不是证果的人。另外一种就是宗教的佛教,现在我们一般所看的,把释迦牟尼佛当作神来看待,把菩萨、阿罗汉都当作神明,多神教。全错了,真冤枉!不能不承认,大家都这么说。还有最近新兴的,有企业的佛教、有观光旅游的佛教、还有邪教的佛教,这么多,你学的是哪一种?用这个标准好,有教有观,这是释迦牟尼佛所传的佛教。这就是有讲经、有听经,有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修行,有证果,往生就是证果,这才是佛所传的正教。净宗学人心净佛土净,心地清净,万缘放下,信愿念佛,没有妄想、没有执著,这个是佛教,得搞清楚、搞明白。现在真正佛教很少,真的没看到。

我这一生三个老师,少一个都不行,我都不会成就。方老师接引我入门,让我知道佛教是什么。当初最初的认识,佛教是哲学,释迦牟尼佛是教育家,我们是用这个眼光看他。一生教学,他的身分,要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的义务工作者,一生教学不收学费,尽义务。多元文化,他的学生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信什么教都可以来学。他没有叫你去改信宗教,没有,为什么?它本身不是宗教,它是教育。像一个大学,不管你信什么宗教,你分数考取了,统统收。这在经典里面我们看到,有不少是外面宗教的信徒,宗教的传教师,佛都教,不必改变宗教。信宗教与学佛两回事情。学佛是跟佛学智慧,这要搞清楚、搞明白。现在教跟观没有了,建一个寺庙还收门票,释迦牟尼佛要晓得做何感想?摆上他的像放在那里收门票,在世一生教学没有收过一分钱学费。所以我们学佛要把佛究竟是什么,得搞清楚、搞明白,不能搞颠倒了。

这个下面,「玄义十」,第十卷下,玄义是《法华玄义》,这里面讲的,「今释此三教,各作二解:一约教门解。二约观门解。教门为信行人,又成闻义」,这是教门。教门他听明白了、他听懂了,成就闻慧。「观门为法行人」,又叫成慧门,成慧的意思,观门是真干,依照这个理论去修行,成就智慧。你看看,教门如果没有修行,他成就的是知识,成闻慧门,知识。「闻慧具足」,那就是闻是有教,慧是有行。「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好像人有眼睛,太阳明照,你看得清清楚楚,有闻有慧,有教有修。

底下括弧里头说,「自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这解释上面的,依照佛所教的方法去修行。那我们这个经里面所说的三种净业,也叫做三福,这必须要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头一条。如果没有做,光听讲,懂得,这是有教无行,得不到真正利益。有教有行,我真把它做到了,得真正利益。这个利益是世间孝子、是世间的好人,中国人讲圣贤君子,圣是做到顶点,贤是次一等,最低限度是君子,好人。「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那是真正佛弟子。三皈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落实在哪里?落实在戒律,戒律能够帮助你做到。圆满落实在教观,教观帮助你圆满达到。戒律帮助你扎好根基,得真干,不真干不行。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行菩萨道,自行化他。自己得到利益,不要忘了众生,要全心全力去教化众生。这是什么?这报佛恩,佛的愿望,一切众生都成就。我成就了,我要帮助佛教化众生,接引众生,众生真正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圆满功德。所以,「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闻慧是解,思慧是悟,一个听经他听懂,他能解、能行,悟是开悟了。所以「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依照佛的佛法去修行。这是教观名词的含义。

这下面说,诸方便中,究竟方便唯在往生,这一句非常重要!八万四千法门,究竟方便是最方便的、最容易行的一条道路,成佛之道,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修行他法」,修别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欲於今生超脱三界,则为难行道」,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事情麻烦!「唯此求生净刹称为易行。净宗正修,首推持名」,净土宗的修行,就是教我们信愿持名,持名就是念佛。一定要真信,这个法门的理太深,不懂理,信可以,只要你相信你就会有成就,明白理成就很快,不明白理成就也快。所以理明不明白没有关系,理明白了,我信心坚定;那个不明理的人,他信心也坚定。所以他成就是平等的,一样的成就,这个是不可思议的法门。

「但习余门,而能发愿求生,亦为弥陀摄受,而横出三界」。不是修净土的,修其他法门的,我也想往生行不行?行。无论学哪个法门,你到最后,说我想到极乐世界,我把我所修习的这个功德回向极乐世界,求生极乐世界,行。净土法门非常广大,阿弥陀佛统统摄受。就在临终最后那一念,这一念有人劝他,求生极乐世界好,他念头一转,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成功。再告诉诸位,不管信什么宗教也能成功,这妙不可言!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它是平等的。无论信仰什么教,只要认真修行都是好人,宗教里头没有教你做坏人的。可是传教确实像我们刚才看到的,信解的人多,契入的人少,所以虽然讲经讲教,讲不圆满,这里面不免产生很多误会。这个误会造成了障碍,也造成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实在讲宗教跟宗教没有冲突。佛教跟这个世间、跟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冲突,为什么?佛法肯定宇宙之间一切法都是从自性流出来的,同一个生命共同体,怎么会有冲突!所以无论修什么教,最后你觉得极乐世界不错,阿弥陀佛那里很好玩,我去一去,行不行?行,没有不行的。你到极乐世界参观一下,再到你那个天堂看看,你喜欢哪个地方你自己可以挑选,法门真广大!真正不可思议!

我们这一生遇到了千万别错过,所以一定要真正用功夫,多用一点时间来学习这部经典。这个经典真正搞懂了,至少你是个信行人,你不迷惑,你认识佛教,你认识净土,你不怀疑它,你不会毁谤它。自己成就,我相信你也会带著你的家亲眷属,你喜欢的人,你都希望他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天天在一起,不到极乐世界,以后见不到面了。六道里头各人走各人的,再也遇不到了,遇到也不认识,可是极乐世界认识。到极乐世界还有个好处,家亲眷属沦落在六道里头,无论在哪一道你都能看到他,你也有能力帮助他,这个功德利益到哪里去找?找不到第二家了。

极乐世界是大同世界,极乐世界是和谐社会,极乐世界是学校,没有听到那个地方有天王、有上帝、有天主,没有,佛经你去查,从来没说过,那里头没有士农工商。它那个社会非常单纯,查遍一切经只有两种人,一个是阿弥陀佛,一个是菩萨。我们去都是菩萨身分,阿弥陀佛是老师,菩萨是学生,它是学校,到那边是学习、是上课。但是到那个地方,确实自性智慧流出来了,不思议的智慧、不思议的神通,能力恢复了。六种神通,佛说是我们的本能,每个人都有,只是迷了,觉悟之后统统都恢复了。有天眼通,那个天眼不是普通天眼,能够看整个宇宙。看整个宇宙,就像看眼前手掌上东西一样,清清楚楚。宏观能看整个宇宙,微观,就是今天讲的量子力学,极其细微的东西都看得清楚。看到宇宙的源起、看到生命的源起,看到在六道轮回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你全能看到。这些众生跟我们什么关系,恩怨情仇全部看明白了。到那个时候看明白就晓得,过去糊涂干这些事,现在觉悟了,这些人统统把他度到极乐世界去,都是有缘人。

这是极乐世界人的生活,极乐世界那边人每一天的活动,很热闹。这样热闹,没起心、没动念、没分别、没执著,就妙!这个就是《还源观》上讲的「随缘妙用」。妙是什么?你自己永远在定慧当中。定,自性本定;慧,是自性本具的真实智慧,统统现前。「是故此经以求生净刹总收前文」,这一部经到此地这一句做总结,劝我们断恶修善、求生净土做为总结。下面是偈颂,长行文到这个地方就结束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五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七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三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观论颂讲记 悬论 一 中论作者释者与译者[栏目: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
 三学与八正道(子实)[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