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返回 印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75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印光大师著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全体转为烦恼恶业。因兹久经长劫,轮回生死,如来愍之,为说诸法。令其返妄归真,背尘合觉。使彼烦恼恶业,全体复成智慧德相。从此尽未来际,安住寂光。犹如结水成冰,融冰成水。体本不异,用实天殊。然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各随机宜,令彼得益。所说法门,浩若恒沙。就中求其至圆至顿,最妙最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统摄诸法,上圣与下凡共修,大机与小根同受者,无如净土法门之殊胜超绝也。何以言之,一切法门,虽则顿渐不同,权实各异。皆须修习功深,乃得断惑证真,出离生死,超凡入圣。是谓全仗自力,别无倚托。倘惑稍未尽,则仍旧轮回矣。且皆理致甚深,不易修习。若非宿有灵根,即生实难证入。惟有净土法门,不论富贵贫贱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农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习。由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娑婆苦恼众生,是故较余门得果为易也。凡我有情,闻是净土法门者。当信娑婆极苦,西方极乐。当信多生已来,业障深重,匪凭佛力,骤难出离。当信求生决定克期得生。当信念佛定蒙慈悲摄受。由是坚定一心,愿离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狱,绝无系恋之心。愿生西方,如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着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佛。譬如切事系心,凡百作为,不忘此事。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须发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贪瞋痴,戒杀盗淫,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则心与佛背,感应道隔。但种来因,难获现果矣。若志诚念佛,行合佛心,心口相应。如是念佛之人,至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必然亲垂接引,往生西方。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此则全仗佛力,不论功之深浅,惑之有无。但具真信切愿,决定万不漏一。至于已断惑者求生,则顿超十地。已登地者求生,则速证佛乘。所以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菩萨,皆愿往生也。具十恶者念佛,尚预末品。将堕狱者念佛,亦登莲邦。因兹张善和,张钟馗,雄俊,惟恭等恶人同出轮回也。其它戒善具修,定慧均等,居尘不染,处浊恒清,克志西方,高登上品者。如群星之拱北,众水之朝东,何可得而胜数耶。是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以其为如来普度众生之要道,众生即生出苦之妙法故也。

 


{返回 印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宗教不宜混滥论
下一篇: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净土决疑论
 印光大师永思集 悼文 赞词 挽联 诗偈 书简 跋语 附录
 临终三大要
 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
 印光大师法语 求子之道
 印光法师年谱(信西居士敬编)
 印光法师 信愿念佛百问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三、示修持方法
 印光文钞全集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四
 印光法师事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七节 唐代密教的三位大师[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学佛要修戒定慧 To Study Buddhism, We Must Cultivate Prece..[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静坐与喜悦之路 八风不动[栏目:护法法师]
 白云禅师访谈纪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无量寿经 第四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结集是什么意思,印度佛教史上发生过的结集有哪些?[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