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远离嗔恚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5

远离嗔恚

人起嗔恚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偏执的。比如对某人生起嗔恚时,眼里就只认他是敌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不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认为最最讨厌,这就失去了内心的质直,有了非常重的偏执。其实对方有很多地方值得赞美、值得欣赏。但心里有了嗔恚,就变得非常不公正。

如果我们对待任何众生,已经不再生嗔恚了,再进一步转化,心里就会常常为众生的利益安乐着想。这样,不论是遇到亲疏、贵贱哪一种有情,心里总是想让他们得到利益安乐,而这样的想法会让自己常常喜悦,这样就是成就喜悦心法。

每次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的利益着想时,是不是内心充满了善心?而内心充满了善心,是不是满怀喜悦?比如我们准备去利益众生时,往往心里会油然生起欢喜。正在利益众生时,有很清净的善心,更加欢喜。最后见到众生已经得到了安乐,又自然会有发自内心的欢喜。所以常常保持利他的善心就常常处在喜悦中。

如果能从今天开始,尽量少一些“看不惯”,看什么都是好的,不管它高高低低、好好坏坏,只要不加分别、一味地欢喜,就把一尊欢喜佛从心里请出来了。好好忍辱去嗔心,就常有欢喜佛在。一下子起了分别,眼里有了可恶,就又遭殃了,又变成魔王了。所以佛和魔都是自心所现。

有个体育记者去国外采访,因为走得太急,一脚踩在一位外国老者的脚下。老者反过来对他抱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走得慢,阻碍了你。假如我走快点,你就踩不着我了!”这下把记者羞得脸红。只要内心放开,天地就成了无比宽广。如果一定要争出个胜负来,那结就越结越紧,只会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

再从正面想:现在我不生嗔心,就能消除多生的业障,就能修集很大的福德,就能成就安忍波罗蜜,所以我应当欢喜顺受。像这样思维好嗔恚的过患和安忍的利益后,就让心安住不动,由此让自己所行的善法达到圆满。

每一次遇到别人为难你时、对你态度不好时、或者伤害你时,都是修远离嗔恚的机会,这时不能放过,应当如法地思维、观察善法,以正念提醒自己:我现在不能动嗔心,这一动嗔心就是火烧功德林,就是百万障门开,就会损坏我多劫以来勤修的善根。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远离忿怒
下一篇:远离贪求
 没有“我”,地球照样转
 远离邪见
 “我”的假相
 看东西
 靶子
 网络,魔障?
 不要宰杀活物
 起心动念不离因果
 对治“我”执的方法
 什么是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三章 北宗正义 四、南北分宗[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佛的愿力[栏目:仁焕法师]
 出三藏记集 2 四十二章经序[栏目:出三藏记集·白话文]
 极乐和娑婆的时间和修证速度有什么不同?[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因地不真果受苦[栏目:宣化上人]
 闻法的动机[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把佛教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付勇)[栏目:佛教与经济]
 鹦鹉念佛往生[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守住正见[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无为法要怎样做?[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