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闻思修应踏实一些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6

闻思修应踏实一些

我们说过,若能执守本体,那么妙力起现一切之相,无论是顺缘还是逆缘,均成为本体之庄严。但是有些人在此处就会有这样的疑问,若照此规律,是否就可以舍弃一切善法而去缘取一切恶业,顺着我们众生的习气飘动也无有过失?

当然是有过失的。因为在你如是行持之前,先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你是否能够执守本体?如果不能做到执守本体,那么言行顺从凡夫的习气而飘动自然就是有过失的。

类似这样的疑问还是挺多的。往昔有居士问我,若圆满证悟佛果后从事一切恶业,是否有过失?

请问一下,何谓证悟佛果?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就是说断绝一切恶业是成办佛果的力量,那么已经成办佛果的时候又怎么还会形成恶业呢?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以前讲解过,无论是成办西方极乐世界还是成办解脱,其结果就是要时时调伏贪嗔痴烦恼。也就是说,成办解脱的特点就是,贪嗔痴烦恼已经消尽,并且已达到心之自性。此时内心还会顺从贪嗔痴烦恼而飘动吗?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现前不急于探讨究竟果实当中到底是什么样境界,执守本体以后要怎么办,恐怕这些都还不是我们现前需要解决的事情。如果你对这些探讨真的很感兴趣的话,我想你是否能先观察一下自己现前见解的高低程度,这样的观察和探讨可能比较合适也比较有意义一些。因为我们把现前所具有的一切都搁置一旁,而去寻找成佛以后该怎么办,恐怕真没有多大意义。

因此我们在理解一句教言的时候,若只能从文字上面了解其中的道理而无法真正实践这种见解的时候,就说明文字描述和你的内心修学完全是两个概念,此时还是多踏踏实实地修学为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理解气脉明点
下一篇:依止上师和观修前行的重要性
 圆满次地道之必要
 不能将修学密法当作功课来对待
 为什么说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内心
 面对显现恶知识,如何净观五种圆满?
 时刻都不忘失精进修行
 具器弟子之法相 四 誓言清净
 为什么说念诵是遣除违缘的方便
 断恶行善就是逐渐调伏内心烦恼
 密宗调顺烦恼之次第
 为什么说不能贪执境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转生孤独地狱的故事[栏目:上师讲故事]
 救命饮食 导言[栏目: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
 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栏目:玄奘精神]
 什么是等觉?[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从生活专注中也可得到开悟[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十二贩卖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三节 黑衣宰相道衍[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栏目:学诚法师]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