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嗔心之过患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6

嗔心之过患

嗔心是五十一心所法之一,是在心上安立之法。内心具有嗔心者,会在言谈举止中显现出愤怒之相。嗔心的过失是非常大的,诚如《入行论》中曰:“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上述能被嗔心焚毁的善法指的是随福德分善根,也就是未被三殊胜法摄持的善根。但具足三殊胜法行持的善根不会被摧毁。因此我们从事一切善法都应该以三殊胜即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和结行回向来摄持。若能如实做到,即便善法圆满以后又起了嗔心,则除了嗔心本身具有过失之外,不会摧毁以前所成办的一切善法。

此时不妨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从事了不少善法,但其中不具备三殊胜的有多少?当我们起一次嗔心之时,那些没有以三殊胜摄持的善法早已经没有了。有些人口中、心中时时记挂着自己以前从事的善法,但此时可以问问自己,你在从事这件善法之时是否以三殊胜法摄持了?若没有,你所从事的善法功德可能早就消尽了,何必一直牵挂呢?

因此,在了知嗔心的过患之后,我们在从事一切善法之时都要具备三殊胜法。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圆满无上窍诀法对于观想的要求
下一篇:修行人应断绝嗔恨心
 修学密法是否需要积累资粮
 佛法各教派互不相违
 如何理解一法当中圆融一切法义
 如何在梦中修行
 如何理解与上师无别
 上师瑜伽统摄大圆满法修行之总纲
 结行回向令善根不断增上
 断除对内在有情的贪恋
 感觉强烈并不代表解脱
 调伏自己的内心是佛教的宗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栏目:净慧法师]
 相应50经 支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如幻的显现,了然的心[栏目:达真堪布]
 盲人问颜色[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杀戮无辜,上干天和[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32、有人说,前面问题中关于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可得的道理,在《金刚经》等经论中早就知道了,但是和没..[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十一愿、诸根具足愿[栏目:信愿法师]
 老年人日子所剩无几,为何要念佛?[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论佛教的师资法--以《行事钞》为中心(释胜心)[栏目:其它法师]
 大善大恶,超出数外 Great Good and Great Evil Can Transcend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