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嗔心之过患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5

嗔心之过患

嗔心是五十一心所法之一,是在心上安立之法。内心具有嗔心者,会在言谈举止中显现出愤怒之相。嗔心的过失是非常大的,诚如《入行论》中曰:“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上述能被嗔心焚毁的善法指的是随福德分善根,也就是未被三殊胜法摄持的善根。但具足三殊胜法行持的善根不会被摧毁。因此我们从事一切善法都应该以三殊胜即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和结行回向来摄持。若能如实做到,即便善法圆满以后又起了嗔心,则除了嗔心本身具有过失之外,不会摧毁以前所成办的一切善法。

此时不妨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从事了不少善法,但其中不具备三殊胜的有多少?当我们起一次嗔心之时,那些没有以三殊胜摄持的善法早已经没有了。有些人口中、心中时时记挂着自己以前从事的善法,但此时可以问问自己,你在从事这件善法之时是否以三殊胜法摄持了?若没有,你所从事的善法功德可能早就消尽了,何必一直牵挂呢?

因此,在了知嗔心的过患之后,我们在从事一切善法之时都要具备三殊胜法。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圆满无上窍诀法对于观想的要求
下一篇:修行人应断绝嗔恨心
 唯依信心获加持
 信心与根机
 净观与信心
 加持源于信心
 次第根机者的修学不会一蹴而就
 法不依正法而行,法反成为堕入三恶趣之因
 信心是守持密宗誓言的基础
 关于信心的疑问
 座下护持戒律与转变逆缘非常重要
 通过网络或者光盘是否能获得传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造金刚经 灭无量罪 (唐 法藏)[栏目:释门法戒录]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七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方便与究竟[栏目:体方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