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中应避免的污点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3

修行中应避免的污点

作为追求即生解脱的修行者,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应避免戒律的污点、禅定的污点和智慧的污点,如此方能迅速成办解脱大业。

所谓戒律的污点,就是持戒不清净。我们应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从小乘别解脱戒到大乘菩萨戒乃至密宗的誓言,有没有污点?若有污点的话,会形成解脱极大之障碍,故应立即忏悔,消除这些障碍。我们天天都在讲解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在短短的时间中成办永恒不变的快乐,是我们今生最大的事业。在成办这项大事业的过程中,当然会经历一些苦行。之所以觉得“苦”,并不是我们太伟大的原因,而是我们无始时来烦恼太沉重了,总认为随顺自己的习气、想怎样就怎样才“快乐”。但在进入佛门开始修行之后,再不能随着自己的习气和烦恼漂泊,三门要断恶从善,要管好自己的心,谨言慎行,取舍因果。从这个角度而言,修行是一门苦行。但即便是苦行,想到我们所成办的自他二利的大事业,还是应该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绝不能让自己的戒律有污点。

所谓禅定的污点,是指我们追求解脱、行持出世间禅定者,禅定堕入世间禅定之中。我们平常在讲法过程中,反复讲解禅定的修行次第和辨别要点,目的就是要我们反观自己所行持的禅定,与哪一个境界相同?这种境界能否树立出世间禅定?我们进入佛门、行持善法并不是为了凑热闹,也不是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而是为了成办解脱。为了这个事业,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把世间诸多琐事乃至追求搁置一旁,若因为禅定存在污点而令自己今生与解脱失之交臂,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时时要反观内心、细致辨别为妙。

智慧总分闻思修三种智慧,我们主要传讲修行中的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能把修行中的错谬纠正于正法之中。我们在讲法的过程中,都在传讲很多道理,如萨迦班智达在《涅莫问答》中阐释的成办解脱的四要义(传承法脉清净、通达方便、认识智慧、善巧运用),我们理解得如何?在实际修法中,是否完全如理如法?如果有不符合历代传承祖师教言之处,是否能及时发现并立即纠正?如果对这些行道理趣似懂非懂,在修行中掺杂自己的私心,随自己喜好而行持,则说明我们的智慧已经有了污点。

为了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能始终行于正道,我们应时时反观自己的身心,观待戒律、禅定、智慧是否有污点。若没有污点,就说明我们所行持的法与历代传承祖师没有丝毫之差异,除了时间的区别之外,成办历代传承祖师的密意即在眼前。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天都应该观想无常
下一篇:关于信心护持及是非抉择
 慈悲缘有情
 座下护持戒律与转变逆缘非常重要
 如何理解“无等上师”
 行持善法不能只走一个过程
 维因果无欺而调伏烦恼
 在家居士的行为准则
 为何要视师如佛
 不能轻视三殊胜法
 当视上师为法身佛而祈祷
 具器弟子之法相 七 弟子法相与解脱的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踏上心灵幽静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生命的自然周期[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佛教对行为的看法[栏目:星云法师]
 真心不是无情的镜子[栏目:雪漠]
 什么是“童子瓶佛身”,为什么说“童子”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跳出烦恼的怪圈[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收益 Helpful Teaching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永嘉大师的天台禅法 四[栏目:达照法师]
 弟子日课为楞严咒,持咒时心神安定,请问可否一切时皆诵此咒,并回向净土?[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为什么学佛 第四章 三界 3.色界天的禅定功夫[栏目:能弘法师]
 早上起床的时候应该怎样发心?[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