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教证二法不宜偏堕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7

教证二法不宜偏堕

经云:“无上救护即法宝。”因此,只有依止正法,我们才能出离轮回怖畏,证悟诸佛密意。

《屠夫真言》云:“佛教总分教证法”。教法是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所宣之八万四千法蕴,如《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归纳起来,含摄在十二部之中。证法乃修行者实修教法自心所获之道验,即内心所悟之法义。简而言之,教法乃经律论三藏,为理论;证法即戒定慧三学,是实践。作为修行者,必须通过闻思受持教法,以实修受持证法,于实践中证悟教法之真义,如此才是圆满的正法,绝不能偏堕一边。

然而,圆满通达三藏、证悟三学却非易事。如华智仁波切曰:“清净能仁之三藏,圆满之义难通达……佛子于彼之三学,圆满成就亦非易。”那该怎么办?华智仁波切告诉我们:“若知一词之法义,如此即是教法也……虽生刹那之善意,如是即是证法也。”就是说,哪怕只对佛法的一字一句有所了知,其中已含摄了教法;哪怕内心中只生起刹那的善念,其中也已含摄了证法。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地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骛远、盲目高攀,通过现前一点一滴的积累,相信我们的见解会不断增上,对教法的理解、对证法的实践都在进步之中。

比如我们平常根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在阅读着各式各样的法本、历代传承祖师的传记等等,也在行持着各式各样的善法,这其中已经含摄了教法和证法。

此外,我们都在修学着上师瑜伽导修或者成熟口诀法。在修行过程中,从世间禅定乃至出世间胜观,虽然尚未圆满通达,但也稍许知道一些教义,所以称之为教法。在实修中,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获得了一定的境界,称之为证法。若进一步细致观待,座上修行之时,我们都是止观交修。通过观想能精通一切法义,称之为教法;如是修行能证悟到一切法之教义,称之为证法。

以上都是告诫我们,修行就是在圆满教证二法。若于此中偏堕一边,则非圆满。所以我们要时时反观自心,修行有没有偏堕?是不是圆满?特别是修行禅定的弟子,若仅仅安住于无念,能否圆满教证二法,很难所言。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待所行善法是否具备功德之标准
下一篇:密宗弟子如何圆满教证二法
 如何选择具德上师?
 观修无常是为了成办快乐
 加持不违因果
 修学上师瑜伽提到要成办三种清净
 菩提心的功德和愿菩提心的学处
 在家居士应坚持修法
 行为应随顺与当地
 人身难得当抓紧时间修法
 谨慎护持密法
 关于信心的疑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人间的一味解心妙药[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无伪的温情[栏目:佛网文摘]
 怎么才能见到佛[栏目:佛网文摘]
 74 生死自如[栏目:石头路滑]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四八)[栏目:杂阿含经]
 念佛 当生成就之佛法(李炳南居士)[栏目:净土宗文集]
 宗镜录 题解[栏目:宗镜录·白话文]
 业处篇 第五节、调整坐姿[栏目: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讲述 以下赞妙观察智四十二颂[栏目: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佛教里面是怎么讲人类的起源?[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