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教证二法不宜偏堕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0

教证二法不宜偏堕

经云:“无上救护即法宝。”因此,只有依止正法,我们才能出离轮回怖畏,证悟诸佛密意。

《屠夫真言》云:“佛教总分教证法”。教法是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所宣之八万四千法蕴,如《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归纳起来,含摄在十二部之中。证法乃修行者实修教法自心所获之道验,即内心所悟之法义。简而言之,教法乃经律论三藏,为理论;证法即戒定慧三学,是实践。作为修行者,必须通过闻思受持教法,以实修受持证法,于实践中证悟教法之真义,如此才是圆满的正法,绝不能偏堕一边。

然而,圆满通达三藏、证悟三学却非易事。如华智仁波切曰:“清净能仁之三藏,圆满之义难通达……佛子于彼之三学,圆满成就亦非易。”那该怎么办?华智仁波切告诉我们:“若知一词之法义,如此即是教法也……虽生刹那之善意,如是即是证法也。”就是说,哪怕只对佛法的一字一句有所了知,其中已含摄了教法;哪怕内心中只生起刹那的善念,其中也已含摄了证法。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地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骛远、盲目高攀,通过现前一点一滴的积累,相信我们的见解会不断增上,对教法的理解、对证法的实践都在进步之中。

比如我们平常根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在阅读着各式各样的法本、历代传承祖师的传记等等,也在行持着各式各样的善法,这其中已经含摄了教法和证法。

此外,我们都在修学着上师瑜伽导修或者成熟口诀法。在修行过程中,从世间禅定乃至出世间胜观,虽然尚未圆满通达,但也稍许知道一些教义,所以称之为教法。在实修中,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获得了一定的境界,称之为证法。若进一步细致观待,座上修行之时,我们都是止观交修。通过观想能精通一切法义,称之为教法;如是修行能证悟到一切法之教义,称之为证法。

以上都是告诫我们,修行就是在圆满教证二法。若于此中偏堕一边,则非圆满。所以我们要时时反观自心,修行有没有偏堕?是不是圆满?特别是修行禅定的弟子,若仅仅安住于无念,能否圆满教证二法,很难所言。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待所行善法是否具备功德之标准
下一篇:密宗弟子如何圆满教证二法
 可以带小孩子受皈依戒吗?如何为他讲解佛法道理?
 随力行善
 梦中修行离不开平时正念的护持
 大修行者涅莫之问答录
 为什么修行要断除恶念之发心
 上师瑜伽圆融藏传佛教的全部教义
 共同乘皈依
 慈悲缘有情
 胜义菩提心
 观修前行而精进修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花儿的启示[栏目:日常的佛心]
 观音心咒解脱转经轮功德说明[栏目:转经轮专集]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89.鸡足山拜迦叶 Bowing to Mahakasyapa in Chi Tsu Mountai..[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相应23经 一切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十章 杂阿含经中的譬喻[栏目:黄威南居士]
 福报具足好运来[栏目:禅林衲子心]
 20 金刚般若论会释(唐.窥基)[栏目:04 经注]
 发地藏之大愿 行地藏之大孝演培[栏目:演培法师]
 在家人在戒方面怎样做?[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