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要七支坐法的要点为何?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1
问:身要七支坐法的要点为何? 答:双足跏趺坐:若能双盘最佳,因双足跏趺坐身体自然形成安适、稳固、端直等状态。若暂且不能,单盘及散盘亦可。因大圆满重在调心,应尽量保持坐姿的舒适自然。 双手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拇指轻抵置于脐下(男女相同)。亦可将双手覆置双膝之上,称为休息印。 身体端直如箭:身体端直,不倚不靠,不松不紧自然端坐。若身体坐式过紧,如用力挺腰等,则易生胸闷、背部不适等现象,且易起现诸多妄念(掉举);若身体坐式过松,易现不清明或昏睡(昏沉)。 舌抵上腭:上座时应舌抵上腭;若心已安住,则不必动念观察自己是否舌抵上腭,而以护持修行所缘对境为要。然亦不应以解脱七支坐法为借口,因懒惰而不舌抵上腭,应不舍方便如理而行。 眼睛平视前方:双眼自然睁开,既勿太大或太小,亦勿过于专注于某个目标,应如平常视物般自然而广阔地目视前方。 身要七支坐法又称为持身,乃调心之殊胜方便,故应极为重视,力求做到如法、精准。若初始坐姿错谬,以后积习难改,修行很难增上,成就更无从谈起。故修行之初,勿急于求成,应扎实地打好基础。一般来说,初学者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调整坐姿。若觉身不安稳,应细致观待问题在于何处? 自宗虽强调三不动摇修法,但初行者若于禅修过程中发现坐姿偏斜或过紧过松,应及时调整、校正,切勿将错就错,反成陋习。若禅修时难以久坐,应观察身体重心是否中正?若重心偏斜,则应调整直至重心位于身体中线,并且保持身体端直如箭,从上到下细致体会身体哪一部位存在紧张,进而调整。 若禅修时昏沉严重,一方面由于修行见地不够,未恒时护持正念;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身心过于松缓或环境过暖(室温过高或者衣着过厚)所致,也应及时调整。再者,禅修时,眼、耳、鼻、舌、身五根应尽量做到自然,因伴随成就的神通及神变等一切功德都将于五根自然中呈现。总之,初行者切勿轻视持身前行,即使初步不能圆满,亦应如法努力调整身要而修持,不能以自然为借口,随顺自己懒惰、放逸的习气,如倚靠、闭眼小憩等,如是非法行持反成障碍解脱之因。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坐于沙发或卧于床榻是否可以修法?
下一篇:在入座的准备中,如何忆念上师恩德,祈请上师加持的?
 为什么说“皈依”是佛教区别于外道教的根本?
 能观的意识和能感知的意识是不是两个意识?
 目前只闻思和实修上师的法...只遵照一位导师的教言...是否可以?..
 为逝者念诵强制往生法需要注意什么?
 世俗菩提心包括哪些方面?
 面对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该怎么办呢?
 请问五根不动摇清如大海,是否是指眼根能看到但不去辨别?
 为什么说晨起是禅修最好的时间?
 何谓上师加持?
 我母亲一年前因癌症去世,我还能为我的母亲做一点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二 鹏耆舍经[栏目:经集 二 小品]
 家里供的佛像换一下位置,还要做什么仪式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居士传二十二[栏目:居士传]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栏目:陈大惠居士]
 慈悲三昧水忏祈愿文[栏目:佛教·法会篇]
 The Lankavatara Sutra - Chapter XIII. Nirvana[栏目:A Buddhist Bible]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二节:识蕴 第三项: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佛塔的中国化[栏目:佛教与建筑]
 自知时至--免子[栏目:哼哈一如说]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大寂比丘尼)[栏目:般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