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圆次第观想本尊要求达到“明(明了)、净(纯净)、稳(稳固)”,上师瑜伽修法对此有何要求?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5
问:生圆次第观想本尊要求达到“明(明了)、净(纯净)、稳(稳固)”,上师瑜伽修法对此有何要求? 
 
答:修持上师瑜伽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止观交修,以信心与上师相应而赤裸觉性,其中念诵心咒和观想皈依境是赤裸自性的方便,但并不强制初行者一开始就完全达到“明、净、稳”的标准,只需初步能将心专注于皈依境即可。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步观想上师皈依境难以清晰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念诵莲师心咒、观想皈依境到什么程度可以停止念诵、开始安住、观想皈依境?
 我年纪大了,打坐时是否可以背后靠一个垫子,还是背必须要挺直?
 禅修时应该睁眼还是闭眼?
 诽谤上师...做了忏悔,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很罪恶。此时要如何自我对治?..
 既然一切有情本来佛,现在又为何堕落为凡夫呢?
 内心一直无法真正生起修法的紧迫感,应该如何观修?
 什么才是善?如何理解“善”?
 一般来说,有相止需要修行多长时间方能进入无相止?
 每天需要观修几遍四厌离法?
 得到传承的标准是什么?
 请问众多道友是否应该经常共修上师瑜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和谐思想诠释及其当代意义[栏目:杨曾文教授]
 涅槃与轮回 Nibbana and Samsara[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觉悟入门—回归心灵[栏目:达照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佛陀与佛法[栏目:佛网文摘]
 修行也有〝过渡期〞[栏目:法藏法师]
 圆融而超脱的佛教财富观[栏目:陈永革博士]
 结合大悲心的空性慧[栏目:雪歌仁波切]
 《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该如何来理解?[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有人说“学佛应从读经入手,不应从读论入手”此话有道理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