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理解赐予皈依之上师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3

如何理解赐予皈依之上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先了解一下,依共同而言,上师可分为六种,即《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云:“总师引师誓言灌顶师,酬忏师与令解心续师,以及窍诀传承诸上师。”其中前三种称为共同上师,而赐予我们皈依戒之上师即第二种上师:引师。
所谓引师即赐予皈依戒,将自己从误道和邪道之中引入正道法门者,即为引导上师。 我们初次开始进入佛门的时候,都受过皈依。但是现前在汉地,很多弟子总认为,只要皈依谁就是谁的弟子,而实际上我们所皈依的是皈依三宝而不是皈依某一个人。可能有些又会问,那密宗不是前面有个皈依上师吗?但是这里需要了知的是,所谓的皈依上师是前提具备三宝功德的基础之上而依止这位导师的,但这依止并不是一种单调性。因为凡是所有具备三宝功德的一切导师都在皈依的范畴之中,而不是一个或两三个导师。这样一来,其实我们皈依的对境是非常宽阔的,并不狭隘。

很多弟子都在说,以前受过皈依,现前又觉得另一个导师非常贤善非常慈悲,故问能否再受个皈依,把他也当作我的导师呢?当然前面你在受皈依的时候,凡是具备三宝一切功德的导师都在我们皈依的范畴之中。所以即便不受第二次皈依你也同样是这位导师的皈依弟子。因为以前我们都曾口里诵过,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若是诵过乃至所皈依的对境是三宝的话,现前所有具备三宝功德的一切导师,都在皈依的范畴之中,用不着再受第二个第三个等等若干个皈依。

故吾等弟子需真实了知“皈依上师”之含义,汝若已受过皈依,无需反复在不同的上师面前求受皈依。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与性格之较量
下一篇:谨慎护持密法
 金刚道友产生矛盾必须要及时忏悔
 现世生活很快乐为什么还要希求解脱
 错传法义的过失
 修行者要懂得将烦恼转为道用
 感觉强烈并不代表解脱
 禅修之中产生恶念怎么办
 轮回是苦之 三 轮回无量苦 祈请怙主度
 功德增长的标志
 居士修法如何避免易现之弊端
 调伏内心就是调整根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四节 吉藏的破邪显正说与四重二谛说[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印祖故事 77、修订山志满夙愿,力显大士慈悲力[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行菩萨道[栏目:如孝法师]
 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法语[栏目:王骧陆居士]
 [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心性理论是惠能悟道弘法的核心[栏目:刘先和居士]
 坦诚无欺[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61 无上法宝[栏目:没时间老]
 《前行广释》思考题 第105~125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