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说饶益有情戒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9

略说饶益有情戒

普巴扎西仁波切

所谓饶益有情是指现见见道法性真谛之际,以四摄摄受一切所化众生,把他们安置于成熟解脱的正道中。实际上,只有见道以上才能真正饶益有情。

往昔众多弟子问阿底峡尊者:“平常一个人在幽静山林修学和饶益众生哪个更重要?”阿底峡尊者回答说:“若自心尚未成熟,未证悟见地,行持饶益众生之行为则宜缓。”因为不具功德之凡夫,由于不懂佛法之故,纵然表面上似乎在饶益众生,实际当中可能会造极大的罪业。即便是资粮道与加行道的修行者,虽然本身具备一定的功德,但由于功德没有圆满之故,若摄受弟子、饶益众生,就像把自己的水倒入他人的水杯一样,他人可能得到利益,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了,甚至可能形成一种违缘和障碍。而见道以上的修行者由于证悟法性真谛,在救度众生的同时,自己的见解也会日益增长,乃至日臻圆满。如同一味名贵药材,刚刚长出嫩芽之时,由于尚不具疗效之故,不宜过早采摘炮制入药。此时最要紧的是保护苗芽,让它继续生长成材。作为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沉重时期的初行者,最重要的是调伏自己的内心,护持见解之芽渐次达到圆满,所以不要急切地想在行为上饶益众生。

这里所指的饶益众生,是完全抛弃自己的修行,为众生做事业。在自己的见解没有圆满之前,这样的行持还是过于太早。但这里绝不是否定利益众生的行为,相反,从事力所能及的善事应该多多益善。比如周围有些非常虔诚的信众,但由于多方面条件不成熟的原因,对佛法完全不理解,我们应该为他们讲解一些共同法要,比如三殊胜法(加行发心正行无所缘,结行回向殊胜所摄持,此乃趋入解脱三要法),以及高僧大德所传讲的一些共同修法要点、共同前行等,此时决定不会有过失,相反还会增长自己的功德。如圣者龙树大士亲传曰:“如白石粉涂饰之宝塔,冬季月照更加明亮。若有精通智慧做供奉,即能增长多闻等功德。”但在为他人宣讲这些共同法的时候,一定要反观自己的内心,绝不能掺杂丝毫谋求名闻利养的私心。

因此我们在饶益有情之时应该善巧,一方面在见解还没有圆满之前,完全抛弃自己的修法为众生做事业还是过于太早了,应该先好好修学;另一方面,在修学的同时,应该力所能及地饶益一些众生。

总之,我们平时在做每一件善事之时,都应该仔细观待是否具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是否在一法之中圆满三戒,若如是具备的话,那是非常非常好的。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略说严禁恶行戒
下一篇:修行人应细致取舍因果和严净戒行
 为何说生活的本质即为佛教
 禅修时应做到自然
 修持上师瑜伽的重要性
 凡夫与圣者信心的区别
 大修行者涅莫之问答录
 法与根机相应
 细致理解前行基础扎实的标准
 修学禅定不可轻视方便教授
 依佛法正念对治贪心
 智慧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异部宗轮论》初探(定源)[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禅生活的真谛[栏目:净慧禅语]
 入菩萨行论 第四品 不放逸[栏目:贡噶旺秋堪布]
 禅定的几种分类[栏目:达真堪布]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6[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佛说懈怠懒惰的危害[栏目:卢志丹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0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三卷)[栏目: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六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天台念佛观[栏目:法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