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心语·正见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3

【普巴扎西仁波切·金刚心语·正见

临终时念诵阿弥陀佛,可以接引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含义在于对阿弥陀佛的敬信。若一心祈祷阿弥陀佛,临终时自心与阿弥陀佛融为一体,其功德呈现西方极乐世界。反之,平时若未忆念阿弥陀佛,临终则跟顺着往昔的习气而漂动。

我们这里的许多人如果到社会上怎么也能谋个活路,但是我们放弃了这些来出家,要想想我们是为了什么出家。我经常对人说如果说我这一生做成了什么大生意,那就是——我出家了!

佛教对于我们今生的生活、事业,有着很大的意义。生活中不会时时以自己为中心,导致他人烦恼;从事业的角度当中,无福报的人,纵然如何打拼,都难以成功。因此信仰佛教对于今生必不可少。但是今生是短短的时间,未来的时间则是无量的。因此不能为了当下而当下,要精进修法

佛教并不神秘,也不是一种传说,就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

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到:现实如同梦境,一切皆为虚幻。

佛教就是告诫我们怎么去认识生活的本性。正是由于我们平时没有认识到生活本性的缘故,所以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及痛苦。

佛教是一种圣地。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佛教一切行为均为胜义,并无你我之分。时时刻刻都在平等当中,这才是一种圣地之标志。

佛教最基础、最根本要信任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

修法的目的是在信任三世中而调整自心,最终证到佛果。

世间虽然具有少许快乐,但根源终究还是痛苦。

正因为末法时代的众生烦恼沉重,才会把佛法当作迷信。

生前如果好好修法,临终当下就能获得自在。

什么叫做佛法呢?生活的本质就叫做佛法。你要是懂生活之本质。那么,无论生活有多么迁变,你也不会构成内心极大的飘动。

真正于佛法生信之人,心中最大的理想就是于一生中证得佛果。

心何时清净,即为西方极乐世界。

人们应该珍惜的是现在拥有的一切,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金钱、权力。贪恋欲望是厄运的源头,贪欲的膨胀,使简单变得复杂,轻松变得沉重,早晚会把你带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境地,快乐最终被淹没。

财富的取得不是凭空瞎想、奔走四方就能得到,也不是靠不切实际的行为取向,它是靠平常积累一滴一点的福德,并挖掘自己深处的潜能才获得的。

在一个人吃喝不愁的时候,更要积累福德资粮,不要到了没吃没喝、一切不顺利的时候,才想到积德的利益。只有在平常修行中,认知积累资粮功德的人,才会懂得珍惜因果。

从初步修法开始,都是在不同的方便之中创造二种资粮。 

心为一切法的来源及根本,在享受往昔福报的同时,继续创造善法,方名为真实有益之人生。

积累福德资粮以依教奉行为上。 

今生值遇无上金刚乘密法,皆由往昔已积累不可思议之福慧二种资粮。

死要面子和顾面子的人,是学不到本领的。坚定自己的信心,虚心向他人求教,才是做好自己事业的正确途径。而死要面子、逃避求教者,只能导致失去暇满人生的机会。

扶老人一把,最多是一个人道德水准的体现;若扶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那就是圆满道德水准的巅峰。

力量的表现方式有多种,滴水也能穿石。有时温柔比粗暴更有力量,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好好把握。

语言是由人掌握的,我们可以让它变成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也可以毁灭幸福和快乐,而让伤心、绝望充斥其中。相信每个心中有爱的人,都会选择前者。

孝道是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基础。若将孝顺父母之心推而广之,施于一切众生,即为菩萨真实之广大发心,亦是成佛之唯一种子,其义大矣。

于现世之法希求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无从爬上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改变你的世界,必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态。

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人生中会有许多无形的枷锁,稍不留意就会套住我们前进的双脚并阻碍心灵的健康。因此改变人生的困境,只能靠自己。别人只能告诉你在什么位置。

圣人时时面对现实,凡夫时时逃避现实

依靠佛法不仅可以临时改变空虚之心境,甚至可以彻底改变人生。

一切恶念、恶言、恶行,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地狱;一切善念、善言、善举,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天堂。不要让怒火燃烧理智,弃恶就是从善。

什么是妙法?就是涉及到十善业之上。

所谓的究竟安歇之所,并不是指某个特定或具体的时空,而是从无明的困惑中获得解脱。这种境界不一定要等到死亡以后才能呈现,如六祖大师曰:“一心行善者,西方极乐世界即在眼前。作恶多端者,极乐世界远在十万八千里。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心语·信心
下一篇:金刚心语·趣入佛门
 信心的重要性
 密乘十四根本堕罪忏悔颂
 信心是守持密宗誓言的基础
 观想无常与精进修法
 为何要视师如佛
 不能将修学密法当作功课来对待
 真正获得甚深教言,言语沟通不可忽视
 共同前行的重要性
 如何在睡眠当中修行?
 次第根机者绝不能轻视共同前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唐玄奘大师与《瑜伽师地论》[栏目:玄奘研究]
 顿悟之道[栏目:吉祥荟萃·冈波巴大师全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一一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定解宝灯论 3 第二问题:声缘怎证二无我[栏目:定解宝灯论]
 日灾祈安道场说法[栏目:太虚法师]
 本性大手印与光明大圆满修行次第要略(释迦室利大师造)[栏目:其它善知识]
 共修放生[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菩提心的晴雨表[栏目:达真堪布]
 戒律的现代意义(济群法师)[栏目:戒律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