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共同乘皈依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7

共同乘皈依

普巴扎西仁波切

根据发心的不同,皈依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下士道皈依、中士道皈依和上士道皈依。若我们是站在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发心之中而皈依,那么即便我们所皈依的对境有多么殊胜,最终得到的也只能是三善道和独自涅槃之果位,而非成为解脱之因。因此若想成办解脱,上士道皈依之发心不可缺少。

根据皈依的对境不同,则可以将皈依分为共同乘皈依、不共同密乘皈依、捷径金刚乘皈依和究竟三身皈依等四种。今天我们稍许讲解一下共同乘皈依。

所谓共同乘皈依就是诚信佛为本师、法为道、一切僧众为行道之伴侣而皈依佛法僧三宝,此即为共同皈依。我们也都要依他入门而逐渐成办更高见解的皈依。

我相信,很多信众往昔都已经受过共同皈依,那么我们现前就要对皈依有所了解,知道皈依以后该如何行持,只有如理造行才能迅速趋向解脱之道。

往昔我在汉地的时候,听到很多受过皈依的弟子对我说,他皈依的是某位法师、某位堪布或者某位导师等。我想若有这样的想法,也就充分地说明了,现前他对皈依的理趣可能还不是非常通达。

要记住,我们所皈依的对境并非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所有的佛法僧三宝。有些也可能会问,藏传佛教不是还有皈依上师吗,难道不就在是皈依一位导师吗?

皈依上师可不是这么理解的,所谓皈依上师是指上师在具备三宝功德的前提之下而皈依上师,实际当中所皈依的仍旧是三宝。当导师不具备三宝功德之时,他并不在我们所皈依的范畴之中。因此我们对皈依三宝的的理解还应该要细致一些才对。

例如往昔你在一位汉传佛教的法师面前受了皈依,虽然是在某一位法师面前受的皈依仪式,但我们皈依的对境并非只是这一位法师,也就是说,你所皈依的对境就是佛法僧三宝。因此凡是具三宝功德的一切导师,活佛,堪布乃至尊者,他们都在你的皈依范畴之中。

有时候我也问一些居士,以前是否受过皈依?他们说受过,但以前是在汉传佛教一位法师面前受的皈依。我说这非常好啊。他们接着又说,现前他们想在藏传佛教一位导师面前皈依,所以期盼着我能够再给他们授一次皈依。

我想,求授第二次皈依当然没有什么过失,有条件的话,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若当时条件不允许的话,我相信你以前所受的三皈依就已经包含一切了。也就是说,如果我具备三宝之功德的话,往昔无论你在哪一位汉传佛教法师面前受皈依的时候,我也就已经在你皈依的范畴之中,因为你所皈依的是佛法僧。如果我不具备三宝功德的话,那么即便我说自己是导师,我也仍旧不在你的皈依范畴之中。

往昔由于我们对皈依对境的理解过于狭隘而不够广大的缘故,因此我们的信心也非常偏袒而不普遍,所以即便是从事佛教的一些事业善法,功德仍然增长得非常缓慢,这与我们对佛教理趣是否通达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现前我们都说自己是皈依三宝的弟子,那么对皈依的理趣就要通达细致一些,对皈依对境的理解也要更广大一些,而绝不能站在偏袒的立场之中去理解,因为偏袒的信心得不到圆满之加持。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者应该时时观察己过
下一篇:密乘皈依法
 过午不食——利于修行之饮食方便
 何谓功德
 天天都应该观想无常
 信心与根机
 应细致理解佛教的最高境界
 具器弟子之法相 七 弟子法相与解脱的关系
 略说菩提心
 共同外前行是否是次要的法,能否省略不修?
 支分誓言忏悔颂
 忏悔的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静坐与喜悦之路 多关心生命学[栏目:护法法师]
 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栏目:竺摩法师]
 对一切都恭敬[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绝对之价值[栏目:悟光法师]
 大圆满龙钦心髓往生法[栏目:修法仪轨]
 佛经故事之“良医救子喻”[栏目:佛网文摘]
 护眼尊者的故事[栏目:南传法句经的故事]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五篇 不灭虹身 第六章 甚深伏藏大圆满[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四)[栏目:能利法师]
 人死何必悲泣[栏目: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