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真正的佛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2

什么是真正的佛

普巴扎西仁波切

昨天我们说过,获得断证一切功德即为佛,而上师之外再也无法树立一个佛。比如往昔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示现涅槃之前,我一直依止在他老人家的身旁而听闻众多教言。此时如果有人说莲花生大师、释迦牟尼佛或者阿弥陀佛亲自从刹土降临人间,并且正在某地弘扬佛法,我想我也不一定过去。这么做的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我对莲花生大师、阿弥陀佛或者释迦牟尼佛没有信心的缘故,而是因为在我心目当中,上师之外再也无法安立第二尊佛。如果还有第二尊佛存在的话,那也只是是我想象之中的一尊佛而已。

例如以前噶玛林巴的一位眷属在进入中阴后,见到了莲花生大师的形象。但是此时呈现在他眼前的莲花生大师不仅没有长胡子,手里也没有拿着五股金刚杵这个法器。所以他就开始怀疑,这一尊到底是不是莲花生大师?因为莲花生大师应该是有胡子的,但眼前的莲花生大师并没有胡子,莲花生大师手里应持有的五股金刚杵也不见了,那么这一尊到底是不是莲花生大师呢?就在他还在疑惑的时候,莲师就亲自为他授记了。因为真正的莲花生大师,并不是在于是否有胡子的这个外相之上。

同样的,我们也反问一下自己,我们现前对佛是如何理解的?难道用景德镇的陶瓷烧制,或者用铜锻造,用泥雕塑,用木雕刻的这些佛像就是我们心目当中的佛吗?

要记住,真正的佛并不是一种外在形象,而是内在已经获得断证一切功德,此方为佛之境界。我们现前想要成办佛陀的果位,趋向于佛陀的境界,并不是为了变成如释迦牟尼佛一样的金灿灿,也不是为了变成像阿弥陀佛一样红,或者像普贤王如来一般的蓝。我们欲成就之佛果并非为了变成这般的五颜六色,而是要具备本体清净和自性清净,这才我们要趋向的境界,要证得的果位。

因此,即便面对他相续当中的佛,也应该要树立在获得断证一切功德之上,即从内在当中去树立佛的境界,而不是站在外表的形象之上。

虽然有时候我们从外在的形象之中说能看得见佛,但这种看见可能就是一种幻觉吧。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很不甘心,为什么自己明明看见佛像了,却还说这是一种幻觉呢?此时就要铭记之前所述,佛并非是一种外在形象而是一种内证境界,因此你现前所看见的就是一种幻象。

如果看得见的幻想都能安立为佛的话,那么现前我们物质条件也还不错的条件之下,不妨多印一些唐卡,并且挂满房间的四周,这样的话,无论你抬头仰望,看还是左顾右盼,满眼皆是佛,不就是一直安住在佛的境界当中吗?但是实际当中,可不是这么回事。因此要记住,外在的一切都是显现,真正的佛应该是从内心之中安立。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何要视师如佛
下一篇:当视上师为法身佛而祈祷
 以信心听闻、修持柯日密咒洲网站公开的全部法义,皆得圆满清净之传承..
 阐述见解应准确用词
 略述三种上师
 拳拳利众心 殷重父子情
 应放下对世间的贪执
 忏悔的功德
 佛法理论应纳入心相续之中
 为何要视师如佛
 观待所行善法是否具备功德之标准
 何谓妄念之规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传心法要[栏目:净空法师]
 二O一二年九月十三日观音佛七共修第一课[栏目:悟演法师]
 内观基础 目录 一、英译序[栏目:内观基础]
 19.一万支射不出去的箭[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本份与命运[栏目:仁焕法师]
 根、尘、触[栏目:体方法师]
 《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讲记(4)[栏目:梦参法师]
 杂宝藏经白话 吉利鸟缘第三十三[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栏目:传喜法师]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一课 破邪的提婆尊者[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