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行持善法应具出离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7

行持善法应具出离心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在初转*轮时,首先就是传讲苦谛,也就是在讲解轮回过患。佛陀由此告诫一切众生,我们应思维轮回的痛苦,并对轮回生起真实厌离之心。

因此现前当我们在从事一切善法之前,首先要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具有出离心?若不具有的话,那么即便我们所从事的善法数量有多么广大,也终将成为人天福报,而非成为解脱之因。所以,为令我们所从事的善法都能转变成解脱之因,出离心不可或缺。这一点必须要铭记心中。

作为一个修行人,当然我们每个人的条件因缘不同,所从事的善法和数量也并不相同。有些可能做善事多一些、有一些念诵心咒多一些,也有一些人会多做一些礼拜。但无论你所从事的是何种善法,从事善法的数量有多少,首先都要观待一下自己,内心是否具出离心?当不具备出离心的时候,即便你所从事善法有多么广大,最终也只能得到人天福报,而非成为解脱之因。

以前有一位汉地的居士问我,他曾见到几个道士也在组织放生,还对他讲了很多关于慈悲心的道理,因此当时他就有一个疑惑,佛教和道教都说自己是慈悲为怀,要多多从事善法,那么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呢?

当然,同样是从事善法,我们仅仅从表面来观待,两者似乎是没什么区别。彼此都在讲解以慈悲心为怀,都在教诫众生要多多行善,那么区别在何处呢?区别就在于出离心之上。

出离心可以分为小士道出离心、中士道出离心和上士道出离心。道教所信仰和供奉的是天界的一些仙和神,因此他所追求的目的是天界。虽然他也厌离三恶趣,但追求的目的还是在轮回范畴之中。所以这样的发心称之为小士道出离心,他是一种善的发心,但并非希求解脱之发心。对佛教徒而言,我们必须站在大士道出离心的立场之中去从事善法。

由于发心之基础不同,即便是从事同一件善法,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细致理解并且记住这些道理,时时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真实生起了厌离轮回之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应细致理解佛教的最高境界
下一篇:略说菩提心
 理解窍诀之法后还要精进修行
 信心要经得住考验
 应细致理解佛教的最高境界
 修行应与如法道友为侣
 略述三种上师
 居士修法如何避免易现之弊端
 为何要视师如佛
 修行人应当精进
 日常生活中调伏自己的内心非常重要
 佛法理论应纳入心相续之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鳝冤啮臂[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过午不食的两个用意[栏目:达真堪布]
 慧灯之光三 中阴的诀窍[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无死的金刚心 第24章 无法形容的心情[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师父开示仔细看,处处都是宝[栏目:传喜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五)思维世间无常而生厌离[栏目:圣者言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的形成[栏目:韩廷杰教授]
 佛教怎样看待“进化论”?[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一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摄类学 三[栏目:摄类学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