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发心殊胜不可轻视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9

发心殊胜不可轻视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加行发心正行无所缘,结行回向殊胜所摄持,此乃趋入解脱三要法。”也就是说当前我们在行持一切善法之时,要具备发心,正行和回向三清净法。

当然初次开始进入佛门之时,相信大家对这三殊胜法都不会轻视。但是有时又会觉得自己现前所修学的法是无上窍大圆满,其中已经含摄了三殊胜法,因此并不需要将三殊胜法分为三个角度来修学。

是这样吗?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理解也不是说不圆满。但要知道的是,这里所谓的某种角度是指,当你的见解已完全圆满证悟了大圆满实相之时而言。因为此时三殊胜法已经同时圆满,这是没得说的。

实际当中,虽然现前我们是在修学无上窍诀大圆满法,但离完全实证大圆满之见解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传讲大圆满时,还要分真实教授与方便教授这两种教授方式来传讲。由于大多数还是次第根机的缘故,所以现前着重传讲方便教授,也就说明我们在修行的路途之上,三殊胜法绝不能轻视。

三殊胜之第一就是加行发心殊胜。我们在行持善法之前要发广大的菩提心,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善根能越来越广大。

先举个例子,比如当你在行持一件善事之时,心里所缘的是自己,就只有一个功德。如果心里所缘的是自己家人,那么家里有几口人,行持善法就只有几个功德。也就是说,功德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善根变得广大呢?此时就应该要想到,三界六趣一切有情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在作为自己父母之时,他们的恩德与今生的父母没有丝毫之差异。所以不管从世间与出世间两方面观待,无始以来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非常大的,当前就是我们该回报这份恩德之时。

所以平时行持一切善法之前都应该要想到,我今天所缘的对境,乃至我今天所行持善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度化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若具有如是广大之发心,那么你这一件善法就已变成无量之功德。

从另一方面而言,无始以来至今,我们所造的一切罪业是非常沉重的。这份沉重的罪业也只有依靠强大的对治力才能迅速解救。这个强大的对治力就是殊胜之发心。

所以我们平常不管口里念诵心咒,讽诵经文,身做礼拜,励行善法,乃至调伏自己内心的整个过程都不能忘失发心。因为发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一定要时时铭记心中。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说大圆满乃一切乘法之顶点
下一篇:信心与净观
 强制往生法
 趣入佛门之目的
 皈依的对境
 清净罪堕必须真心忏悔
 法与根机相应
 成办解脱不可轻视方便
 信仰佛教要有智慧
 何谓妄念之规律
 观想无常与精进修法
 行为应随顺与当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受持八关斋戒[栏目:明法尊者]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求戒(比丘戒、比丘尼)的标准是什么?[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卷)[栏目:净空法师]
 佛化家庭篇 二、职业选择[栏目:佛化家庭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