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万法摄一的重要性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4

万法摄一的重要性

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法总摄八万四千法门,有很多修行之方便道,但我们时时要铭记:不是佛教有很多种,而是由于众生根机不同的原因,诸佛菩萨示现不同的形象救度众生,因而呈现诸多调伏内心成办解脱之方便。

比如,有人在我们门外放了一百斤重的东西,要我们把它们搬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这时候,根据我们自己的力气,可能会有不同的搬法。力气大的人,可能一次性搬走,力气小的人,可能分两次、三次、甚至十次、二十次搬走。这并不意味着一百斤的东西必须要分几次搬走,但视搬运者力气大小等多方面因素而产生多种不同的搬运方案。法也同样一个道理。法本身都是为了调伏众生的内心烦恼而成办解脱,并不需要支分八万四千法门、小乘、大乘、密乘等多种,但由于我们多方面条件不同的缘故,在修学、理解、了悟之上有不同的差异,因此呈现出很多不同的法门。

无垢光尊者曰:“教法乘次无量,入乘之门众多,演说之词聚亦广大。”如今你们在接受的不同法门中,各个导师传讲的风格也各有各的特点,有些着重于闻思,有些着重于实修。即便同样着重实修,在实修的过程中也有不同侧重,有些着重于身,比如磕头、打手印等;有些着重于语,比如念诵心咒、经文、上师瑜伽、皈依、护法等;有些以打坐为主;有些则注重各式各样的善法,比如上供、下施等等。所有导师在传讲过程中都在讲解所有一切方便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便我们对这些方便道生起信心。但即生成办解脱的方式是八万四千法门同时圆满,此中只要有一个法没有圆满,也无法即生解脱。虽然我们得到了很多传承,但是作为一个次第根机的修行者,要一次性圆满所有传承是做不到的。那该怎么办呢?

就像汉地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四地都是佛教圣地,若有一处我们没去朝拜,成办解脱也不可得。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我们一世只能去一个地方,该怎么办?似乎只有分四世去朝拜,今生朝拜五台山,下一世若能得到人身,再去朝拜普陀山,再一世朝拜九华山,再一世朝拜峨眉山。这样分四世来成办解脱。同理,我们一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当中,恐怕按照数量去修学,只能做到这一世学小乘只能学到小乘的法,学大乘只能学到大乘的某一个法。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当中成办解脱,八万四千法门要同时圆满。为了能圆满一切法,我们所说的窍诀法就是不可缺少的。

所谓窍诀法就是万法摄一之理趣。如无垢光尊者曰:“然若未能修持真实义之精华,胸中虽持十万之多法函,临终之时亦难获真实利益。”也就是说,若不能把八万四千法门融入到一法之中修学,即便通达多少理论,如何期望即生解脱,但是由于行为与思想背道而驰的缘故,功德虽然具有,但今生想成办解脱是绝不可能的。比如我们要去某一个地方,但是时间只有一个小时,走路过去是可以到达的,但有一个人是爬着行走,恐怕一个小时到不了。所以每当我们行持一切善法之时,都应反观自心:所做的是否符合万法摄一之理趣?若是,就是窍诀法;若不是,功德虽然不可思议,但是仍旧没有做到窍诀。

无上窍诀大圆满乃一切乘法之顶点,诸法之精要,总摄八万四千法之要义,乃追求即生解脱者赖以成就之舟楫。与其他法相比,无上窍诀大圆满在学和修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差异比较多。虽然含摄诸多殊胜方便,但还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不仅法要圆满,自己的根机也要跟得上。根机是什么?就是具备多方面的条件,主要是信心要圆满、坚定。若信心不坚定,别说是修学密法,就连从事世间事业也无法成功。比如今天要去从事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信心一点都不大,那么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所以效率也不会高。如今世上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这些人在给中小型企业家讲解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所讲解的还是要有充足的信心。作为一个修行者,也要时时铭记心中,在我们信心不坚定的前提下,效率永远不会高的。

上面讲解的万法摄一的重要性,不仅要在理论上通达,更要在修行中实践,只有这样,即生解脱才不是一句空话。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谓解脱
下一篇:闻思是实修的前行
 修行应与如法道友为侣
 调伏自心而获自在
 共同外前行应该要多多观修
 轮回是苦之 一 三恶道之苦
 金刚心语·信心
 佛教徒应该做到两面齐全
 调伏内心的标志
 忆念无常故当精勤修法
 修持上师瑜伽的重要性
 行持善法的标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弥勒大乘庄严经论开示(堪千阿贝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究竟实相[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四 净八偈经[栏目:经集 四 义品]
 气 脉轮 明点的性相[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七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慈悲与否是「分别心」的认定[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A2 说法内容[栏目:界定法师]
 毛毛虫变蝴蝶 —‘枉死’变‘往生’[栏目:道证法师]
 单培根居士略传[栏目:单培根居士]
 《入菩萨行》讲解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