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何要对治贪嗔痴烦恼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5

为何要对治贪嗔痴烦恼

很多人之所以信仰佛教,是因为已经认识到轮回过患,故而希望出离轮回。因此追求解脱,是我们信仰佛教的终极目标。

“解脱”是佛教的专用名词,用我们通常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希望能令自他今生快乐、临终自在并且未来更加幸福。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当前令我们感到不幸福和不快乐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就是贪嗔痴烦恼炽盛。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贪嗔痴烦恼不但是令我们轮转六道、漂泊轮回之根源,也是令我们今生乃至未来都无法获得自在和快乐的最大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常常会产生诸多令自己不顺心乃至心生烦恼的事情,这些正是我们内心贪嗔痴烦恼沉重的缘故。例如由于宿世业障及习气烦恼沉重,每当在面对家人、道友乃至导师之时,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非常自我的特权意识。这就是贪嗔痴烦恼沉重的一种表现。

由于有这样的特权意识,所以总觉得一切规矩应该由自己来定,别人理应服从自己的安排,要付出很多才符合自己的要求,却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应该为别人付出,甚至觉得自己付出得比别人少是理所应当的。由于执著这样的自我特权意识,对金刚道友难以做到净观,乃至与道友无法和谐相处。这些都是由贪嗔痴烦恼造成的。

正是因为我们习气沉重,所以总是习惯于天天戴着有色眼镜观待别人,觉得别人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为什么你总是觉得别人不好?别人的好坏其实都来自于你内心的判断,因此若要是说谁不好,应该是你最不好,因为好与不好的根源来自你的内心。

但我们往往不会这样去自我观察,相反总是仅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观待外界,评价别人。要知道,虽然我们已经是佛教徒,但现前并没有真实具备圆满之见解,仍旧是被烦恼束缚的薄地凡夫。此时以自己的分别念去评定他人,这样的见解永远是不清净的,而且与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三条相违。

由于烦恼沉重,我们无法做到净观,乃至在面对自己导师之时也会分别导师慈不慈悲,智慧符不符合自己的标准,这些都是贪嗔痴烦恼及习气沉重的表现。如果不加对治,随顺烦恼,我们就是在不断地播下轮回的种子,必然在六道中头出头没,遭受各式各样的痛苦。

因此想要获得快乐与自在,出离轮回,就必须认识贪嗔痴烦恼并时时努力调伏为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法之上导师的重要性
下一篇:生活不如意的根本是贪嗔痴烦恼
 成办解脱不可缺少出离心
 佛法理论应纳入心相续之中
 皈依必须要发菩提心
 修行中应避免的污点
 初学者打坐,一座应该多长时间
 戒律是禅定的基础
 为何要视师如佛
 观想无常而精进修法
 细致理解清净传承的重要性
 心行才是功德显现之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二五)[栏目:杂阿含经]
 十、对付人类饥馑的武器[栏目:佛学基本知识]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五(王子成)[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云门寺的恐怖经历,感谢准提咒帮助了我[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威神]
 恒顺众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六[栏目:慧律法师]
 换个想法更好 第三篇 感受在牵引你的心情[栏目:郑石岩教授]
 极乐世界发愿文(比丘宗峰敬译)[栏目:宗喀巴大师]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二)谒见导师求法的真正意义[栏目:圣者言教]
 学位[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