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想尽快成就,可否跳过成熟口诀法的步骤直接修顿超?
 
{返回 阿松仁波切·利乐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8

问题:顶礼大恩上师!弟子现在修法修不上去,经常有障碍,心里非常着急,弟子前一段时间听到一个声音说不赶趟了,应该是说在2011年灾难来之前法修不上去了,弟子很着急害怕、怕再轮回,可是又修不上去,弟子祈请上师开示弟子是集中修上师瑜伽、窍诀、百字明?弟子请问上师窍诀没修好要上了顿超,等中阴时能出现五方佛和六道淡光等寂愤本尊吗?要是出现对解脱是不是有利?再有弟子业障这么重有没有解脱的可能?祈请上师您开示。对不起上师!您这么忙还打扰您!

答:第一个问题:修法进展不快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搞清楚具体原因是什么?第一,无上窍诀大圆满法虽为即生成就之捷径法门,但也要相应上等根基,并如法精进修行。无始以来,我们因无量重业辗转轮回,如今幸遇正法,成佛亦并非易事而一蹴而就,不要把修法的进步想象得太夸张,恨不能坐下时是凡夫,做起来就是圣者,也是不太现实的事;第二,历代传承祖师都是依教奉行而获得成就的,反观自心,上师传讲的每一个修法环节自己都如理如法地做到位了吗?如果没有圆满做到,修法就先从这里开始改进。第三,祖师云:“法未依正法而修,法反成为堕落三恶趣之因。”反观自心,自己所修之法传承清净吗?如果交杂了任何个人主观的臆断或者东拼西凑祖师大德教言,则与解脱背道而驰。

第二个问题:关于障碍。所谓障碍(魔)由外、内、密三种。外魔为显现的所谓逆缘,应以修法对治(如每天念诵心经及回遮文等);内魔为世间空行母考验修法者能力,无论所谓“听到”或者“看到”某些特异的情况,皆为觉受,若执著它(为此欢喜或恐惧),则已落入世间空行母的圈套,谓之着魔;若不执著,护持正念、依法实修,反成为增上见解的机会。而所谓的密魔就是贪嗔痴烦恼。反观自心,你所谓的障碍、“听到的声音”属于哪类呢?

第三个问题:关于修法根机与次第。譬如登山,如果我们刚刚从山脚下起步,纵然我们有强烈的愿望一览山顶的风光也是枉然。修法也是这样。从前行到正行,每一个修法次第都是基于前一步心相续成熟的基础上。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见解,即使修行顿超,也不过是徒走过场而已。大遍知者龙钦燃绛的时代,有很多直断没有修好,就着重修顿超的人,自尊者之后,宁玛派的传统,大多是先修好直断,再上顿超。否则,就算如何精进观脱嘎,四相的证量也没有办法生起。往昔喇嘛仁波切(法王妙音·龙多加参)讲过一个公案:一位比丘在未具直断见解的前提下修行了十几年顿超,最后还是以“浪费粮食”而回家。

造五无间业的人,临终是不经过中阴的。还有造极殊胜白业(尚属世间善业),或者有些内道的修法,比如非常用功专门念佛的人,平素一切善根虔诚发愿往生、求佛临终接引的人,也没有中阴。其他大多数人,就算没有修过生起次第,没有修过任何密法,在法性中阴时也都会出现文武百尊。这就如脱嘎的光明,非常普通的修行人按顿超的看式等要求去做,也能现量看到。当然,从有境(能境)上来说,凡夫人对万法有深重的实执,看到的只是大光明的幻影。没有直断的见解,看到这些对解脱又有何帮助呢?恰如小儿看彩虹而已。脱嘎的光明,经常被比喻为“内明童子瓶佛身”,身、智都是我们自心本具的(内明),所以文武百尊是本基光明的自然显现,不观待你修不修法。百尊每一尊的出现,都是亡者解脱的绝佳机会,而能否解脱,要观待当尊众出现时能否认识。无论是寂静尊,还是愤怒尊出现时,行者都要知道是自己的本性所显现,不起怖畏,虔诚祈祷并融入才能解脱;而众生的习性,对自性所现的佛尊会怖畏逃离,反而对六道之光欣悦趣入,那就只能再在轮回里打转了。所以,能否解脱还是要看平时的修行,问问自己即知:对上师三宝是否真正具备平等普遍的信心?是否真的做到依教奉行?三根本修得怎么样?能做到经常忆念上师三宝吗?梦境如何?醒觉位如何?自己贪嗔痴烦恼是否不断减少?菩提心不断增上?相信你只要恒时祈祷上师三宝,不断培养信心、菩提心,如理如法按照上师教言精进修法,解脱必定指日可待。


{返回 阿松仁波切·利乐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您讲法时反复强调观心,请问何谓观心?是观当下心的状态还是认识什么?
下一篇:何谓上师?为何要祈祷上师?如何祈祷上师?
 “莲师念修很重要”是什么意思?修完上师瑜伽再修百字明可以吗?
 念诵百字明时是先观想完后念,还是边念边观?
 修外加行时,打坐听录音自己觉得有好处,可以这样修吗?
 为什么“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呢?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中哪种修法最好..
 对一位上师非常有信心,但未得到灌顶及窍诀,可以视为根本上师吗?..
 清净罪障的方便中“护持见解”最为殊胜,请问如何行持?
 临终、遇难或平日座下,该如何祈祷上师?
 我无法做到观想,当刻意观时心却用在眼识上,怎么办?
 观皈依境时皈依境的位置应该在哪里?观时眼睛很容易疲劳,该如何做到自然?..
 龙萨前行的仪轨念诵以藏文还是汉译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三身,寻声救苦[栏目: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六根接触六尘时要回归自性,此是如「净行品」的修法?或是见闻时于第一义不动?[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切莫误解双身观[栏目:持松法师]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7)[栏目:惟因法师]
 净土圣贤的传记(二)[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禅坐[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回归终南[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集量论》略解 十三 A[栏目:因明学讲记]
 什么方法能更好地去除内心的我慢和我执?[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六二 生卵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