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永明延寿的生因说(杨笑天)
 
{返回 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19
永明延寿的生因说
  杨笑天
  引 言
  净土教作为佛教的一个法门,它的现实存在价值在于能够在佛教根本教义的基础上,为适合此法门的人群(当机)提供一个具体而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以岀离生死。这个修行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它的生因说(当然还有其他前提)。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祖师那里,生因说是有所变化的,这说明佛法具有适应当前机宜的特性(当然其中还会贯穿一条不变的主线)。如果能将它们串连起来,进行分类比较,研究彼此之间的微妙变化,对其背景进行分析,势必会为我们展现出一个非常有趣的景象和规律。然而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绝非区区几篇论文所能胜任。所以,本文也不能好高骛远,仅尝试探讨一下永明延寿生因说中的几个问题。
  一
  延寿的生因说,散见于他的各种著作之中。如《受菩萨戒仪》中说:
  问:于诸佛诱进门中方便极多,省要提携,何不劝生安养?岂须破戒,翻障净方?
  答:若生安养,教受九品之文,上根受戒习禅,中下行道念佛,众生根器不等,不可守一疑诸。《大乘起信论》明诸佛本意,为摄大乘初入信之人,恐生恶世,难得成就,令回向往生,免得退转;若见佛法身,易成就法忍。此是明文,证上品往生。如文殊菩萨云:如壮士屈伸臂顷,上品见佛,便证菩萨初地。如下第九品,(不)闻大乘,不信佛戒,或只念佛,乃至临终回向,亦得往生,十二劫始花开,未得见佛,渐证大乘。格其圆功,迟速大隔。若受菩萨戒,发无上菩提心者,已信大乘,已受大法,中间设破,亦兼念佛、忏悔助生,又得戒威德力,发大乘心力。不受戒者,亦造恶业,只有念佛之力,全无戒力及闻大乘法等力。约世间论,少力且不如多力,庶人力不如国王力。其但念佛名下品生者,临终难值遇善友,皆遇缘差,又志力不坚,数数间断,恶业深厚,善弱难排,须是众缘,方能克证。故经云:非少福众生而得生彼。何如大小俱运,权实兼行,广备资粮,万善熏发,一心决定,可趋莲台。此论受戒而破者。或有顿持,或有渐持,若但令一门念佛往生,则九品虚设,上品大乘孤然可弃,从上诸佛不合制戒及禅定多闻,但说一门以度群品……[1]
  关于这段问答的旨趣,望月信亨等日本学者认为是主张“菩提心正因说”[2]。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答文根据《观经》九品之文,阐说了与上、中、下根机分别相应的生因,进而指出:若人能受菩萨戒、发菩提心,即是信大乘,受大法,纵使破戒,也可念佛忏悔,成就往生;若不受戒,不闻大乘法,只称念佛名,临终如果回向,虽然也可以下品往生,但实际上这种下品根机之人善根薄少,临终时很难具足使其能够正念回向的因缘——得遇善友,提携策励,所以,这类人即使下品往生也是很难实现的。
  这个观点,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菩提心正因说”,但实际上应该说是一种“多善根易生,少善根难生”或“下品难生”的“多善根正因说”。因为,延寿在文中阐明的道理是,往生的成就与否,全在于当人能否一心决定,而少善根的人往往是“志力不坚”,只有多善根的人(广备资粮,万善熏发)才能“一心决定”。在这里,他道出了菩提心的本质——菩提心是多善根的象征。而多善根的效用则是使人在往生净土这一点上能够一心决定。
  关于这个问题,《万善同归集》卷上也有同样的论述:
  问:《观经》明十六观门,皆是摄心修定,观佛相好,谛了圆明,方阶净域。如何散心而能化往?
  答:九品经文自有升降,上下该摄不出二心:一、定心,如修定习观,上品往生;二、专心,但念名号,众善资熏,回向发愿,得成末品。仍须一生归命,尽报精修,坐卧之间,常面向西,当行道礼敬之际,念佛发愿之时,恳苦翘诚,无诸异念,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速证无生,广度含识,绍隆三宝,誓报四恩。如斯志诚,必不虚弃。如或言行不称,信力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此懈怠,临终望生,但为业障所遮,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故也。如要临终十念成就,但预办津梁,合集功德,回向此时,念念不亏,即无虑矣。……故知一切归心,万法由我,欲得净果,但行净因,如水性趣下,火性腾上,势数如是,何足疑焉。[3]
  此问答之问,从《观经》十六观“皆是摄心修定”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为何“散心”也能往生的问题。对此,答将《观经》九品分为“二心”:一是定心,修定习观,可得上品往生;二是专心,于称念佛号之外,更加以众善资熏、回向发愿,可得末品往生。而且进一步指出,专心之人如果不能“一生归命,尽报精修”等等,临命终时难遇善友;不遇善友则正念不成;正念不成则不能往生。这与《受菩萨戒仪》所指出的下品根机之“少善难生”、“志力不坚”的模式完全相同。
  于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专心”之人与《受菩萨戒仪》的“但念佛名”之人显然有所不同,“专心”之人于念佛名号之外还有“众善资熏、回向发愿”等行,为什么也只能得个末品往生?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众善资熏、回向发愿”等修行岂不成了徒劳无功?这个问题如何解释呢?
  一般来说,生因是与根机和阶位直接相关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延寿对于九品阶位的判释,这个问题就易于解决了。但遗憾的是,在这一方面,尚未发现详细资料,实际情况不得而知。不过,延寿深通台教,而且据传说,他曾在天台山平田寺讲过天台《观经疏》[4],他的著作中也引用过天台《观经疏》[5],所以,我们不妨推想他在九品阶位的判属上会认同天台《观经疏》的主张。虽说天台《观经疏》的主要内容取自于净影慧远的《观经义疏》,现代学者已断定其为唐代伪作,并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但在延寿那个时代这还不是问题。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净影疏”和“天台疏”对九品的判属。
  净影疏:
  上品:
  上上——四、五、六地顺忍菩萨
  上中——初、二、三地信忍菩萨
  上下——种性解行伏忍菩萨(三贤十信)
  中品:
  中上——小乘前三果人
  中中——见道以前内外二凡持戒求出离者
  中下——世俗凡夫修余世福求出离者
  下品:大乘始学或曾修大乘,随罪过轻重,分为三品,无有道位。
  天台疏:
  上品:
  上上——道种(别十向)
  (《妙宗钞》为同圆十信,下括号中亦《妙宗钞》之说)
  上中——性种(别十行)(同圆八、九信)
  上下——习种(别十住)(同圆七信)
  中品:外凡十信以下(同五品初中后)
  下品:今时悠悠凡夫(同名字位,通修未修)
  如上所示,净影疏虽对九品之上三品和中三品判释很高,但对下三品的判属则很低,即以下三品为大乘始学或曾修大乘的凡夫,无有道位,随罪业轻重而分为三品。天台疏亦判下三品为今时悠悠凡夫,与净影所判旨趣相同。而且,重要的是,在这一点上,不仅净影和天台,如果追寻净土教思想史,则会发现嘉祥、迦才、元晓、怀感等延寿以前的净土教大家,无不相同,无有一人高判下三品,善导大师更是主张“九品皆凡”。所以,如果我们考虑到净土教思想史的这一大的背景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认为延寿同样不会高判下三品。
  但问题是,如果延寿不会高判下三品,那么为什么他主张“专心”之人只能得末品往生?《受菩萨戒仪》中不是说“中下之人行道念佛”么?那么,为什么“专心”之人不能中品往生?难道他所说的“末品”指的不是《观经》下三品的末品,而是上品三生中的末品或者《无量寿经》三品中的末品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回归经典。如果我们仔细吟味、比较《观经》上三品和《无量寿经》之三品,其隐含的理由就会渐渐浮现出来。首先,“专心”之人不属上三品。因为《观经》的上三品和《无量寿经》的三品皆发无上菩提之心,而“专心”之人虽然也能随发“一心求救,愿脱苦轮,速证无生,广度含识,绍隆三宝,誓报四恩”之心,但这只是期待来世发心而已,并非现世即“发无上菩提之心”。其次,“专心”之人也不属中三品。因为中上、中中二品都能持戒,而“专心”之人,未见说其能够持戒。至于中下品之人则只知行世间善法而不知佛法,

{返回 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永明延寿大师至圆至顿的最高成佛论——殊胜超绝的最高成佛法门(净善)
下一篇:永明延寿佛学思想研究
 论永明延寿的三教圆融观(陈全新)
 永明延寿禅师的念佛论(吕有祥)
 宋释永明延寿论心王义至八识之展开(孔维勤)
 永明延寿的心性论(杨曾文)
 太虚论永明延寿(李明友)
 永明延寿的生因说(杨笑天)
 法眼大师 禅宗巨匠——永明延寿禅师述评(蔡日新)
 永明延寿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代价值(释澈性)
 永明延寿易佛会通思想研究(王仲尧)
 永明延寿“禅净双修”之探讨-以《万善同归集》为主(洪樱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专心一尊佛菩萨,比针对不同愿求则念不同尊、修不同法门较慢见效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不求今生来世是真布施[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栏目:慈法法师]
 如何做个修行人[栏目:白云禅师]
 菩萨的人生观与公民道德[栏目:太虚法师]
 学会欣赏季节的不同[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明确自己信仰佛教的目的[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改命法之一[栏目:仁焕法师]
 八相成道[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学修三皈依(10~19)[栏目:傅味琴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